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式探究

2020-08-04胡铱萍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助学金奖学金贫困生

胡铱萍

1 研究背景

200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每学年投入100余亿元,用于建立新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自实施以来,在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减轻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初步呈现出政府、高校和学生的“三赢”局面。当前国家资助在校生的方式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从2010年开始,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资助力度再次提高,不仅扩大了学生受资助的比例,而且在金额上也有所增加。有些学校为了帮助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还设置了社会捐助的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和各类基金等。

但如今有部分高校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实施过程中没能做到公正化、透明化,影响了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以期让国家奖助学金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2 高校实施奖助学金认定工作的意义

奖学金的金额和数量根据学校的情况而定,助学金是帮助家庭困难,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通过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家庭真实情况、平时表现综合考量,公平公正实施这一政策,学校资助部门、辅导员、班级学生集体决策,推选出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国家奖助学金都是一次性发放给学生,这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支持和鼓励了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公平公正。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完成,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养的提升。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是国家教育事业中重要组成部分。顺利开展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教育体系,更有利于高校学生的教育公平。奖学金是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以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更进一步,也让学生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学业,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将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对H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再通过与H大学的学生和学生工作负责人进行访谈,从中发现在H大学开展国家助学金评选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贫困生认定标准较为模糊;助学金名额分配缺乏科学性;评选方法有失公允。总而言之,国家助学金资助并没有涉及到全部的贫困生,反而有一部分资金被一些“虚假贫困生”冒领,本研究就其贫困评定工作滞后、调查结果审查不严格和学习成绩评定标准有待确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1贫困评定工作滞后

部分高校在开展国家奖助学金工作时存在严重的滞后情况,对于贫困学生的评定工作往往不在乎,而且经常会忽视,导致贫困生不能及时得到助学金,从而影响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在进行评定工作时,由于学生本身或者学校原因,使得学生的《学生家庭贫困情况调查表》不能及时上交,导致评定工作的滞后,从而延误了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学校在开展国家奖助学金工作时,缺乏计划性,在评定工作不得已进行时,才意识到《学生家庭贫困情况调查表》。

3.2调查结果审查不严格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工作的实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才能最大程度上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部分高校在审查过程中,为了简单省事,将审查流程缩减,甚至一些学校会出现内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实施。高校在评审中,仅仅以学校为出发点,忽视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实际情况的调查,使得本该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没有获得,使得学生出现更多的怨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学习成绩评定标准有待确定

国家奖学金是为了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一些高校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存在不足,评定标准落后,有时还会出现某些人的标准。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严重影响的奖学金的发放情况。奖学金在评审过程中,不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根据学生在学校、社会、家中的综合表现来审定,当然要以学习成绩为主,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上进。严格的评审标准,有助于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奖学金工作的正常开展。

4 对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问题的建议

本研究主要围绕完善贫困评定及贫困生库更新、加强调查监督及结果的审查和强化学生成绩评定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4.1完善贫困评定及贫困生库更新

根据上面所总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期实现国家奖助学金发挥更大作用。首先就是要对贫困评定体系进行完善,对申请学生进行家庭情况调查,严格对这些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评定。各高校在开展高校助学金的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库,为接下来的贫困认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工作要及时跟进,以实现贫困生档案库的更新。对于家庭情况有明显变化的学生要重新上交《家庭贫困情况调查表》,对于家庭情况没有明显变化的学生则不用上交,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贫困评定工作的任务量。

4.2加强调查监督及结果的审查

在高校学生评定国家奖助学金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监督和结果审查,不能只是简单地根据数据库里面的信息进行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跟踪反馈制度,强化学生对奖助学金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在评审过程中,不能只看学生的表面情况,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监督调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评定结果,也要进行严格审查之后,再对外公布。不仅要从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更要对周围学生进行暗访,使得国家奖助学金真正发挥作用。

4.3强化学生成绩评定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评定标准体系,在标准下严格执行评审工作。由于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不仅仅是单一的成绩,还要根据学生在学校、社会、家中的综合表现来审定。在评审过程中,主要以成绩评定为主,其他表现为辅,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成绩评定时,要严格按照真实有效的成绩作为评审依据,不能掺杂其他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体系,制定有效的评定方法,高效、透明地落实好国家奖学金政策,并且使这项政策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近年来許多学生在评定助学金的过程中为了让自己能顺利评上,采取夸张的手法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比惨、哭穷、晒贫困,这样导致的评比结果让少数学生感觉不公平。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有点模糊,导致助学金评议过程的方式方法存在缺陷,对于助学金评定之后的贫困生管理教育也存在缺失。因此在助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学校要从生源认定地和学校认定两个环节入手,双管齐下;在评定助学金的过程中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通过构建有效的机制来提升评审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贫困生得到认证之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对助学金的认识,加强后期教育与管理,这样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机制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透明,真正让每个贫困又努力的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关怀。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助学金奖学金贫困生
获取额外生活费 不妨尝试奖学金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