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大赛对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2020-08-03谭毅杨旭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6期

谭毅 杨旭

摘 要:创新创业大赛是当前主要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探讨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对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效能期待的视角,通过问卷调研考察了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各个方面提升情况。研究发现: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其中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在二级指标中创新意识及知识运用与转化能力提升最为明显;未来创新创业大赛应着重从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薄弱指标上进行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能力;效能期待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系统支撑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求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2015)。在创新创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理顺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逻辑、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多种途径,归纳起来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和以校外实践为中心。其中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主要体现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活动,当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正是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竞赛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之一的创新创业大赛效果进行精准评估,不仅可以对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诊脉,也是改进和提高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创新创业大赛效果进行精准评估的关键在于创建与创新创业教育大赛特征相匹配的效果評估方式。本研究以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实效为导向,借鉴效能期待理论,通过实证调研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后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反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自我效能理论中效能期待的这一观点最早由班杜拉提出,即在效能期待的视角下,某一人群对自身某种能力发展情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预期程度或自信程度。引入效能期待的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应用的是自陈报告式数据,其研究结果是大学生内心的自我暗示性。这样的暗示性指明大学生对自身的创新能力的效能预期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创新能力,但也不失为考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际教育成效的一种手段。这种效能预期会影响其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的创新实施能力,从而影响其日常的工作效果、个人发展,而那些对自身创新能力缺乏自信的大学生,越有可能无法在实际情景中表现出创新实施能力。因此,帮助大学生强化自身对创新能力提升的效能期待应该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查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问卷对象主要是广州市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班学生。最初获得问卷填写1213份,通过SPSS21初步分析,剔除无效回答数据,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09份,有效率为99.67%。

(二)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问卷由基本信息、创新创业大赛参加情况和创新能力量表三部分组成。其中创新能力量表参考赵磊(2018)[1]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由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四个维度组成,优化设计了24个项目组成调查问卷,每个陈述均采取Likert自评5级评分方式计分(见表1)。

(三)信效度检验

对本研究创新能力量表的调查数据通过观测CronbachsAlpha进行信度检测(见表2),各维度的Cronbachalpha系数均大于0.7,说明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对本研究创新能力量表的调查数据选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中KMO和Barlett检验法来检验量表的效度,由表3可知KMO值为0.806,说明4个指标维度相关程度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lett检验球形假设不成立,说明4个指标之间并非独立,取值彼此相关。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情况

如表4所示,在1209份问卷对象中,大学毕业班同学参加过创新创业大赛的占比为77.3%,因此可见创新创业大赛是参与最多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说明创新创业大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获得教师指导的比例来看,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现象比较普遍(86.7%)。从参赛的级别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参加的大赛级别是校级,参加国家级的比赛占比仅有4.2%,这一比例数据说明了校赛项目容量大,参与面广,省级以上大赛容量小,参与面小。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的总体判断代表大学生经过参赛实践后对自我创新能力提升所表现的自信程度。如图1所示:54.2%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后自己的创新能力获得了非常大的提高,29.9%的大学生认为提升的效果一般,13.9%的大学生认为有提升效果,只有2.2%的大学生认为有一点提升效果。这表明创新创业大赛对参赛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表5所示,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一级指标均值都较高,其中创新能力一级指标中的创新实践能力(M=4.051)和创新思维能力(M=3.953)的提升最为明显。

表6是创新能力四个一级指标相关系数表,创新学习能力与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彼此的相关系数的p值即双尾检测sig(2-tailed)都超过0.01,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在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1)在“创新学习能力”维度的表现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迷行权威,不拘泥书本,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观点。

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表7),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指标提升度最高(M=3.921),这说明经过创新创业大赛的锤炼,大学生在捕捉信息、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提升最直接,而自主学习能力(M=3.862)和信息检索能力(M=3.713)提升效果次之。

(2)在“创新知识基础”维度的表现

创新不是应然获得的,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的积累,离开了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创新知识基础是创新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由专业知识水平、科学综合知识水平和学科前沿知识水平3个二级指标组成。从表7中可看到,学科前沿知识提升相对较高(M=3.943),而专业知识水平(M=3.868)和科学综合知识水平(M=3.814)因大赛促进的提升较少。

(3)在“创新思维能力”维度的表现

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用来衡量大学生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能力,通过创新意识、逻辑性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性思维能力3个二级指标衡量。从表7可见,创新意识提升均值最高(M=4.112),非逻辑思维能力(M=3.917)也表现了较高的提升,而逻辑思维能力(M=3.830)提升表现一般。

(4)在“创新实践能力”维度的表现

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这创新活动能否顺利完成,是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关键指标,此一级指标涵盖了创新项目等级、创新成果质量和知识运用于转化能力三个二级指标。如表7所示,知识运用于转化能力均值(M=4.212)最高,创新项目等级(M=4.011)和创新成果质量(M=3.9310)次之。

四、启示与建议

(一)加大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时代的创新创业大赛倚重“互联网+”,只有通过信息检索才能丰富创新内容,信息检索意识就是要培养自觉获取所需信息的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意识,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主动的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参加比赛和第一课堂学习不同,教师指导的时间不多,应该倡導自我探索,独立思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大赛过程性指导,增加前沿知识的传授

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涉及启动、培育、中期检查、专家诊断、路演、获奖等多链条、多程序的系统工程,赛事管理应该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力度和效度,针对大赛对象普遍为初创企业,更要做好程序性规划指导,使学生在整个参赛过程中都有实境“创业感”和实景“创新感”。同时,要做好创新知识教育的筑底环节,引入更多的科学综合知识讲座和举办更多的学科前沿工作坊,触发创新动力,提升参赛项目的质量。

(三)强化项目逻辑思维能力,助推创新意识提升

创新创业大赛的本质是思维的项目化活动,是由创新意识引导而生成的。非逻辑思维能力是大赛启动来源,逻辑思维能力是创新创业项目制执行的根本,因此要在大赛项目运作过程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只有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和非逻辑思维能力双向提升,才能产生颠覆性想法和创新思考的习惯,助推创新意识提升,提高参赛竞争力。

(四)重视大赛创新成果质量,培育高级别赛事项目

当前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很多是为了加学分、保送等功利意愿,导致创新成果质量较低,大赛结束后参赛项目就相应终止,参赛团队也马上解散。因此,要提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成果质量,就要“化”创新创业竞赛结束为创新创业起点,将创新的中枢一直传导下去。同时,要注重培育高级别赛事项目,赛事等级越高对创新创业团队的创新素质要求就越高,对创新能力的锻炼就越明显。

参考文献

[1] 赵磊.新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8):17-20.

[2] 王占仁,刘志,刘海滨、李亚员.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16(9):89-103.

[3] 周正柱,严可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于教师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8):35-39.

作者简介:谭毅,男,广东韶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