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2020-08-04浦月霞覃龙伟韦廷秀李枫烨黄康东邓玉娟潘志新

广西蚕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蚕种家蚕桑园

浦月霞,覃龙伟,韦廷秀,李枫烨,黄康东,邓玉娟,潘志新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530007;2.河池市蚕种场,河池市546300)

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站)育成的家蚕品种,是广西蚕区的主要推广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具有强健、高产、优质、易繁、适应性广等优点[1-4],自品种通过审定以来,在两广地区一直作为当家品种推广,饲养量占85%左右。桂蚕2号(932·8810×7532·8711)经济性状表现优良,具有强健、优质、高产、易繁等优点,适合在广西春秋季节生产优质原料茧,单张产茧量达38.61 kg,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增产10%;茧层率达到22%,茧丝长1 000 m左右,净度93分左右,能缫4A级以上生丝[5-6]。桂蚕N2(NC9C·NC99R×NJ7·NJZ)是通过抗病育种技术育成的抗家蚕血液型脓病品种,具有繁殖系数高、体质强健、易养、抗高温多湿环境,及在高温多湿条件下丝质稳定等优良性状[7],适宜在亚热带蚕区夏秋蚕期推广应用,也可在长江流域夏秋、华南地区全年饲养[8]。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三个品种在广西蚕区每年的推广量达到700万张左右,繁育任务艰巨,蚕种场原有的蚕种生产技术限制了生产能力的提升,亟需一套高效的繁育技术来提高蚕种产量、质量,以满足广西蚕种市场用种需要。

广西蚕业站与河池市蚕种场、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龙公司)开展合作研究,筛选适合广西主推品种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品种特性的高效繁育技术。通过多年的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广西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包括建立高标准原蚕基地、精准制定繁育计划、原蚕高产饲养、高效制种、蚕病综合防控、保持稳定化性等技术。2016—2018年,将此套技术在河池市蚕种场、天龙公司推广应用,调查后发现,蚕种场的蚕种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各原种繁殖系数也相应提高,一代杂交种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蚕种场的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有效地提供足量优质蚕种,将为广西蚕业高速发展,实现从蚕业大省到蚕业强省的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

1.1 建立高标准原蚕基地

1.1.1 原蚕基地的选址 原蚕基地须建立在远离丝茧育基地的区域,远离规模化柑橘种植基地、“双高”甘蔗种植基地等经常使用大型机械喷洒农药的区域,并且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桑园连片,养蚕房屋充足,劳动力富集的村屯。原蚕基地所有养蚕户都养原蚕,没有养蚕户饲养普通蚕;每个原蚕户都有独立的大、小蚕房;村主干道及蚕室周围用水泥硬化。

1.1.2 原蚕基地桑园的建立和管理 原蚕基地桑树品种以优质高产的杂交桑“桂桑优”系列为主,早生桑“伦教40”、晚生桑“农桑”系列等嫁接桑为辅,可满足各蚕期用叶需要。桑园水利设施完善,沟渠通畅,可排可灌。每667 m2桑园种植密度为3 000株左右,适宜行距1.0 m,株距0.20~0.25 m,利于机械化操作,保障桑叶光照充足,营养成分全面;桑园通风好,病虫害发生少。桑园施肥以有机肥(牛粪、鸡粪、饼麸皮)为主,重施冬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t以上;化肥为辅,按照氮磷钾5∶4∶3配比,半年施1次,且一次性施足,蚕期桑园不施肥。

1.1.3 原蚕基地养蚕环境保护 养蚕产生的蚕沙、病死蚕等含大量致病病原菌,在原蚕基地积累过多,会引起各种蚕病暴发,因此要及时处理蚕沙、病死蚕,保护好原蚕基地的养蚕环境。原蚕基地集中建设蚕沙池,将蚕沙集中,添加发酵菌堆沤发酵,使病原菌在高温条件下失活;经无害化处理后的蚕沙,可还田到非桑园地块。原蚕基地禁止晾晒僵蚕,禁止将病死蚕随意丢弃或喂畜禽,病死蚕应用漂白粉或石灰粉消毒后深埋。

1.2 精准制定繁育计划

根据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量、各原蚕基地的气候特点、桑园面积、桑树长势,养蚕户的蚕室面积、劳动力情况等合理制定繁育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家蚕良种繁育工作。

1.2.1 适期出库催青 因各品种中系、日系原蚕的龄期发育经过、蛹期发育经过不同,要达到对交品种同日发蛾,须安排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提前出库催青。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日系原种比中系原种分别提前2 d、1 d、3 d出库催青。

1.2.2 合理安排批次 根据不同原蚕基地桑园面积及桑叶长势,合理安排饲养批次及每批的饲养量。长势一般的桑园,每批每667 m2发放原蚕4 g;根据饲养品种不同可作相应调整,桂蚕2号蚕期发育慢,食桑量大,应适当减少饲养量,而桂蚕N2原蚕蚕期发育快,龄期短,食桑量小,可酌情增加饲养量。饲育批次不同的间隔在20 d以上,上半年安排4批原蚕,下半年安排3批。

1.2.3 合理安排品种 桂蚕2号原蚕强健性比两广二号稍差,抗高温多湿能力稍弱,一般在温湿度合适,叶质条件好的季节繁育桂蚕2号,春天3月中下旬和秋天9月中下旬饲养比较合适。桂蚕N2原蚕中系携带有抗脓病基因,可安排在高温多湿、脓病高发的季节饲养,如上半年5—6月,下半年8月初至8月中旬收蚁。两广二号原蚕适应性广,可在多季节繁育。

1.2.4 合理配比中系、日系饲养量 日系原蚕抗性相对中系原蚕要弱,饲养难度高,产量低,但日系的雄蛾耐冷藏,交配能力强,雄蛾可重复交配2次,因此,中系和日系原蚕最适饲养量配比为6∶4,可达到繁殖系数最大化。在6月、8月高温季节,日系原蚕易发血液型脓病、细菌病等,死笼率高,中系和日系原蚕饲养量配比可以调整为5.5∶4.5。

1.3 原蚕高产饲养技术

1.3.1 创造适宜饲育环境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闷热潮湿,广西家蚕主推品种含有二化性血统,抗高温性、抗湿性稍弱,因此在饲育时尽量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小蚕期保持27~29℃,相对湿度85%~90%,大蚕期保持24~26℃,相对湿度75%~80%。当温度超过28℃,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应加强通风换气,使用电风扇、排气扇、抽湿机等设备加强通风排湿。

1.3.2 精心饲育小蚕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龄期精选适熟叶,遵循中系偏老、日系偏嫩,收蚁、饷食偏嫩,盛食适熟偏老的用叶原则。小蚕期每天采摘新鲜桑叶,根据蚕的发育情况调整给桑量,以饷食八成饱,盛食期、眠前充分饱食为宜。小蚕生长发育快,必须提前扩座、匀座,促进小蚕发育整齐。推广十日三眠技术,即通过控制温度和饷食时间控制日眠,2龄控制在17:00—19:00饷食,3龄控制在15:00—17:00饷食;日系原种,特别是7532·湘晖,发育稍慢,3龄容易夜眠,可适当调高日系品种小蚕期的温度,避免夜眠引起眠起不齐。严格提青分批,饱食就眠。

1.3.3 大蚕良桑饱食 种茧育以收获蚕卵为目的,大蚕期正是制造蚕卵的时期,充分饱食良桑,能提高卵量、卵质,保证蚕种产量、质量。严禁喂食发热、发酵的桑叶,以及雨水叶、露水叶、黄叶、泥污叶等不良桑叶。大蚕期蚕座宜稀,保证每张原种蚕座面积20 m2以上,5龄大蚕蚕座密度以500头/m2左右为宜。每蚕匾不超过500头,防止蚕头过密引起食桑不足或相互抓伤而诱发蚕病。

1.3.4 做好蔟中管理 雨水多、空气潮湿天气上蔟需加强通风排湿,防止缩尾、伤蛹发生。上蔟前,要做到蔟室、蔟具、环境三干燥;上蔟时,撒一次防病一号于蚕体上。以饲育批为单位分批上蔟;蚕儿随熟随上,适熟稀上,上蔟密度以400头/m2为宜;标明品种、上蔟日期。上蔟期间以温度24~25℃,相对湿度75%左右为宜,蔟中保持通风透气、安静、弱光,避免闷热、振动、强风直吹及阳光直射。蔟下铺垫吸水性强的材料,熟蚕排尿结束后,抽去下垫材料。

1.4 高效制种技术

1.4.1 发蛾精准调节技术 根据蛹体体色、复眼及触角着色情况判断蚕蛹发育进度,应用种茧期调节、蛹期调节技术措施精准调控雌雄蛾羽化时间,达到对交品种雌雄蛾同日羽化的目的。种茧调节可采用控制种茧保护温度高低和冷库冷藏两种方法。在24~28℃范围内将发育比计划快的种茧用空调降温到24℃保护;或采取冷藏种茧的方法,在熟蚕后第8 d,将发育比计划快的种茧放进5℃冷库冷藏1~2 d,傍晚入库,傍晚出库,冷藏时间根据与对交品种发育日差调整。削茧鉴蛹后,每天注意观察对交品种雌雄蛹的发育情况,发育基本一致就无需做调节,发育有差异时可将发育慢的品种保护温度升高1.0~1.5℃保护。如果到发蛾前日还没能调节到对交品种同日出蛾,就需将见苗蛾的品种放在5℃的冷库冷藏,蚕蛹应傍晚进出冷库。当天使用剩余的新鲜雄蛾和拆对后的一交雄蛾,做好标记后,及时放进冷库冷藏,冷藏时把雄蛾摊薄。

1.4.2 制种期温湿度控制 发蛾室、交配室及产卵室控制温度在24~26℃为宜,温度过低影响产卵量和受精卵率。适当洒水补湿,相对湿度保持在75%,湿度过低,蚕蛾交尾容易散对,蚕卵产附不好,胶着性差,易脱落;湿度过高,蚕种易发霉,导致受精卵率降低。

1.4.3 精准光线控制 利用定时开关精准控制光线。种茧期及蛹期的光线控制白天全明,晚上全黑。羽化期时,雌蛾凌晨4:00开灯感光,保证雌蛾从羽化到成熟交配有充足的时间;雄蛾晚上全遮黑,早上不感光,缩短从羽化到交配的时间,减少雄蛾体力消耗。通过精准控制制种期光线,促使充分成熟的雌蛾和活泼的雄蛾交配快,不易散对,蚕种产卵量多,不良卵少,卵质优。

1.5 种茧育蚕病综合防控技术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蚕病防控体系,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染途径。

1.5.1 蚕室内外环境消毒 每批原蚕饲养前,采取全村统一行动(统一清理、统一药品、统一浓度、统一时间)对养蚕大环境进行消毒,对各户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清洗,经过“两消一洗一熏蒸”,隔离杀灭病原物。蚕期每天用有效氯浓度为1%的漂白粉精溶液对蚕室、贮叶室地面及喂蚕用具进行消毒。养蚕结束后对蚕室、蚕具、蔟具彻底消毒清洗。

1.5.2 蚕体蚕座消毒 蚕期加强蚕体、蚕座消毒,收蚁时用防病一号对蚁蚕体表消毒,防止曲霉病发生;各龄饷食前用防病一号蚕体消毒,防止白僵病发生;4龄、5龄期每天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起到保持蚕座干燥和防止脓病发生的作用。撒石灰粉时要随撒随喂叶,避免石灰粉在蚕体长久停留而引起蚕儿吐水。

1.5.3 添食抗菌素 蚕期添食“蚕服康”等抗生素,可预防细菌病发生,3龄、4龄饷食添食1次,5龄饷食及第3 d、第5 d各添食1次。桂蚕2号含二化性血统较多,抗湿性能稍差,应在添食前2~3 h配药喷叶,待桑叶稍干再喂蚕,防止饲喂湿叶影响蚕体质。

1.5.4 微粒子病防控 家蚕微粒子病,对蚕种繁育危害极大,具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传播途径是蚕种检疫的唯一对象。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繁育合格蚕种,是蚕种生产的重点和难点。使用经母蛾镜检合格的原种,杜绝胚种传染,收蚁后对卵壳作补正检查,每个龄期对迟眠蚕、弱小蚕作预知检查。彻底消毒养蚕环境和桑叶,切断食下传染途径。做好桑园病虫害管理,降低桑园害虫基数,阻断野外昆虫与家蚕的交叉感染。加强“五选”,淘汰不健康的蚕、种茧、蛹、蛾。

1.6 保持化性稳定技术

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的中系原种,在选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品种抗高温多湿的能力,不同程度地充血了多化性血统,因此化性不够稳定。在蚕种繁育中,不适宜的温湿度、光线、叶质等都会诱发化性变化,导致生种及再出卵。通过控制各期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能有效避免生种的发生,从而提高蚕种的产量和质量。

1.6.1 高温感光催青 出库后对蚕种进行整理,开展卵期选择工作,严格淘汰有生种和再出卵的卵圈,防止遗传到下一代。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的中系、日系原种催青都采用两段高温催青法。催青温湿度分别为:从出库到反转期24~25℃,相对湿度75%。从戊3胚子起温度28~29℃,相对湿度80%~85%,每日增加人工感光6 h,使感光时间达到18 h。

1.6.2 控制蚕期、种茧期环境条件 蚕期1龄温度28℃,相对湿度85%;2~3龄温度27℃、相对湿度80%;4龄温度26℃、相对湿度75%;5龄温度25℃,相对湿度75%。小蚕期夜间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大蚕期及蔟中做到白天人走灯灭,夜间保持黑暗。种茧及蛹期保护温度25℃,相对湿度75%~80%,夜间全暗,6月、8月避免蛹期遭受高温影响。

1.6.3 饲料营养充分 饲育原蚕时,必须选用适熟,营养充实的桑叶,不宜使用偏嫩或偏老叶,特别是偏嫩叶。种茧育桑园施肥要合理配比氮、磷、钾,多施花生麸、鸡粪、农家肥等有机肥。

2 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应用情况

2016—2018年,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在河池市蚕种场、天龙公司应用,两个单位在高效繁育技术应用前后的蚕种繁育情况如下。

2.1 河池市蚕种场2013—2018年蚕种繁育情况

河池市蚕种场分别在宜州安马乡、巴马燕洞乡、武鸣两江镇等地建立原蚕基地,基地共有桑园面积130 hm2。对河池市蚕种场2013—2018年的蚕种繁育成绩做调查整理,蚕种数量按每张蚕种30 000粒卵量折算统计,各项成绩汇总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在河池市蚕种场前后三年繁育情况相比,各品种的繁育系数都有提高,桂蚕N2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提高6.51%和7.42%,两广二号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提高4.86%和4.45%。

表1 河池市蚕种场2013—2018年蚕种繁育情况表

2.2 天龙公司2013—2018年蚕种繁育情况

天龙公司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的葫芦村、陆开村、小备村,扶绥县中东镇东哨村和龙州县彬桥乡塘坡村建设原蚕基地,基地共有原蚕户140多户,专用桑园40 hm2。对天龙公司2013—2018年的蚕种繁育成绩做调查整理,蚕种数量按每张蚕种30 000粒卵量折算统计,各项成绩汇总见表2。

表2 天龙公司2013—2018年蚕种繁育情况表

续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在天龙公司应用前后三年繁育情况,各品种的繁育系数都有提高,桂蚕2号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提高5.07%和4.39%,桂蚕N2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提高4.89%和3.75%,两广二号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提高3.60%和5.40%。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多年的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广西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广西家蚕主推品种高效繁育技术,包括建立高标准原蚕基地、精准制定繁育计划、原蚕高产饲养、高效制种、蚕病综合防控、保持稳定化性等技术,为蚕种场的蚕种高效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河池市蚕种场、天龙公司等蚕种场应用该集成技术前后三年内,几十个原蚕批次繁育成绩大数据进行比较,两家单位的蚕种繁育系数比之前提高了3%以上,排除不同年份气候因素的误差,可证实该套技术的可行性。今后可增设多个蚕种生产单位应用该高效繁育技术,进一步验证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繁育效果,期待此技术能在广西及亚热带地区其它蚕种场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先进的技术必须要有先进的设施配套,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蚕种场基础设施建设。蚕种场也要改善提高原蚕基地和制种基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繁育优质蚕种的能力。高效繁育技术措施的落实还需要配套技术人才,加强良种繁育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繁育技术水平,为蚕种繁育提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蚕种家蚕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