APP下载

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0-08-04汪静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汪静丽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阅读教学案例,从话题导入、文本内容梳理、文本信息挖掘和文本再构方面入手,探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维层次的教学活动,捕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 When is the an show?Part BRead and write的文本内容是四篇日记。教师通过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体验生命变化的美好。本文结合这节阅读教学课,具体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围绕主题展开话题,在互动交流中激活思维

紧扣文本主题展开话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师生交流的方式,能有重点地训练核心句型,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阅读期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前让学生欣赏一个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生命成长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成长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后,教师与学生开展了如下的对话:

教师围绕学生熟悉的动物和家中的宠物展开话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名字、外貌、能力等,激活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使其积极思维,主动深入课堂。

二、梳理文本脉络,在分析和联想中培养思维

借助文本的内在逻辑主线理解文本内容和掌握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准确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也要渗透阅读的方法、技巧与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理解与判断等思维能力。

(一)借用教材图片,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和推断性

教材中的图片形象、直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对文本信息起到了辅助和补充的作用。运用图片辅助教学能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挖掘图片所包含的隐形信息能培养他们的想象、推理、启迪等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读中环节,教师呈现四个不同时间的日记和图片,要求学生将图片连线对应的时间。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效地利用图片的顺序让学生快速地观察图片,浏览文本,找出相关信息进行理解与判断,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文本。插图有效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随后,教师再次呈现有序排列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图片,讨论小猫的变化。学生通过想象和推断,从鲜活的生命本身感受小猫外形上逐渐成熟的神奇,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理小猫的成长变化,通过分析和推断把握图片的细节,补全图片的信息内容。

(二)依托问题任务。发展思维的联想性和发散性

在课堂中,合理设计提问任务能帮助学生调动其知识储备,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就Sarahs kittens进行提问,并及时整理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真正进入文本的阅读。师生对话如下: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开展阅读。通过提炼文本中小猫外貌与能力的变化两条主线,进一步提升学生梳理文本的能力,激发了深层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深挖文本信息。在推理与评判中拓展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文本深层的内涵,教师还要创设高阶思维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一)巧用文本留白。拓展思维的开放性

阅读教材中蕴藏着很多留白资源。鼓励学生猜测、感悟并填白,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在讨论文本中小猫的外貌和能力变化时发现,第三篇日记只描述了猫的外貌,第四篇日记只描述了猫的能力,这就给了学生补缺信息的空间。师生对话如下:

教师利用这一思维发展的契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断小猫的外貌特征和能力范围变化。推测、补全文本留白任务的设计合理、有效,促进了学生真正的思考,激发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拓展了文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挖掘趣味点,带动思维的灵活性

在充分解读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带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二篇日记中有一个新授词组为make noises,教师将这个难点作为突破口,追问学生如下:

此教学片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突破了语言学习的难点,还拓展了文本内容,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三)关注情感体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人物内心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文本情感,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代入Sarah感情听课文录音,体验Sarah对小猫的喜爱之情。之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工朗读或根据板书复述,把平实的语言变得有趣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输出效果令人满意。

四、拓展文本创作,在想象和创新中优化思维

读后环节是对文本内容的运用、拓展和延伸,重在检测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在本案例教学的拓展部分,教师提供视频和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并完成书写任务。

(一)续写日记。发展思维的发散性

教师播放一段几个月后小猫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帮Sarah续写一篇成长日记。教师巧妙地延续了文本情境,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创编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体验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创新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创编文本。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教师提供一组小蝌蚪成長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图片形式的日记转化为文字形式的日记。学生基于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的认知创编新的文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学生围绕熟悉且喜爱的养小蝌蚪经历展开讨论,完成了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并能深化思维。

由此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文本为依托,尽可能地挖掘语言材料蕴含的深度思想,设计有思维层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在思维中感悟,在思维中体验,在思维中生成。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