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执法让复工复产有速度有温度
2020-08-04杨丹
杨丹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疫情之下更是“堵点”“痛点”频现。面对疫情大考,七台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创新工作方法,变严管严查为柔性、人性化执法,既做平安城市的守护者、美丽城市的管理员,又成为广大市民的贴心人,交出了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归正轨。
疏“堵”去“痛”解难题
疫情发生初期,为严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七台河市及时关闭了各大集贸市场及生禽屠宰厂的场外经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好转,各市场载体逐步放开,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保复产”成了摆在城管部门面前的难题。
恢复市场主体运行,良好的经营环境是重中之重。疫情下的封闭管控措施,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两方面均积压了一定的矛盾。面对正常发展受阻、综合突发事件风险高的压力,七台河市城管局执法人员积极换位思考,变监管为服务,在对集贸市场进行定期全面消杀的基础上,指导业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清理整治存在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的私搭乱建,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规劝,耐心疏导、靠前服务,全力帮助业主复工复产。
疏通“痛点”,才能更好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在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如此。七台河市城管局持续发力不停歇、不松劲,为根治场外经营脏乱差“顽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执法队员加大对集贸市场的巡查力度,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消除市场正常运营的“拦路虎”。为减轻企业及经营业主的压力,七台河市城管局积极落实延时缴费免收滞纳金政策,有效监管供水、供热、供气等行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水、热、气的供应及延时缴费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的延时缴费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滞纳金。
助企纾困促发展
为进一步释放经营场所资源潜力,七台河市城管局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预留执法弹性空间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全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允许在规定区域内设置摊点,允许大型商场场外促销,允许流动商贩到指定地点规范经营,允许万宝市场内经营业主到市场西侧广场免费经营,允许餐饮企业临时占道经营、越门经营。
市场载体的放开,对疫情防控工作来说存在一定风险。为防止人群过度聚集,七台河市城管局统筹考虑城乡综合管理需要和个体工商戶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根据现有集贸市场分布情况,采取增设集市、增加市场载体的方式,有效分散经营主体和消费群体。其中,新增加的奋斗路市场在3月下旬建成,并配套安装了供热、上下水管线等设施,为经营者创造设施完备、环境舒适的经营空间。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没有取得最终胜利。餐饮行业,特别是提供大型餐饮聚会服务的餐饮企业复工复产道路走得异常艰难。七台河市城管局推出的允许越店经营政策,为这类企业提供了应对企业发展危机的出路。龙江美食是七台河市著名的餐饮企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企业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将后厨搬到了店前,改堂食为外卖,现场加工、现场销售,这一创新的经营方式既缓解了企业运营受阻的难题,又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认可,一时间刷爆了七台河市民的朋友圈。
筑牢屏障展新貌
筑牢疫情防控卫生屏障,可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七台河市城管局在全系统内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和春风春绿专项行动热潮,牵头开展迎宾大道、铁路沿线等区域专项整治工作,为城市梳妆换颜、增添亮色,对疫情防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爱国卫生运动和春风春绿专项行动中,七台河市城管战线各分局、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以职责为阵地,拆违建、治乱象、清理“城市牛皮癣”和破损条幅、清洗公共设施、修剪清理绿篱和景观树……不但逐渐改变了市容环境卫生,也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质量。
迎宾大道是城市过境公路,道路两侧100米视线范围内有碍观瞻的废品收购站点、散煤堆、乱搭乱建、破旧民房等乱象,成为“煤城”变“美城”路上的“堵点”。整治行动中,七台河市城管局全力推进整治工作,采取事先摸排、列出问题清单、实施挂图作战等方式治理乱象,使道路两侧路容路貌整体形象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全面优化。
在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中,七台河市城管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协同七矿公司及七台河市各区、各部门,拆除违法建筑、私搭乱建,清运各类垃圾和煤矸石,平整私自开垦土地、镐头荒,并根据地块的地势、坡度、土质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做到能植尽植、应植尽植,保护好整治成果。
面对疫情大考,七台河市城管局坚守战“疫”一线,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履行岗位职责,用创新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让城市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用不畏艰难、勇于向前的真抓实干,践行着“城市管理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七台河市城管局在秉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将继续大胆创新、精准施策、刚柔并济,打好城管执法方式方法的“组合拳”,推动社会经济生活有序恢复。
(作者系七台河广播电视台记者)
责任编辑/杜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