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的整合
2020-08-03张金川
张金川
摘 要: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华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颗明珠,所以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中华文化这条长河生生不息。青少年在各个民族之中都背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为此少数民族教育要坚持进行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的整合,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学校双语教育;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5-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94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很多少数民族学校也在逐渐地更新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进行整合推广,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知识,搭建与汉语文化之间的桥梁。两种教育方式的整合就是从大局出发,服务少数民族学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为栋梁之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双语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社会背景
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必定是兼容并包,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这条河流里,少数民族学生只有乘着教育这艘大船才能到达美丽的彼岸。
随着“地球村”概念的盛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走出“舒适圈”,这才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中文化的传承发展又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促使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所以要加大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技术支持,促进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业是打开世界大门的窗口之一,少数民族文创产品进入市场能更直观地让大家了解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和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中国大多地区都是汉民族聚居区,学校基本都开展了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提高了学生奇思妙想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汉民族聚集的区域早已推行家校合一的教育模式,此种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保驾护航。而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亟须保护的文化之一,就要从少数民族学生着手,改善单一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模式,引进汉语教育的双语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双语型人才。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优秀人才后就能为当地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样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助力。
二、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原始的载体,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少数民族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但是只凭借家庭教育,往往只进行了文化的传承,忽视了培养子女作为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往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和各民族以及各地区都需要全面型人才。在此种情况下应该坚持多元化教育政策,比如说引进双语教育和少数民族家族教育并行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学校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优秀的全面型人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特点是直接性和传统性,父母或者族群的行为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其中家庭行为对少数民族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父母等亲友的行为下耳濡目染接触民族文化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校双语教育的特点是多元化和科技性,学校双语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通识教育,指引少数民族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世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和学校双语教育整合就是融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达到对教育问题的最优解。学校双语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珠联璧合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人民对汉族文化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各民族之间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助力。
少数民族教育和学校双语教育的整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 “民汉兼通”的人才。越来越多此类人才的出现,有利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十分依赖当地的经济水平,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双语教育整合是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首要要求。
三、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瑕疵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双语教育的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往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双語教育在整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家长消极配合学校进行双语教育
传统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模式比较单调,一些少数民族家长意识不到家庭教育对于学校双语教育的开展有着有力的支持作用。也有部分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后就不管不问,并且对双语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家长存在天然的信任感,家长对学校双语教育存在消极抵触的情绪势必影响学生,致使学生在双语课堂教学中兴致缺失,从而导致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困难。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较为缺乏
部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经济的制约,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熟练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才也在逐渐减少,学校双语教师队伍的水平也亟待提高。双语教师的缺乏使得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异常艰巨,因此无法保证经常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双语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双语教材的编写需要熟悉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双语人才,此类人才稀少导致双语教材的质量不稳定。双语教材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风俗习惯以及先进的教育模式进行编写,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编写过程中往往涉及出版和资金等问题,经常因为种种的客观原因而导致双语教材出版存在困难。而且因为师资力量少,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也很少,因此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教学活动。
四、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与学校双语教育整合的必要举措
(一)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双语教育
家庭是学生最早的启蒙课堂,任何教育都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为了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不能失去少数民族家庭的鼎力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应当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双语教育中,促进双方共同的学习和發展。一方面,少数民族家长在学校双语教育需要物质支持时可以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帮助。对于学生参与学习的双语教育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并且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双语人才。
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双语教师,尽力地辅导学生完成双语作业。少数民族家长可时不时地进行校园参观活动,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以及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学校也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学校和家长共同形成家校合一的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快乐的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组建微信家长群等方式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反映给家长。教师可以把每学期的学期计划、工作任务、教学进度等信息发布到家长群里,学生家长通过群里教师发布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当然,这样也可以促使教师更快速地联系到学生家长,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对学生教育形成紧密的联系,两方和衷共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双语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合作完成双语教育作业。比如,与父母完成一段双语对话或者让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完成听写作业等。通过学生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这其中不仅学生完成了双语教育作业,家长不断地参与到双语教育中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家长同样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双语,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培养并吸引优秀的双语人才
双语人才缺乏导致学校关于双语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应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吸纳其到当地的双语教师队伍之中。教师是学生的灯塔,所以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也是双语教育的重要表现。另外,双语教师师资力量稳固优秀,有利于教师圆满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优秀的教育经验指引少数民族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双语学生。比如说,在学校的每个双语班中都要配备精通当地语言和汉语的班主任,这样便于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利于学校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及解决。
(三)双语教材的完善
双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和家长都一筹莫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媒介,优秀的教材会衍生出趣味与高效并存的课堂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难度适当的教材也使学生家长在辅导学生作业时更加得心应手。立足双语教育首先要保障双语教材的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双语教材的编写和完善。双语教育是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之一,通过对双语教育的推广可以推动民族文化之间的不断沟通和发展。
五、结语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和学校双语教育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两种教育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家庭教育,而双语教育是扎根于现代教育理念之中,两种教育模式通过交流沟通共同施力才能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延续。综上所述,整合这两种教育方式将有利于推动国家人才制度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桐舒,麦融冰.民族地区过渡型双语教育问题探究——以广西壮汉双语教育为例[J].广西教育,2019(7).
[2]郭昊.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语言生活[J].文存阅刊,2018(2).
[3]刘佳.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文化资源整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小黄村为个案[D].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