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胆忠诚反恐尖兵

2020-08-04刘福臣张博

奋斗 2020年11期

刘福臣 张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这样一群人,面对国与家、公与私的抉择,他们以国为先,向战而行,时刻把人民的安危系挂在心头,用军人的奉献牺牲护佑安居乐业的苍生百姓。

李玉峰,就是这样一名历经精武淬火、战场洗礼的赤胆忠诚反恐尖兵。入伍18年,他不忘初心,矢志强军报国,面对生死考验,他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先后随队圆满完成赴西部驻训维稳、“陆氏四兄弟”特大犯罪团伙抓捕、“大冬会”重大勤务安保等急难险重任务近60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先后被命名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18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获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2017年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赤胆忠诚:“特战队员必须有知险不避、向死而生的精神”

泰戈尔说过:“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无疑,李玉峰就是弹奏出绝唱的新时代军人。

2014年8月,支队接到上级命令,抽调一个特勤排赴西部驻训。环境复杂、任务艰巨……李玉峰知道,这次的任务意味着随时要面对危险,甚至牺牲。但他还是第一个递交请战书,带领34名忠诚勇士奔赴驻训前线。

一路向西部进发,队员们开始接受精神、心理、体能三重考验。高原时差、缺氧,干燥、流鼻血,仅利用2天时间调整适应后,队员们就立即投入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深夜11点至凌晨2点,执行夜间挨家挨户的武装清查任务,1米宽的胡同,房子连着房子,非常危险。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同时保证安全,李玉峰带领战士们细心绘制方位坐标图,反复叮嘱要随时观察,及时变换警戒方向……34名战士,是34个远离家乡的孩子,对外是坚强的集体,对内是最温暖的亲人兄弟,他恨不能给每一次出征的战友都穿上两件防弹衣,戴上兩个头盔。一个接一个不眠的深夜,听到返回来的战友喊一声“队长”,紧张的心才放下来。

2014年11月28日,正在随队巡逻的李玉峰小组接到110指挥中心通报——市区美食街方向传来密集的爆炸声和呼救声。争分夺秒,不容迟疑,仅40秒钟,警车穿越浓烟到达现场,李玉峰沉着组织队员展开战斗部署,迅速占据有利地形。为了能够近距离狙击避免伤及群众,他采取“火力掩护、盾牌先行”的方式前行,30米、25米……“队长,太近了,太危险了!”队友们背靠背向前挺进。在距敌20米左右时,突然一名佯装躺地的暴恐分子一跃而起,手举着燃烧瓶企图引爆液化气罐。危急时刻,左后方的李玉峰用余光观察到这一幕。他果断处置制伏暴徒,消除险情。“11·28”暴恐事件,他们打赢了第一场战斗。

首战告捷,再战,越战越勇,李玉峰和队员们从不退缩。249天,零伤亡的战绩,零装备器械损坏。他们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坚定信念,展示出龙江官兵不畏牺牲、敢于亮剑的血性,彰显出龙江官兵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时代风采。在驻训期间,当地已经连续3年没有举行广场升旗仪式,李玉峰带领队员自觉以军人名义捍卫国旗尊严,担负警戒、升旗和仪仗队任务。老百姓自发地向广场聚集。李玉峰和他的战友们升起的是五星红旗,撑起的更是一片晴空!

精武强军:“只有平时多练一分,战时胜算才能多一分”

1984年出生的李玉峰,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像赵尚志将军一样的军人。2002年他光荣入伍,2004年由于军政素质优佳,被抽调到特勤中队。特勤中队是支队的“拳头”,走进营区,正前方高悬的“忠勇、精武、智胜、荣誉”8个大字映入眼帘,他把这8个字印在心底,不断理解、深化、升华、延伸、扩展。

尖兵过硬的本领展现在战场上的关键时刻!强军、兴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兵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要求。特殊兵种特殊岗位的要求更高更严,而李玉锋身体状态并不具备特别优势,但他勇猛干练,沉稳执着。为提高训练成绩,他以实战状态攻克一个又一个训练项目。

“训练就是练技术、练战术、练体魄、练毅力。”全副武装越野训练5公里,李玉峰的成绩是19分钟,与普通中队相比,19分钟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但在特勤中队就显得太慢。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一次跑得慢不丢人,一直跑得慢就丢人了。”为了能够提升速度,别人一天跑1个5公里,他跑2个、3个;别人徒手跑,他就背上2个沙包背心。一个月后,李玉峰的考核成绩达到了17分钟,名列前茅。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李玉峰训练一天举枪5小时,射击50发子弹,别人打人头靶,他打鸡蛋、打乒乓球。为了提高据枪的稳定性,他坚持不带护肘,肘部破了又好、好了又破,在新伤盖旧疤中形成了“独有的枪支架”。在接触到更贴近实战的“空肺间隔瞬间击发法”后,他选择向自己“动刀”,主动放弃娴熟的“瞬间呼吸静止法”。在西部驻训期间,发现兄弟单位在更换弹匣时始终把敌情观念贯穿全程,而不是片面追求速度,他立即组织队员“取经”,在每个0.1秒的提高中缩小差距,而正是这0.1秒,他们创造了“没有悲壮的辉煌”。

棋局失败可以重来,战场失败决定生死。李玉峰对这句话的警示有着深刻认识,他说:“我们研究技术,不是为了功利,为的是有充足的体力与敌人厮杀;为的是准确击毙目标时0.1秒的稳定性;为的是在战火轰鸣中寻找宁静。训练没有捷径,只有平时多练一分,战时胜算才能多一分。”

锐意创新:“不主动思战谋战,战场上靠什么打赢”

遇事动脑深思,凡事爱“琢磨”,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中队驾驶员洗车器出了问题,他通宵达旦细心拆解安装,终于排除故障;连队里的碎纸机坏了,他反复检查,发现导线与铁板接触造成短路,很快就恢复正常。遇事爱动脑的李玉峰在入伍18年里,总结战法10余种,他常说:“不主动思战谋战,战场上靠什么打赢。”

在训练中,狙击训练都是在空旷的室外进行,而战场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反劫持任务中,狙击手通常在室外透过窗户对室内目标进行射击,他针对东北地区城市以及气候特点,研究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厚度、层数的玻璃对弹道的改变。为了获得穿透不同物质的结构参数,获得准确的室外入射狙击穿透玻璃的距离数据,他和资深教官一起自费买来实验玻璃,专门设计制作多层玻璃试验器,通过子弹穿透不同厚度玻璃层后在靶板上的弹着点,测试物理结构、弹道规律。通过数据、结构等多种参数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狙击距离。

为出色完成涉边涉稳、涉恐涉暴、现代处突、反恐的艰巨任务,李玉峰带领战士们刻苦训练,落实训练大纲,楼房反劫持、山地反袭击等,不断向高难度、高险度科目挑战。面对专业多、难度大、涵盖面广的应战训练内容,他潜心研究现代处突、反恐理论,深入研究东北抗联的历史。结合教材和实战,吸纳国内外反恐案例,针对北方地域环境总结编写出《特种战术手册》,为部队实战运用提供宝贵的依据。

“今日战场非昨日,今日战场今日新。”在强军实践中,任何一个对实战有利的细节,他都绝对不会放过。为有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切实加快部队出动速度,李玉峰提出“以车代库”的方法,根据狙击枪存放箱的结构,自行研制出容量为每箱12把的手枪存放箱,出战时,以小组为单位划分车辆,每台车辆配备一箱。他还研究每次战斗部队出动所用的时间,将营房大门的开合角度改为180度,拓展了部队的出动空間。缩短部队进出时间,更有利于训练、实战。

家国情怀:“守不好大的国,哪来小的家”

家与国,在李玉峰心里从来都不是一道选择题。每一次面对任务,李玉峰的回答一定是:“保证完成任务!”

李玉峰是家中独子,越到节日父母就越是思念儿子,老两口掰着手指算日子。2006年,李玉峰第一次回家探亲,发现父亲走路艰难,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3年前父亲在工地干活,不慎摔伤左腿留下的后遗症。而为了让儿子在部队安心训练,老两口始终报喜不报忧。

入伍18年,14个春节李玉峰都没有回过老家,家人盼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立功喜报、模范奖章!而每一项荣誉的背后,也都凝聚着家人们默默的支持。

李玉峰曾经连续两年推迟婚期,未婚妻佟琳说:“咱俩别等什么良辰吉日了,先把结婚证领了吧,十指相扣、便是吉时!”带队赴西部驻训出发当天,刚好是李玉峰和佟琳相识100天的纪念日。由于任务繁重,李玉峰一走就是249天。任务期间,李玉峰也曾给家中打过电话,每次他都很小心不用当地的号码,怕远在家中的亲人担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李玉峰回想起每次回家与父母亲人的别离,满心不舍,却不能流露半分,因为“我是一个兵”,必须面对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我是军人”,必须负重前行,不辱军人的使命。入伍18载,李玉峰始终把党、国家和军队事业摆在首位,把心思和时间都集中在战备训练和遂行任务上,很少顾及其他,多年来他毫无怨言。而每当想起妻子和家人,李玉峰总是强忍着不流泪,并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国家,国字为先!

家风队风育初心,谋战思训造匠心,强军奋斗守恒心,亮剑昆仑树信心!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父母给了封面,自己书写内容,而不同的经历则是书的厚度。李玉峰的故事就如同一本书,一本在特殊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为祖国书写出当代军人精彩的篇章,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出新一代“四有”军人的风采。他和他的战友们以纯洁高尚的品质、淳朴谦逊的气质、宽广厚实的胸怀、坚韧刚强的意志,接续先辈的光荣传统,熔铸起铁血军魂!他说:“我是一个兵,我将竭尽所能不辱使命!保卫祖国的团结统一,守护人民生活的祥和安宁!”

责任编辑/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