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胱抑素C对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2020-08-04潘志铣曾瑞坤陈丕绩欧阳秀梅徐金艳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小球肾功能

赵 飞 潘志铣曾瑞坤 陈丕绩欧阳秀梅徐金艳

(1.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2.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防治中心公卫科,广东深圳518100)

慢性肾脏病具有预后差、病情不可逆性等特点,我国成人发病率达11%~13%,其中2%左右患者会进展成为终末期肾病[1]。该病发病过程中,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及内分泌等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进而无法维持机体内酸碱及水电解质的平衡,造成内分泌紊乱、代谢产物潴留等[2],甚至进展到后期需要透析、出现更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胱抑素C(Cys-C)属于2型胱抑素,由CST3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分布于机体内有核细胞中,其相对分子量小,可自由滤过肾小球,且不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或重吸收,是临床预测肾功能的重要生物标记[3]。基于此,本研究对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价值作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其按病理程度分组,2-3期纳入观察A组(39例),4-5期纳入观察B组(26例)。其中观察A组男性25例,女性 14例;年龄 31~63岁,平均年龄(48.52±5.06)岁;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3.41±0.76)年;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疾病18例,糖尿病肾病6例,其他肾病3例(多囊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吸烟史23例,心脑血管病史20例。观察B组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0.16±5.73)岁;病程 1~6 年,平均病程(4.57±1.05)年;原发疾病: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疾病14例,糖尿病肾病4例,其他肾病2例;吸烟史14例,心脑血管病史16例。另纳入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9.96±5.53)岁。三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相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慢性肾脏病患者符合《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4]中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无明显低蛋白血症、血压控制水平良好(75~105mmHg/110~160mmHg);知悉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活动性肝炎、恶性肿瘤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史者;有明显感染状况者。

1.3 标本采集:分别采取各组空腹静脉血约4mL,待其凝固后,以离心半径13.5cm进行3000r/min,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将血清分离,每次采集2管,凝血管与生化管。检测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Cys-C正常范围:0.51~1.09mg/L。此外,采集2.7mL血液置入0.109mol/L枸橼酸钠0.3m L抗凝管中,3000r/min,离心半径13.5cm,将血浆分离,记录Cys-C水平检测结果。

1.4 观察指标:比较三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并应用POC曲线评价Cys-C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效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Cys-C水平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价值,AUC<0.5无价值,0.5~0.7诊断价值较低,0.7~0.9 诊断价值中等,>0.9诊断价值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ys-C水平:观察A组Cys-C水平为(2.19±0.48)mg/L,观察 B 组为(3.45±0.63)mg/L,健康受试组为(0.76±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1.236,P<0.05)。

2.2 ROC分析结果:血清Cys-C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 AUC=0.963(95%CI:0.893~1.000),详见图 1。

图1 ROC分析结果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普通人群CKD患病率12.1%~19.1%,65岁以上老年CKD患病率占24.9%[5]。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不仅有原发疾病症状,还会累及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初期胃肠道以食欲下降、腹部不适为主,随病情发展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晚期还可能出现肌肉颤抖、惊厥、昏迷等症状。心功能在长期高压作用下,会使心室肥厚扩大,引起心肌损害。因此,需对患者前期及时进行干预,实施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目前临床公认的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最佳指标,但GFR不能直接检测,必须要先对某一滤过标志物进行检测,如放射性核素GFR测定、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菊粉清除率等,最后再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出。但这些常用的测定方式均为外源性标志物,需要特定的检测仪器,且操作过程繁琐,一般多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中,临床实践性较低[6]。Cys-C作为一种碱性非糖化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相对分子量较小,携带正电荷,广泛分布于各类组织及体液等有核细胞中,所有整个机体的有核细胞均具有形成Cys-C的条件。且半衰期较短,可持续表达及恒定转录。Cys-C在循环中不会被肾小管排泄或分泌,是经过肾小球滤过被清除,虽然在近曲小管内可能会造成重吸收,但后期也会被完全分解代谢,无法返回血液循环中[7]。加之清除Cys-C循环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因此Cys-C水平在肾小球滤过能力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当肾功能遭受轻度损伤时,机体内Cys-C浓度会迅速显著性升高,敏感的反映出GFR的变化情况。有研究显示,Cys-C与GFR具有显著相关性。还有研究指出,Cys-C在肾功能恶化方面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8]。

本研究显示,观察A、B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Cys-C在慢性肾功能患者肾动能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并可反映出肾功能的病理进展程度,观察B组的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理分期越靠后,病情越严重,患者Cys-C水平越高,Cys-C会随肾功的损伤加重逐渐呈上升趋势。本研究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C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的AUC为0.963,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其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判断方面临床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Cys-C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诊断中信度较高,对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小球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