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4王国雄
王国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被广泛地运用到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对小学数学这门基础性学科而言,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能否事半功倍。借助互联网教学,不仅能拓宽教师的视野,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教育”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社会和家庭信息技术建设也在日益完善,为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互联网教学,还能拓宽教师的视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下面结合实践就利用“互联网+教育”,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1 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在一种自由、放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都是圆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再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变成三角形或多边形行驶的场面,最后画面又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学生观看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并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就连一些平时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此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都喊着说:“不能这样的,坐上去谁受得了!”,“会被抖下来的!”。在这样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的教学情境下,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时,老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处于兴奋又愉悦的心理状态。这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便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利用互联网,搭建自主探究平台
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等方法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学生通过自学微视频、教育信息资料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新知识。网络信息化环境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入平台学习,不断反复地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或进入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扩大视野。例如,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在探究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搭建自主探究平台上的资源包自学视频,了解年、月、日的由来: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合作探究2013-2016年每年12个月的不同天数,以及排列的规律。明确一个月31天的称大月,一个月30天的称小月,平年365天、二月28天,闰年366天、二月29天。并通过自主探索平台上的相关网站链接,了解形成平年闰年的原因,以及大小月确定的依据。这里学生的“学”是学会,而不是被教会,教师把传统的班级授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在新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机融合,突出了学生的“学”,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并高效得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在这节课的结尾,又有学生提出困惑:“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为什么又会有百年不闰之说?”基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现状,这些疑惑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微课进行讲解和介绍:“地球绕太阳一周,也就是一年,准确的时间应该是365日5时48分46秒。平年365天,每4年就会少了近一天。于是就在这一年的2月份加1天,这一年就是闰年......”这样的教,教师就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整节课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单向的灌输,而是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个人潜力。
3 转变教学方式,实现网络线上线下合作学习
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即使远隔重洋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和工作。网络技术的应用,让数学课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很难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尤其是后进生,而通过网络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则将这一困难变为了可能。例如,我在执教《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时,遇到15-8=?这种基础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课堂40分钟理解掌握并自己说清算理,但我们都知道,学生总是存在差异性的,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他会做,用扳手指亦或是其他他自己能够理解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但不会说算理,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肯定会影响后面相关的学习。我思考后,决定利用放学和周末等课余时间用“qq+微信”的模式对个别后进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我在作业本上写出15-8这道题的计算过程(破十法),然后录制成老师在作业本上边指边讲解的小视频“15减8等于几,把15分成10和5,10减8等于2,2加5等于7”用微信的方式将视频发给这位学生的家长,在家长的配合监督下,让孩子大声说,反复说,老师及时鼓励。说完过后,并让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写出两个类似的退位减法,让他用老师的方式发视频给我检查,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后进生说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间的感情,成功地实现了师生的线上线下合作学习。假期里,或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又不愿意当众请教时,也可借助远程教学手段或者其他网络手段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障碍。
4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数学學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它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要面对每一个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地位,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引、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使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比如在教学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时,在利用三角尺认识了直角之后,利用课件出示有直角、锐角和钝角的钟面图,让学生在里面找到角,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钟面上找到的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从而去拿直角做参照物,通过对比认识锐角和钝角。
总之,教学网络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不仅给学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且对我们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不再唯教参至上,眼界的开阔使我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得到提高,各种直观现象的图片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作者单位: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城关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