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线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2020-08-04文|枣

出版人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影业疫情

文|枣 泥

截止到6 月底,影院依然没有开放,错失了春节档、五一档和六一档三个重要档期的电影行业,票房损失将近300 亿。

文章开篇是出悲剧,悲剧的结局是一条性命。

2020 年6 月10 日 凌 晨,博纳副总裁从北京二环边的悠唐广场楼顶一跃而下。消息一出,震撼了整个电影圈,从院线经理、影业总裁到知名导演,第一时间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字里行间的哀恸,或许是为一位有为精英的逝去而惋惜,又或许是为进入凛冽寒冬的电影业而哀歌,又或许,是为了前途未卜的自己提前写好的挽歌。好像是给雪上又加了霜,预示今年本就惨淡的电影业更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如果要把2020 年的电影行业比作一部类型片,那必然是一部痛彻心弦的灾难大片,就连好莱坞的金牌编剧,也写不出其中仿佛钦定般的宿命悲凉。

热闹喜庆的开场,人类对即将到来的噩运一无所知

时间拨转回2020 年1 月,彼时春节档期的预热宣传混战正酣,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春节长假要去影院看哪部,是已经期待许久的《唐人街探案3》还是“囧系列”的收官之作《囧妈》,亦或者是带着影后、名导和名人的三重滤镜,去电影院支持陈可辛导演、巩俐主演的电影《夺冠》。除此以外,定档名单中更有趁热打铁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以及逐渐变成春节固定活动的 《熊出没》大电影等,众多大片云集荟萃,被用过一次又一次的“史上最强春节档”这个标签,之于这个档期当之无愧。发行公司在宣传营销上砸下重金,随便拿出一个数字就是千万级;演员和导演铆足了尽头,天不亮就起床赶飞机、做造型,物料采访线上线下满天飞;跑影视口的媒体人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试映场、全国路演、专访、集采、写稿、发稿,特稿要注意有深度,发在社交媒体上的短影评要能抓人眼球还要注意不能剧透,脑细胞不知烧死多少;而各位演员的粉丝也喜迎小阳春,平日里低调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总算又开门营业,精修个人照、系列剧照、线下见面会、线上直播,妈粉姐粉事业粉,纷纷准备好了钱包和尖叫;院线也忙着发愁,不知道排片应该如何取舍才能利益最大化;整个电影娱乐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都摩拳擦掌,预售的票房已经让众人看见了曙光,他们坚信,这个春节档将搏出一番新天地,破亿、破两亿、破五亿、破十亿乃至二十亿的海报早已准备好,等到七天长假之后,便可以召开庆功会,犒劳之前的辛苦,希冀日后的事业再攀高峰。1 月25 日,大年初一,是众多电影从业人员的期盼,一年甚至几年的辛劳,都将在这一天得到回报。

但是这一切,全都定格在2020 年1 月20 日这一天。回看这一天,好似青天白日瞬间就乌云遮顶,阴霾沉沉,懵懂的众人还不知道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实际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所有人都有一种不祥预感。除了忧心武汉的疫情,已经付款购买预售的电影观众,也在等待片方的反应,这个春节还能不能走进电影院履行完一张电影票连接起来的片方与观众之间的观影契约,成为了影迷心中排在疫情发展之后的第二个问号。

集体撤档,电影人的社会担当

问号在21 日和22 日两天持续发酵,疫情发展愈演愈烈,要求退票的声浪越来越高,到了1 月23 日,一纸封城令,将所有的冲突推上了一个小高潮。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光线传媒出品的《姜子牙》,第一个宣布撤档,退出本次的“七王之战”,即刻安排退款事宜。撤档公告一经宣布,博取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公告下方的评论区纷纷赞其有道义、有担当,是一次漂亮的危机公关。一直采取观望立场的其他六王,也陆续在23 日当天宣布撤档,所有一切都为疫情开道,并表示不愿为私利再占用“热搜”这个紧俏的社会资源。由此,固定了后续因为绯闻八卦被刷上热搜艺人的道歉模板,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此时的电影人大概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一样,认为此次疫情无非就是2013 年非典的翻版,在家老老实实待上一个月,最多两个月,等到病毒的传染链被切断,一切便可以恢复,马照跑,舞照跳,新一天的太阳还会重新升起。基于这样的想法,电影人还会为此集体炮轰没有道义的徐峥,除了因《囧妈》档期反复横跳积下的旧怨,该片的出品方欢喜传媒还在1 月24 日宣布将此片的网络播出版权以6.3 亿的价格独家卖给西瓜视频。消息一经宣布,就引发了院线的众怒,浙江省电影行业的2 万名从业者、22 家院线公司及贵州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等团体,发声抵制,认为将电影放在互联网免费首播破坏了行业的基本规则,是“对现行中国电影产业及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会起到破坏性的带头作用。”

在复杂的疫情面前,这番争议只在舆论中激起了一圈微微的涟漪,1 月25 日0 点,《囧妈》依然如约在字节跳动旗下的手机APP 端和电视端上线。对老百姓而言,这部不用花钱的电影,是所有坏消息里唯一能带来慰藉的一碗暖汤,但是对电影业,具体说是下游的实体院线而言,这是雪崩之前,轻轻飘落在头顶上的那片雪花。

灭顶之灾,复工迟迟看不见希望

疫情从1 月延续到2 月、3 月、4 月,占据人们话题排名和热搜排名的是每天的疫情通告发布会、是钟南山、张文宏和李兰娟,是核酸检测排查、小区封闭式管理和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方舱医院,电影、娱乐、明星八卦静悄悄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去,仿佛从未存在过。偶有被拱上热搜的人,还要诚惶诚恐地先声明,抱歉占用宝贵的公众资源。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院线从业者,随着被关闭的电影院一起,被扫进了阴影里,即使有人用余光扫过,也很难转头给一个直面的凝视。

电影人只敢将自己的焦虑、担忧、惊慌和害怕,与其他众多依靠线下实体门店营业的从业者一样,放在小圈子的微信群里发泄一下。这些情绪在真实的世界里,就像伏地魔的名字,是不能提及的禁忌。

4 月8 日,武汉正式宣布解封,人们的心情就像头顶的天,逐渐晴朗起来。餐馆饭店开业了,商场开门了,美容美发恢复营业了,甚至酒吧、KTV 等娱乐场所也开放了,久违的娱乐八卦头条回来了,只有电影院线,官方依然缄口不提解禁。

整个5 月,网上已经开始有几波声浪,隔三差五就呼吁一遍电影院开放,有抒情派的痛陈继续关闭的后果,有实干派的提出各种可行性建议,比如座位可以隔开等等,但不知为何,就是等不来一个结果。电影人的困境放在全国性的复产复工面前,好像不值一提。

直到6 月10 日,博纳影业副总裁的纵身一跃,大地颤了颤,又重归平静。

重创的电影业何去何从

整个疫情期间,传统电影业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自从2014 年去电影院观影成为春节期间主要的娱乐活动以来,观影人数就不断上涨,2018 年春节超过1.4 亿人次,以仅占全年1.9%的天数贡献了全年近9.5%的票房;2019 年的春节档总票房,较2018 年上涨了2.2%。2020这七王之战,单预售票房一项的直接收入损失就接近5亿,整个档期的票房受损保守起算,也在10 亿~20 亿之间。截止到6 月底,影院依然没有开放,那么错失了春节档、五一档和六一档三个重要档期的电影行业,票房损失将近300 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大批终端放映人员的失业以及实体院线的倒闭,院线倒闭的连锁反应,就是上游的制作方减少拍摄新片,或是减少需要在院线放映、以视觉特效为卖点的类型电影的拍摄,进而造成电影后期制作公司收入减少,很多从事电影后期特效制作、剪辑、宣发的人员,也纷纷改行。人才流失的隐性损失,不可估量。

遭此一灾后的电影业,只能被迫向流媒体靠拢。被声讨的徐峥可能在不久之后就会变成电影行业勇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但作为一名热爱电影的普通观众,还是希望能尽早回到电影院,享受爆米花冷气大屏幕的影音特效,毕竟,那才是我们熟知和喜爱的电影。

猜你喜欢

电影业疫情
战疫情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去芜存菁
俄要加强扶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