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知识“源”头 培养学生悟性
2020-08-04成海军
成海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源,应用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形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扎根于知识的源头,吸收知识的营养,将数学知识“源汁源味”地呈现给学生,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悟性;思维方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或许是对于教育对象的结果而言的,对于教育的过程来说,知识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植物只有扎根于土壤,吸收土壤的营养,才能枝繁叶茂。知识也是如此,学生必须掌握数学知识的本源,应用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形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扎根于知识的源头,吸收知识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持久生命力的知识。
一、“源”汁,丰硕学习感知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站在整体、系统和结构的高度上把握和处理知识点,在知识的联系中寻找生根点,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整数加减法法则,学生都能说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复习小数加减法时,学生都知道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笔者接着提问:“2分米+1米=3( )是对是错呢?”学生说:“要把1米换成10分米,结果是12分米。”笔者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要换算单位呢?”这样学生逐渐理解了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那在整数和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呢?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相同数位上的数计数单位相同,它们能直接相加减,如5个百+3个百=8个百,而5个百+3个十不能直接得出8个什么。由此学生也体悟到异分母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当然不能直接相加减,应该先统一分数单位,也就是要先通分。
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对于“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不同单位的数要先换算单位,是不可以相加减的”这一知识“源”汁,学生便可以深刻地印在脑海中,也可以应用到加减法的问题解决中。
二、“源”味,丰富学习情感
数学学科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在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上,不仅要带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还要在教学知识点时让学生体会这一知识点的“源”味,既掌握知识方法,又增强情感体验,从而乐学、好学。在教学“和差问题”时,通过画线段图我们知道:(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然而学生真的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逻辑关系吗?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要义,笔者指着线段图告诉学生,其实我们刚才做的事,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齐头并进。我们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差),或者将少的里面添上一部分(差),使它们一样多,这样就齐头并进了,从而高效地解决了问题。学生从“齐头并进”这一词中,理解了在处理一些有差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转化假设,消除其中的差异,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齐头并进”可以认为是和差问题的“源”味,学生体会到這一“源”味,这一“味道”也就能深深印在其脑海中。洞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技巧,学生就可以在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中,对数学学习自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
三、“源”知,丰盈学习体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演绎、体验知识的“源”知,带领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盈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1.概括规律,形成“源”知
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经过一段时间所形成的角度问题,历来让许多学生感到棘手,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从表面认识到规律总结,理解其内在的要义,从而形成技能。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用钟面来观察分针经过5分钟、10分钟、15分钟、18分钟、60分钟所形成的角的大小,直观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所形成的角是360°,所以分针经过1分钟,走了1小格,所形成的角是360°÷60=6°,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分针经过的分钟数求出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见图1)。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学生经历了知识解决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概括,以一种简约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记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
数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抽象化的材料,概括既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又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必备能力。教师应从小学起让学生经历概括过程、学会概括方法、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规律。
2.接受体验,寻找“源”知
在学习小数时,学生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5与5.0的关系,教师往往会告诉学生5与5.0大小相等,因为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大小不变。但是5与5.0的意义不同,5表示5个一,5.0表示50个0.1,5.0比5更精确。学生能理解这里的精确所表示的含义吗?或许我们都认为计数单位越小,这个数越精确。笔者认为这样将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里的“精确”所表达的含义。笔者在教学时,会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有人问敌方舰队离观测点多远?甲说离观测点2500米的范围内,乙说离观测点5000米范围内。你们认为哪个人说得更精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范围越小越精确,也就越容易精准发现目标。在此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探讨5与5.0的精确度。一个两位(三位、四位不会影响这里的探讨结果)小数,保留整数是5,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学生讨论后得出最小是4.50,最大是5.49;这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结果是5.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学生不难得到最小是4.95,最大是5.04。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思考4.50、5.49、4.95、5.04这四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是怎样的,如图2所示。
笔者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数轴上找出这四个数的位置,如图3所示。
找一找近似数是5的两位小数的范围在哪里?而近似数是5.0的两位小数的范围从图中很清楚地反映出比近似数是5.0的两位小数的范围要小,学生真切地感知到5.0比5更精确的意义,如图4所示。
3.动手操作,发现“源”知
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点源于生活,便于学生用生活模型来建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从具体形象思维中发展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应着重让学生理解侧面积。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及三棱柱等。课上,笔者让学生将这些柱体的上下两个底面先剪下来,然后观察剩余的侧面,并分别说说这些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体会不同物体的侧面积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笔者让他们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再展开,观察所得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立体图形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原来的高。最后,笔者带领学生用圆柱体和三棱柱进行操作,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论: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这一“源”知,可以为后续解决相关问题及关联知识的学习提供“源”知动力。
四、“源”态,丰盛学习感悟
“源”生态的事物,总是让人难忘。数学知识点的接受需要结合“源”生态的解释,这样的接受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时,笔者常会以分巧克力这一“源”生态事件来进行教学:学生人数(除数)不变,巧克力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巧克力数不变,学生人数扩大或缩小;巧克力数和学生人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学生在分巧克力的过程中,可以概括出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有了分巧克力这样“源”生态事件的支撑,相信学生能轻松地感悟商的变化(不变)规律。
总之,数学教师要善于寻找“源”点,有源之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生生不息,让源头的活水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最佳的状态,让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升相互交融,带领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朱莉.数学游戏助力数学课堂教学作用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2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