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2020-08-04康婧秋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挫折

康婧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写作,写作就是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近年來,高中作文教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作文是考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作文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创新作文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运用得好,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高考作文的素材与学生平时训练的是不一样的,高考作文会给出一些材料,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角度拟题,所选择的角度是否正确由学生自己决定,有些学生的思维非常新颖,能够在拟题的时候突破常规,所写的文章会给人一种新颖、独特的感觉。这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想象力,不能从多个角度对作文题目展开思考。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表达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一篇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总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样的文章虽然写出来符合写作要求。但是,这是所有学生都会有的思维。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针对“触动心灵”让学生想象、联想。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士兵们奋不顾身解救人民群众的故事,联系这些进行写作,文章既真实又触动人心。这样引导学生,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跳出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为文章增添色彩。

再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孩子是一出生就能感受爱吗?结合你自己的经历,你是否感受过爱?你创造过爱吗?如果你现在有自己的孩子,你会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呢?”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让孩子说一说,交流完之后,再学习这篇文章。这种方式就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不断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有时候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常常受到定向思维的限制,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一点新意。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去考虑,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创新点,写出的作文就很有新意。

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表达交流”要求写一篇关于“挫折”的作文,学生的思维定势是写“生活中的挫折”“挫折的作用”等,这样的文章缺乏新意。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逆向思维,挫折会不会让人失去信心?挫折会不会让人变得沉默寡言……教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会发现新的写作角度,得出不同的观点——挫折对于人不是完全有利的,它也有双面性。经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的作文就更有内涵。

作文教学的创新性是今后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符合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有创新性思维,教师自身也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不仅为高考创造有利的条件,也对学生未来的写作能力有促进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从教学的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教师要讲解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案例或者素材,这都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作文中写贴近生活的内容更容易引起阅卷教师的认可,有时候还能产生共鸣,一段优美的开头、一个完美的衔接或开头与结尾的遥相呼应会使整篇文章看起来非常精彩。

比如,在写人物的心理特征时从人物的情感出发,描述人物的喜、怒、哀、乐。如下面这个段落:

他推开门,看着地板上照出的影子,站住犹豫,心想:“需不需要脱鞋呢?”再一想:“花了钱呢!”不害怕脏,抬起头走了进去,在皮椅上坐下,心想:“把椅子坐得塌下去会不会被人发现,也没事,反正花了钱!”

这段文字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特征,体现出主人公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对于这样精彩的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并按照文章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话。学生的练习片段如下:

他回到家,正准备要告诉父亲要交学费了,看到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着烟,心想:“该不该说呢?怎么说才好呢?”内心挣扎过后,小声说:“爸,学费。”父亲眉头紧锁,起身:“我出去一下。”他的心里更难受了,心想:“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述,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挣扎的情感,把贫困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更加亲切、真实。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在讲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在班里组织一次交流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梦想。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的梦想与主人公的梦想有什么不同,主人公的梦想是不是都实现了?是怎么实现的?对于自己的梦想,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思考,并将这种思考延伸到作文中,有利于学生今后写类似的作文时信手拈来。

对于不同类别的文章,教师要从其得分点和闪光点一步步分析。象征性的作文,我们必须通过叙述的形式,使文章象征性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比如,高考作文要求以“父亲的肩膀”为题,这一类型的文章题材较为宽泛,虽说写作难度不怎么大,但是也属于象征性的文章,我们要细细分析其中的内涵。假如学生单纯地写父亲的肩膀,内容就显得过于平凡。肩膀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它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职责的象征,父亲是我们儿时的“大树”,为我们挡风避雨,当学生领略到作文的象征意义的时候,就能写出华丽而又有内涵的文章。对于这一类的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挖掘出作文题目中的象征性,只有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合理地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在写作文时表达出来,让读者耳目一新,从而展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

总之,为了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作文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236200)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新性挫折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挫折使我更坚强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