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
2020-08-04杨章文
杨章文
[摘 要] 国内学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依据与递嬗脉络、内涵要义与内容逻辑、关键领域与现实梗阻、价值意蕴与实践要领等方面展开了多向度研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高诠释力的研究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界应进一步挖掘理论资源以廓清“理论内涵”与“理论外延”之边界,进一步拓宽学术思维以实现“政策解读”与“实践因应”的统一,进一步融通研究视域以掌握“实证”“比较”“交叉学科”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以构筑“内与内”“内与外”双向学术共同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生成;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20)07-0009-08
“解决好‘三农 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这一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承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日趋精深,其相关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学界聚焦的显影课题。学者们基于各自学科背景和研究志趣,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依据与递嬗脉络、内涵要义与内容逻辑、关键领域与现实困境、价值意蕴与实践要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进一步理清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三农”问题的纾解兼具理论与现实双重意蕴。
一、何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依据与递嬗脉络 乡村振兴战略从形成到发展,都离不开对理论思想的承继和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从生成依据上看,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基底和现实背景两个方面来求解;从递嬗脉络来讲,学界主要有“三阶段论”和“五阶段论”两种不同见解。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依据
从乡村振兴战略生成的理论基底来看,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的“三农”理论,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提供了思想依循;从狭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论来源。若依经济学视野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之上的。而马克思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对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说。在生产动力上,传统文化资源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缘于乡村中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基因。在文化内涵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化产品的供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文化自信的确立,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容。在历史借鉴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陷入“崩溃”背景下的一种文化自救,当代的乡村振兴亦可在其理论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3]
其三,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养分说。毫无疑问,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充分汲取前代中国共产党人农村发展思想养分的基础之上而逐步形成的新时代农村发展战略布局。简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广泛吸纳中国共产党人历年来“三农”工作的理论养分中形塑而成。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根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优势、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史观等理论的不断生成与完善,或有意或无意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铺陈了理论基础。[4]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续延,也是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功能定位的重新体认。
从乡村振兴战略生成的现实背景来看,相关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其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说。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而推出的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矛盾转化背景下,扭转城乡发展失衡的境况亦为乡村振兴战略由以提出的重要因素。[5]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社會主要矛盾的整体性战略,具有内容综合和设计系统的特点。
其二,现实矛盾日益突出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根源于乡村社会中各类现实矛盾的加剧。第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建立在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资料非农化、环境超重化等尖锐现实矛盾之上的;第二,由于我国城镇化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既存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尚未得到疏通,是国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诱因;第三,区域差异、生态保护、文化传承、风貌维护、基层建设、管理规划等方面矛盾凸显,使得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显得尤为迫切。[6]
其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在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保驾护航。我国区域全面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历史任务,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根本原因。[7]诚然,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枢环节和要素保障,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作为支撑。从时间节点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不应迟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顺而成为了这一合适时点,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盈能量、提供补给。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递嬗脉络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演绎脉络,学者们的观点集中体现为两种。
其一,三阶段论。有研究者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战略谋划为向度,20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振兴大致可分为“乡村自救——城乡分离——城乡统筹”三个不同阶段。二是以城乡关系为视角,建国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历经了“以乡促城”的城乡对立隔离阶段(人民公社制度、统筹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等),“以乡促城”快速发展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轨制等),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阶段(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三个阶段的演变。三是以顶层设计更迭升级为维度,自2005年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乡村振兴战略雏形初现,经历了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蜕变,最终于2017年唤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华丽登场。[8]
其二,五阶段论。也有研究者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演变历程述说为五个阶段。一是以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为线索,可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演进串联成一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产量战略→农业与乡镇企业并举战略→减负增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小城镇战略→‘三农 统筹、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阶段“进化线路”。二是以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实践为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可以划分为乡村经济初步振兴、改进乡村治理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五个不同发展阶段。[9]
二、何以可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与内容逻辑 当前学界对于如何界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尚未形成共识。学者们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内涵规定,既有宏观上的概述,也有微观上的阐释。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大体包括了“四梁八柱”、纵横坐标、治理体系、文化生态、民族实践等方面。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
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要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其一,“空间格局”说。此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挖掘乡村潜力、建设美丽乡村营造格局空间。通过细致描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者的不同内蕴,可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所指的是为物理空间概念上的乡村建设提出总体性要求和概要性规约。[10]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一项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与择业、乡村资源与空间高效利用、村镇居民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的有力创举。
其二,“五位一体”说。该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内容丰富、涉猎广泛,遵循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即是指依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方面的发展需要,推进乡村“五位一体”的系统协调、繁荣兴盛和全面进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11]从长远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其三,“双重意蕴”说。其所指的是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内”与“外”两方面意涵。在内部特质上,乡村振兴战略关照了乡村社会无法企及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昭示的是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在外部实施上,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和系统工程,所以必须以乡村发展规律为轴,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对策。[12]应当说,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地方内生资源的有效激活,又是对乡村政党组织、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等既有“外部力量”的持续推动,里应外合,相得益彰。
其四,“实践活动”说。实践活动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创新发展的积极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是凝聚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实践活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生动体现。[13]同时,这一战略也是党和国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探索以及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任务的一项实践谋略。
其五,“版本升级”说。此说旨在阐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之前规划、政策的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继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后瞄准“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又一远景规划,前者是对后者的版本升级和理念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相比较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活实际中的环境治理进一步延伸至生活、生产、生态等方面环境的综合整治,将乡村实际中的土地治理进一步扩展至村域土地治理,将过往政策中的局部推动延展至全域推动,发生了由内到外、由点到面的根本性变化。[14]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逻辑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逻辑,学者们主要从五个方面表达了其观点。
其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四梁八柱”原指房屋建筑中的主要支撑,延引至乡村振兴战略上,可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视为其“四梁八柱”。其中,“产业兴旺”是对经济转型、收入增加和资源整合的内在规定;“生态宜居”要求提高居住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乡风文明”则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动态呼应;“治理有效”要求建构一个法治、德治、自治(以下简称“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生活富裕”的目标内容是農民增收、城乡差距缩小。[15]这五方面内容一道熔铸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之“四梁八柱”,为其顺利运行提供了价值取向。
其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横坐标。在横向坐标上,乡村振兴战略所要回应的是怎样通过农业、农村、农民体系要素的革新或者关系要素的重构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在纵向坐标上,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纵向时间表”,将其划分为2018—2020年、2020—2035年、2035—2050年三个时间段落,分阶段部署和实施。[16]
其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广博,既包括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的振兴,还包括乡村治理有序,也就是乡村组织振兴,因此要想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必须建立现代化乡村治理新体系。[17]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可以保障乡村社会的运转有序。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乡空间治理体系的建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元素构成,其合理筑构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其四,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没有文化的乡村只能是死气沉沉,调动乡村主体的文化动力、激发乡村内在的文化活力是当前乡村振兴的迫切任务。[18]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注重乡村公共文化及基础设施的供给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增强乡村“文化供给”。另外,将文化生态区的概念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探讨能够凸显其内生追求,因它不仅体现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更突出了社会结构投影到空间上的界限与政治、经济和形态秩序的耦合。
其五,乡村振兴战略的民族实践。城乡分割是造成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的根源,它使城乡之间在就业收入、社会制度、生活条件、文化认知度等方面产生差距,因而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以阿坝州旅游扶贫为考察对象可以探知,当前民族乡村振兴需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实现传统农牧业合理转型。[19]
三、何以必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与现实梗阻 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障碍,以及一些关键领域亟需得到突破,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显得尤为必要。客观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挑战,不仅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乡村自身的内部因素。由此,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领域和面临的困境展开了透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
学者们基于各自的研究视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进行了探讨,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以下五种。
其一,乡村产业提质说。当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从增产到提质的过程性革新十分必要。一定意义上而言,乡村振兴是对扶贫治贫的全形态超越,并已逐步跃迁至产业提质的水准之上,因而必须用长远且理智的目光来发展农村产业。以乡村旅游为考察对象,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内在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建构起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机理。[20]
其二,乡村人才培育说。人才培育可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需将其牢牢把握以不断唤起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毋庸讳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而四川崇州地区构建“一主多元”新兴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和打造农村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创新思维,有力诠释了培育乡村人才的重要性。基于民俗民间体育的视角,民俗民间体育人才的挖掘和搜寻、培育和动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内容。[21]
其三,乡村文化厚植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最终取决于经济动力、制度动力与文化动力的三重合力,而文化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动力。[22]乡村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须臾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传承,因而必须继承发展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复兴之路。进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和诚信守约等传统优秀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农村先进文化的构建。
其四,乡村生态治理说。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探寻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进路,提升乡村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匹配程度,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生态保护与治理。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交织互嵌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保护乡村人居环境,不断创新完善生态保护治理机制,以实现乡村健康发展。事实上,生态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理应将创造宜居、舒适的乡村生活环境视为其实践追求。[23]
其五,乡村组织建设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赖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领导乡村工作的体制机制。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建立起“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从基层组织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而村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一线力量在农村振兴战略中同样肩负着重任。[24]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梗阻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梗阻,相关学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其一,乡村建设主体流失。大量的男性青壯年劳动力从乡村流向城市,导致在乡村涌现出了数量庞大的留守群体。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使留守妇女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角。而由人口流动带来的乡村空心化,进而衍生出乡村建设主体的空心化。劳动力的缺乏以及人才的外流使村落的生命力不断衰减,使人们在“乡愁”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愁”。[25]在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同样加剧了人力资源流失,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失。
其二,乡土文化日渐式微。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中一个便是乡村文化的衰落。当前,随着乡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特别是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引致乡村传统文化在转变中日趋凋敝。申言之,乡村青年知识分子“只出不回”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临近教育断根、传承断代的危险境地,仅剩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显然无法挑起宣传和维育乡村传统文化的重担。[26]
其三,深度治贫困难重重。从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其陷入了“两山困境”,即对于如何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倍感怅惘。实际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既要攻克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等诸多短板与制约因素,更要破解人口素质低、产业脱贫无业可扶、异地搬迁无地可搬等“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难题。从金融扶贫政策来看,目前“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政策由于供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了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27]
其四,治理水平亟待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各类纠纷与矛盾日趋复杂,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化解难度较大,需要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当前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别依然存在,乡村特别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文明要素有待强化,现代治理短板有待完善,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绊脚石”。[28]总体上看,乡村集体经济和集体组织的虚化弱化、农村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以及乡村传统文化的日益衰落等种种羁绊,使得乡村治理水平普遍不高。
其五,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既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治理结构失序、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困局,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导致了这一战略实施过程的中断与贯彻落实的缺位。[29]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求失衡现象十分普遍。这种不平衡一方面反映在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政府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政府财政拨款的供应上;另一方面也反映在当前农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上。
四、何以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领 乡村振兴战略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促使其在新时代的“三农”问题工作中大有可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界侧重于从目标诉求、基本依循、实践主体、域内经验、域外借鉴、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的研究,学界主要论及了四个方面。
其一,对于精准扶贫脱贫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当下阶段,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耦合推进,相互融合。科学把握和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们精准脱贫以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非凡的实践意义。[30]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乡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对于精准扶贫脱贫的有效推进具有战略支撑和思路鼎新的积极作用。
其二,对于纾解“三农”问题进而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意义。循着中国乡土重构的历史支线,可以看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对近百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相关经验的凝练与升华,更是对农村发展历史困境的全面赶超。[31]在新常态换档期,基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出现的新情况,乡村振兴战略业已成为党和政府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生成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之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结构性矛盾的必由路径。
其三,对于建设美丽乡村进而建成美丽中国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元件。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通,二者兼顾了战略层面的部署和目标层面的抓手,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内容框架由以生成。[32]与此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诚然,建设美丽乡村也只是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其中一面,它还包括总体布局中的经济稳步增长、政治民主昌明、文化繁荣昌盛、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宜人等多个方面。
其四,对于实现乡村现代化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义。从短期目标出发,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基于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成就之上的理性决策,也是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指南。从长远趋向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更要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稳固的乡村基础。[33]具体而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在于盘活乡村社会资源、维护城乡空间正义,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言不可或缺。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要领
学者们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要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其一,目标诉求。一是要着眼于培育乡村内涵美,着力提升乡村全方位价值。这就需要复归乡村本就具有的多重功能,在完善绿色发展补偿制度、开放并推广高校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二是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三是立足乡村融合发展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协同发展,逐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其二,基本依循。作为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资源互补、尊重差异为原则,循序推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城乡要素交换均等、城乡产业发展融合。[34]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原则,在保证经济增速提质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此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应妥善做到: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内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定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机制。
其三,实践主体。乡村振興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多元共治主体呈现多元化,其中政府是主导者,社区是主要载体,社会组织是倡导者,群团组织是有效实体,居民是参与主体。[35]除此之外,农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容忽视,尤其应重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合力将农民重新拉回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场域之中,进而巩固其主体地位是当前的紧迫任务。需要指出的是,村集体组织也是担负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的应然主体。
其四,域内经验。对域内经验的总结可以形成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原件”。“西江模式”通过“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旅游开发的实践,取得了非凡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塘约道路”的经验则可归纳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实现村庄治理现代化,凝聚各方力量为村庄注入持久推动力。[36]
其五,域外借鉴。对域外经验的借鉴可以激发人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发现和解决问题。欧美发达国家推行的“乡村改造”、韩国展开的“新村运动”,其可贵之处均在于实行“政府引导、民间主导”的发展模式。而日本在乡村复兴运动中,不仅注重大力发展环境保育型农业、有机农业,还在乡村规划、治理和建设中特别注重建设项目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通过对英美两国乡村社会发展的考察,其历史实践可以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包括乡村规划管理系统化、公共服务平等化、深度贫困振兴特殊化等诸多方面。[37]
其六,实施路径。一是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扭转乡村衰落颓势。新型乡村共同体的建构应以合作共同体为目标,力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促成多方通力协作,推动振兴主体多元。以县级城市乡村振兴为例,在外力上,亟需中央、省、市级层面加快疏浚一线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在内力上,必须壮大县域本体的经济内生动力。三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筑牢乡村产业发展根基。这就需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四是注重农民基本诉求,做好乡村保底建设。乡村振兴中最为重要的、真正需要重视的、必须作为战略的是保底式的乡村建设,以保住农民生产生活最低限度,使其可以在基本线以上生活。[38]
五、评述与展望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域,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多元的探讨和述论,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扎实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成依据和递嬗脉络进行了多维阐释,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演绎进路能够更加完整地呈现;第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和内容逻辑进行了深入探讨,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内涵、范畴渐趋明晰;第三,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域和现实梗阻进行了有效阐发,促使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需要纾解的关键问题得以充分凸显;第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涵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会贯通。学者们的这些学术探究和努力,都给后来者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良性互动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在以下方面还有可提升空间。
其一,有待进一步挖掘理论资源,以廓清“理论内涵”与“理论外延”之边界。当前,学界在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研究中层次尚不明朗、上下发生脱节,使得其义涵未能达成一致。一方面,对于牵系人们基本生存的关切性议题较易凝聚共识,比如在面对乡村扶贫脱贫、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时未有太大分歧。而另一方面,一旦提出的议题关系到乡村如何发展、组织如何建设、制度如何完善等更高层次时,每个人往往都有其各自的语用和表达。当前乡村建设主体的流失及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皆是此问题的现实映照。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目标诉求来看,其意在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促进乡村“向善”发展提供一个诠释性框架和实践性准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理论与实际的供需之间的失衡状态需得到调和。而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外延,学界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它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或“2.0版”。当然,这与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发展初期的现实境遇密不可分。换个角度来讲,这也恰好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外延研究拉响了“警报”。譬如,关涉到精准扶贫时,是将其归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之内还是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框架之中?又如,乡村历经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而乡村振兴必然属于现代乡村范畴,那么传统乡村与现代化乡村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有何承继与关联?亦即,乡村振兴的基本涵义是什么?现代化乡村的特征包含哪些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又添了哪些新的目标?就此而论,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涵与外延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精深,以为相关研究夯实理论底基。
其二,有待进一步拓宽学术思维,以实现“政策解读”与“实践因应”的统一。目前,国内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大多属于“政策解读式”研究。“政策解读式”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政府颁发和出台的相关文件政策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相关讲话进行理论层面的归纳、阐述,以期能够对这些政策、文件、讲话有一个整体理解和科学把握。毋庸置疑,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政策解读式”研究实属应然和必要。原因在于,对相关政策、文件、讲话进行解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顶层设计的伟大智慧。但与此同时,“实践因应式”研究也不可偏废。“实践因应式”研究,指的是以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作为研究参照,对现实生活中实存的矛盾、困境和疑虑予以理论上的因应。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运用“实践因应式”思维铺陈研究对象,有助于从整体上厘清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来源、现实基底和未来趋向,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向具象性、实效性和准确性方面不断迈进。
其三,有待进一步融通研究视域,以掌握“实证”“比较”“交叉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当前,国内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历史溯源、功能分析、理论阐释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相关学术成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解释和转化。因而,除对上述方法继续沿用外,还应重视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第一,要想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不仅需要展开理论探索、思考和推演,还需要深耕中国土壤,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法。尽管目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已有部分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法,但由于这一战略的对象和目标面向我国乡村地区,因而还应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实证研究,以更科学、更深入和更可信的方式对一手资料进行多维阐释。第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振兴策略和措施方面有着较为先进的经验和难能可贵的教训,这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实有着很好的镜鉴作用。因而,比较研究法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理应得到充分重视。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所涉学科甚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均蕴含其中。若仅囿于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势必会顾此失彼、思考不周。所以,学者们应摒除门第之见,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合作研究,以跨学科交叉研究为要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走向深入。
其四,有待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以构筑“内与内”“内与外”双向学术共同体。目前,国内学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成果固然喜人,然而这些成果之间的学术互动极其欠缺,学术交流交融交锋的成果还十分疏落。事实上,学术互动与对话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对于学术健康发展尤为关键。道理在于,每个研究者因其专业不同而有所局限,通过学术互动,不但能够促使原先的研究方式和结论不断完善,而且还可以发掘新问题、碰撞新火花和熔铸新思想。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在迈向科学、精深、多元的过程中,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争鸣、互助必不可少。每个人都应增强合作意识,勇于迈出这关键一步,打通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学术“关隘”。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合作研究及其对于国外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介亦较为稀少。其实,国外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国外理论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性审度,有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推进。因此,国内学者在使用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时,应更多地以实地观察和分析为主,進而增强与调研地学者的学术互动和学术合作,在交流争鸣中及时抓取和回应国内外的思想论争,努力延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学术图谱和国际视阈。由此,构筑起“内与内”“内与外”的双向学术共同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 刘茂松.马克思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理论与乡村振兴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1-22(5).
[3] 徐庆文.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逻辑进路及其当代价值[J].孔子研究,2018(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