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2020-08-03王文丽

财会学习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行政事业单位

王文丽

摘要:会计工作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体制和经济背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支出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拨,所以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主要方法。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体制和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素养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现象,财务管理总体局面较为混乱,事业单位领导者很难通过会计信息正确判断当前事业单位在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展开探讨,从失真原因入手探求当前造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提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改革手段,从而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工作整体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管理对策

在当前我国大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由于事业单位并不涉及盈利方面的工作,所以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上,认为会计管理只是针对内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对于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性,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并且也会逐渐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前经济市场中的影响地位。所以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者对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中并不涉及盈利方面的工作,而会计信息在一般企业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和业务较少,所以这就导致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并不重视。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除了可以提供财务数据以外还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情况做出正确的数据分析,是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有效管理机制,也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者必须要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力度。

(二)有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关法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虽然当前我国对于会计工作已经建设了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但是随着会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影响,以往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需求,但是法律的颁布要从法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综合考虑需要通过法律的初步制定讨论到正式颁布实施的过程,所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延后性,在会计法律新旧交替的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会计管理上的漏洞。再加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涉及的财务信息范围较广功能较多,现实生活中有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情况,这就导致在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一些违法犯罪者有了可乘之机,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法规完全按照市场中的大型企业管理规范来设置,但行政事业单位与经济市场中的大型企业所涉及的管理范围有所不同,这就导致部分管理办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会计工作组织不严密,责任职权不明确,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利益的影响作用较大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我国重要的行政机关,所以单位领导人员为了实现政绩的要求会采用人为手段或者数字游戏的方法来改变会计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主观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管理主要委托市场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而会计师事务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很有可能会根据事业单位的需求来出具虚假的会计审计报告,再加上会计相关法律有一定的滞后性就使得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加容易找到法律漏洞。

(四)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素养总体不高缺乏监督管理权利

会计工作者除了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出具会计报告,还需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进行监督管理,但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特殊的招聘模式,大部分在编人员会迫于领导的压力,而不敢行使监督权力。而且由于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稳定在会计工作人员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就会逐渐降低对于个人职业技能的要求,所以在新会计法律的学习和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会随之下降。所以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总体不高以及缺乏监督管理的权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

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很可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出现多方面问题,同时容易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信任。容易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经济利益团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多项经济管理工作没有办法顺利的展开。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由于缺乏真实会计信息的帮助,也会使得管理者的决策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特殊的组织,所有财务支出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下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管理方面往往较为松懈,而会计信息的失真容易导致大量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浪费或者流入私人的口袋,最终会造成政府宏观层面决策上的失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险。而且我国国有资产本质上属于国家所有,缺乏单位主体所有权意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基础数据不实,国家无法正确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削减了国家财政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管理策略

(一)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大法律惩治力度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法规得不到落实,违法人员在违法工作中没有获得应有的惩罚,这样就会逐渐放大违法人员的野心。所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大法律的惩戒力度,尽可能降低会计虚假信息的破坏程度。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以硬性要求压缩会计财务报告的人为操作空间,要求各项财务数据有专门的财务报告附录,并且需要明確标注每一项财务信息产生的负责人,在出现财务数据虚假情况的时候可以追责到个人。同时加强对于现金流动的信息考核,要保证账实相符,在审核过程中经过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以及处理财务当事人共同签字确认。并且尽快适应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管理条例。最后如若发现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应当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根据法律严肃处理,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需要认真学习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遵纪守法的工作氛围。只有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可以避免会计违纪,会计违法的事件发生,并且可以在全体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心中形成遵纪守法的工作态度,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从整体方面督促会计人员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具最真实的会计信息报告。当然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字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保证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相关责任。

(三)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来说需要保证会计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完全隔离,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各职能部门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管理体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监督,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多种多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必须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总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韦红梅.浅谈如何避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J].经贸实践,2016 (13):166.

[2]陈慕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审视及对策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 (11):160-161+163.

[3]许晓琳.浅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5 (18):134.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失真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对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的思考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