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2020-08-03董捷易永忠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权力的游戏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学

董捷?易永忠

【摘要】影视作品日渐成为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译的质量不仅会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以《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为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的角度探究译者主体性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

【作者简介】董捷(1997.03,1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MTI(笔译);易永忠(1965.10.21-),男,汉族,广西北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语言承载文化,这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字幕翻译的要求显著提高,即翻译不仅应实现语言的转换,而且也要帮助影视作品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走出国门让其他国家了解。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优秀影视剧,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也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看外国影视剧不失为一个好的外语学习方式。传统的翻译理论较少将重点放在译者身上,认为译者是“戴着脚镣的舞者”,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化发挥。《权力的游戏》是HBO公司出品的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权力的游戏》剧集中的部分片段作为译例,以衣柜字幕组的翻译版本作为素材,旨在從三维转换的角度探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字幕翻译

近年来,关于生态翻译学的应用型研究日渐增多。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涉及生态和语言等领域的翻译理论,近年来在国内翻译界掀起一阵“生态”潮流。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定义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选择的过程,译文是译者适应与选择的产物,由此可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没有译者的适应选择,译文使不会产生。译者的中心地位要求译者要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实现最佳翻译即“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此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范围较大,指的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会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将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因素考虑进去。字幕翻译如今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也有其自己的翻译生态环境。在字幕翻译生态环境中,作者即影片的编剧,读者即非本族语的观众,委托者可能就是某个公司或某个人,其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因素也存在于字幕翻译生态环境中,字幕翻译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如时间的制约、文化差异的制约和语言的制约等。因此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实现三维的转换,让交流更成功地进行。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权力的游戏》译者主体性分析

2019年9月,《权力的游戏》的最终季获得第71届艾美奖最大奖项。这部由HBO公司出品的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电视连续剧,不仅在美国本土掀起了一阵热潮,其饱满的剧情也在中国收获了大批粉丝。《权力的游戏》能在中国广受欢迎,这其中离不开成功的字幕翻译,可以说该剧的中文字幕原原本本地展现出了电视剧本身的魅力,成为其锦上添花的存在。由于带有魔幻色彩,再加上语言中掺杂着古英语,有着复杂翻译生态系统的《权力的游戏》的字幕给译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字幕的翻译需要对人物性格、语言以及环境的描写均应尽可能与原字幕贴近,这样目标语读者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因此,译者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多维度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成了一个难题。下面就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角度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1.语言维。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同语系,且中西方思维差异较大,因此语言在行文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十分必要。

例1.原文:The stresses of power often have this insalubrious effect.

译文:重权在肩,难免身体抱恙。

这是第二季中派席尔大学士对小恶魔说的话,大学士是城里有学问的人,说的话也比一般人更有水平,“the stresses of power”翻译成重权在肩,“have this insalubrious effect”译成身体抱恙,在汉语中使用这种四字成语说明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译者将英语的一句话拆成汉语的两个小短句,也更符合汉语的特点,译者选择这种语言形式上的转换很好地传达了源语的信息,也将人物的特点体现了出来。

The wildlings serve crueler Gods than you or I.

译文:野人侍奉更残暴的神袛。

这里译者采用了省译的方法,没有将“you or I”明确地翻译出来,因为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对话的两人都知道是在说他们这一类人,从而与野人区别开来。这种有意识的删减或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重要体现。

The king is a lost cause.

译文:国王已经没救了。

“lost cause”本意是指注定要失败的努力,已经注定的败局。这是剧中小恶魔说的话,他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经常用幽默或者嘲讽的语气讲出富有道理的话,这里的“没救了”既能表达国王乔佛里的昏庸,也符合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这种在语言风格上的转换也是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

通过以上译例分析不难看出,译者在处理语言维方面的翻译时并没有局限于原文,而是主动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进行转换,译者在语言维转换时选择的如归化、省译等翻译技巧都是其有意识的主动选择。其翻译既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又没有脱离原文本意,其语言风格也与剧中人物十分相符,译者通过翻译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在目标语观众眼前。

2.文化维。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要求译者不仅要掌握语言,也要了解其文化内涵。译者不能站在目标语的角度上去理解源语的文化,避免造成误解,且字幕中常含有带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内容,理解其本质,追根溯源,才能更加适应多维度的翻译生态环境,更好地传播异国文化。

He will make a much better fool than a knight.

译文:此等蠢材天生是弄臣的料,而非骑士。

这里的译文极具中国古代的语言特色,译者有意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原字幕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也照顾到了字幕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不能太长,如此观众也更易于理解,一目了然,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此外,还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如: Your Majesty陛下, Queen Regent摄政皇后,False king僭王,Ser爵士,My Lady千金小姐,Lord大人 Hand of the King 国王之手(首相),Scout斥候,这些都是《权力的游戏》电视剧中常见的称谓,这些词与中国古代的称谓如皇上、皇太后、公主、大臣等颇为相似,因此译者需要在歸化、异化、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中选择,以适应变化了的翻译生态环境,将源语文化所富有的内涵翻译出来。

该剧还有一大特色,便是每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昵称,如培提尔贝里席是Little Finger 小指头,提利昂兰·尼斯特叫Imp小恶魔,詹姆兰·尼斯特叫Kingslayer弑君者,格雷果克里冈叫Mountain 魔山。这些昵称大都选择了直译的方法,有的也根据人物性格特色增添了修饰词,总之译者的选择十分符合本剧的生态环境。

由以上译例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译者不仅仅是翻译语言,也应时刻保持文化意识,做文化的传播者。在剧中文化负载词和称呼的翻译中,译者采用了代替的方法。如“False king”译为僭王,选择了目标语观众熟悉的表达方式,保护了两种语言文化的生态平衡与和谐。

3.交际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要关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让目标语观众成功地接收到源语言字幕所传达的信息,若目标语观众缺乏与源语言观众相同的背景信息,译者则需要补充相应信息,以使交际成功,让观众获得与源语言观众相同的观影感受。

例1.But in the end, for all my efforts. I got no more out of it than 1000 boys before me.

译文:但最终,和之前的无数孩子一样。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毫无效果。

这句话是临冬城的鲁温大学士说的,前文是在说他带的由瓦雷利亚钢铸造的一个环代表他练过。其“高级神秘术”,而且所有学习高级神秘术的人都想尝试施法。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便幻想过拥有神秘的魔法,但是最终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失败了。在对此处的翻译中,译者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抽象化地解释了原文的内涵,没有直接翻译成“和在我之前的1000个孩子一样什么都没有得到”,译者的选择让观众更加易懂,从而实现交际上的适应性转换。

例2.I will put a sword through his righteous face.

译文:我要用剑刺穿他那张道貌岸然的脸。

这句话是在蓝礼被暗杀后,他的忠臣为了替他报仇说的话,此时他的忠臣十分愤怒,扬言要杀了他怀疑的人史坦尼斯,他认为史坦尼斯是个卑鄙的小人。由此可见,若“righteous”按照原意翻译为正义的,则与其生态环境不符,因此译者根据原文的意图将其译为道貌岸然的,则与正义的意思不同,具有讽刺的贬义,让观众一目了然。

交际维的转换较为抽象但十分必要,因为交流的目的就是实现成功的交际。在上述译例中,译者为了照顾到字幕语言的简洁性,没有将原文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而是根据上下文信息进行了有效的意译,这种关注交际意图的转换在字幕翻译这种受多种因素限制的翻译类型中,更需要译者发挥主体性、创造性。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虽然是新兴的翻译理论,但是翻译实践证明。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拓宽翻译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通过分析《权力的游戏》的部分译例,得出了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可以通过选择翻译策略、转变语言风格等方法将译者的主导地位凸显出来,最终实现“译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2]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2):1-5.

[3]谢志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J].长沙大学学报,2017 (135):103-105.

[4]高会丽.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J].文学教育,2020 (2):19-21.

猜你喜欢

权力的游戏译者主体性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权力的游戏》为何在华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