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面纹石雕像看查海文化的精神崇拜*
2020-08-04李井岩
胡 娟 李井岩
(阜蒙县民族博物馆,辽宁 阜新 123000;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辽宁 阜新123000)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辽河流域年代较早、保存完整、文化内涵深厚的一处代表性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近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和辽宁大学合作,在以查海遗址为中心进行的关于农业起源的合作调查项目,发现多处与查海文化类型相同的遗址,并对较典型的塔尺营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块长方体人面纹石雕像,这为查海文化内涵研究注入了新内涵。
一、石雕像的发现
自2012年起,吉林大学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中国东北地区农业与定居的起源”项目,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遗址的东部地区进行了区域性田野考古调查。田野调查时确定遗址面积约为18300平方米。2015年,为了进一步了解阜新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阶段古代居民的经济生活,在前期进行的区域性田野考古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选择了贾家沟西遗址和塔尺营子遗址进行了试掘。其中塔尺营子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塔尺营子村东北500米的坡地上,是在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塔尺营子遗址试掘过程中,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一个半地穴房址,在其南壁边缘,发现一个浅灰色燧石质长方形石雕像(图1),长9.2、宽5.17、厚3.05厘米,表面通体磨光,一面用阴刻技法刻划出纹饰,居中是一个带有獠牙的人面纹,圆眼弯眉,眉的两侧对称刻有三条倾斜的“S”形纹饰,山形鼻,窄平口,咧开的大嘴中龇出两对獠牙,下獠牙在内侧,上獠牙在外侧,尖尖的牙形显出非常锋利的感觉。石雕像的两侧各有两排共计5个倒三角形组合纹饰,人面纹下方则有6排共计51个倒三角形组合纹饰,下部刻一道横线。从整体看石雕像布局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二、石雕像与查海文化神崇拜
图1 塔尺营子人面像
查海遗址一经发现就被专家学者们加以关注,这里出土了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真玉器、著名的龙形堆石(以前称为石堆塑龙)或类龙形象、浮雕饰鳞纹的龙体残陶片和蛇衔蟾蜍纹陶罐。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欣然为查海遗址题词:“玉龙故乡 文明发端”,由此可见专家对查海遗址的高度评价。
龙形堆石是在一条横穿过遗址中部的较狭长基岩脉线上由人工用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摆而成,头朝西南,尾向东北,全长19.7米。因其位置显著推测它应该是查海聚落重要的宗教信仰崇拜祭祀性神祇,而浮雕饰鳞纹的龙体残陶片也在侧面印证了早在距今约8000年前,查海先民就已经出现龙崇拜。
蛇衔蟾蜍纹也显示出查海先民已经出现图腾崇拜,并且已经能够很好地把它展示出来。这些纹饰的出现,不仅仅是满足当时查海先民生活、生产的需要,也满足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活动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而最新发现的石雕像虽然出土于塔尺营子遗址,但是在文化类型上它与查海遗址属于同一文化类型,而且,在2019年阜新塔尺营子遗址的继续发掘中,又发现了一块类似的石雕像(资料待发表),充分证明此类人面纹饰石雕像与查海先民精神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查海遗址中存在着居室葬和居址葬两种独特的墓葬形式,显示出查海先民对已逝亲人有着守护的态度,龙形堆石处即宗教崇拜用于祭祀的神祇,可见查海先民对精神崇拜的重视。
三、人面神像的传播与发展
目前已知新石器时代人面像出现的很多,随着相关文物出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现在把人面像是否带有獠牙作为一个区分依据,并且把带獠牙的人面像称之为神面像,用以区别不带獠牙的人面像。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
南方出现最早的神像应该是湖南高庙文化(距今约7800年左右)。其重要特征之一便是独特的白陶,许多白陶上刻画压印有凤鸟、八角星和兽面神像等图案,而见的最多的兽面神像一般都只是表现有一张或方形或圆弧形的嘴,龇出的上下獠牙又尖又长,非常夸张。之所以说它夸张,还因为神像简化到有只一张嘴和獠牙(图2),使得獠牙更加突显。
图2 高庙文化神面像
北方最早则要数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年)玉神面像,椭圆外形(图3),黄褐色叶腊石,表面磨光,上方琢有弧状凹槽形双目,中部磨有一道横向凹槽,嵌入长条形蚌壳应是表示嘴,嘴角两侧又各琢出两道上下对称的凹槽,嵌入尖三角形蚌壳表示两对獠牙。这时的神面像虽然刻有眼睛,但是并没有刻画鼻子,也就是人的面部描述并不完全,其主要突出的还是獠牙。
图3 内蒙出土的玉神面像
临潼马陵遗址出土的半坡文化的彩陶瓶上,绘有戴着尖顶帽的神面像(图4),圆眼弯眉,蒜头鼻,阔口露牙,嘴角一对向上龇出的獠牙,神面像的两侧还各有一条倒立的鱼纹,此时的神面像才具备了完整的人面眼、鼻、口、獠牙等。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
图4 半坡文化彩陶瓶
良渚神面与神像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
1974年在今良渚古城西部的瓶窑吴家埠遗址山顶上,基建工程中出土了神面像(原称为神人兽面像)(如图5),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图5 吴家埠遗址神面像
玉神像(图6)出自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整体呈梯形,较为夸张的雕刻出了人脸的五官,嘴角上下獠牙格外显眼。分布在江汉地区的石家河与后石家河文化发现的玉神像在外形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分类时则要看有无獠牙和冠饰。如在山西曲沃羊舌村西周晋侯大墓中出土的玉神面像(图7)双面雕刻,同时这样玉神面像带有冠饰。虽然其出土于西周晋侯大墓,但是其造型、纹饰及工艺等皆与石家河文化晚期特征相符。
图6 石家河文化玉神像
图7 西周晋侯墓玉神面像
最新报道的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大台基南护墙处最为重要的发现是70余件精美石雕(图8)。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少量为双面,以减地浮雕为主,还有少量阴刻、圆雕。这些雕像并没有獠牙,但是头上戴着冠,这与一些玉雕神面像颇有相近之处,因此这些雕像也被称为神面像。
图8 大台基石神面像
因材质和雕刻手法的相似,这些神面像很容易让人想到阜新查海遗址文化类型塔尺营子出土的石雕像,根据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一书中的相关概念,这两件石雕像可称之为画像石。画像石一般为长方形的石板或石材,在一个平面上用浅浮雕、线刻、阴刻、透雕等手法刻成各种图画和花纹。这种石刻以画像为主,部分画像石在边角处附刻铭文,有些画像石在画面中刻上标明人名、故事名称的文字题榜。一直以来,被大家公认的画像石是兴盛于东汉时期,从已掌握的材料来看,最早的画像石应该是西汉昭帝元凤年间的沂水鲍宅山凤凰画像。多见于墓室、石享祠、石棺、石阙、石碑、崖墓等石质建筑中。而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石就不多见了。而与查海文化类型一致的阜新塔尺营子遗址出土的画像石,由于是在居住面下约20厘米处发现的,虽然该地点的地层关系较为复杂,但是没有在该地点发现晚期扰动或被晚期遗迹打破的迹象,并且在2019年的发掘中又发现一块相似的神面像(资料待发表),一共两块,该房址年代经碳14测定,约距今7500年前,这就确定了此画像石是与查海遗址同一文化时期的神画像,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画像石。
四、阜新地区查海遗址文化类型遗址分布
塔尺营子遗址(图9)位于著名的查海遗址博物馆东南直线距离约8公里。2012年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中国东北地区农业与定居的起源”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进行试掘,对塔尺营子遗址和贾家沟西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两个遗址与查海遗址属于同一时期文化类型,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图9 阜新地区查海遗址文化类型遗址分布
2017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联合辽宁大学完成了对辽宁阜新塔尺西沟遗址的阶段性考古发掘[13],考古人员从6月对该遗址展开了大规模发掘,目前共清理出房址12座、壕沟2条。确认该遗址为一处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古村落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中部有一灶,居住面有4至5厘米的垫踏土,穴壁随地势北深南浅,深度在40厘米以内,有12个柱洞分布在穴壁和室内周围。
2019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邓聪教授发表了论文《中国最早石制轴承的功能实验考古试论——查海遗址轴承形态分析》。该论文通过翔实的实验考古数据分析认证,查海遗址出土的一件编号为查海T04082:1的石器(曾经被叫做“石钻”),是木质辘轳机械中的轴承。随着专家学者们对于查海遗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查海先民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水平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查海遗址不仅仅发现了最早的真玉器、龙形堆石(原称石堆塑龙)、龙纹陶片、石制轴承,还有现在发现的石神面像,通过对神面像的传播及发展的进一步研究,确定这件石神面像应该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神面像(距今约8000年),同时它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石画像。由此可见,我们对于查海遗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当时查海先民的先进程度超乎想像,确立了其在辽河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发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