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
2020-08-03李文秀
摘要: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意境属于不懈追求,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意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山水画创作人员对相应绘画手法进行合理运用,可以在纸面上将心中的物像创作出来,呈现出更加生动的画面,将笔触的节奏、韵律等充分彰显,使中国山水画创作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启迪人们的审美。我国存在悠久的历史,存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山水画的灵魂中融入了虚实相应的绘画理念①。意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一种追求,同时也是艺术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意境可以作为中国山水画价值衡量的一种重要标准,中国山水画可以作为中国画的最高成就代表,创作人员可以对水墨淡彩进行运用,利用多種方式对自身思想和情感进行传达,进一步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意境;表达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15-0033-02
一、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山水画属]i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为隋唐时期,其存在多变的风格,唐代山水画富丽堂皇,宋代山水画清新典雅,而到了元代,中国山水画呈现出了空间疏朗,到了明清,又表现的更加严谨缜密②。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与变迁,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过程中仍然贯穿了意境之美,各朝各代文人墨客不仅发掘了中国山水画的画法与表现形式,更加痴迷于对意境的追求。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情怀和审美特征中意境属于重要载体,一旦中国山水画中缺乏意境,就会导致其丧失审美价值,其作品也就没有了灵魂。当前驻足于中国山水画欣赏的人数众多,他们深刻体验到了作品中的诗意与人文特点。意境可以为人们创作出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们的追求与愿望得到满足。所以在中国山水画中意境成为了最高境界③。
二、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
在创作中国山水画过程中,其意境表现不仅体现在平而绘画中,更多的是一种内在表现,可以体现出深层次的构造。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作者的精神追求充分凸显。例如在创作八大山水画过程中,其存在较高的意境渲染要求,需要创作人员利用流动空灵的沟通方式,合理运用简单含蓄的笔墨,统一协调整个山水画的内容,进而充分表述出自身情感④。
(一)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意境属于其灵魂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对意境表现的追求,可以有效融合情与景,使创作人员在对景物进行描述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变化,提高艺术境界,进而使作品创作的整体氛围有效提升。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意境属于其灵魂,只有画作中充分表现出意境,才能使作品的韵味明显提升,从而使人们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所以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意境已经成为创作者的不断追求。
(二)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审美中意境属于思想境界
意境表现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演变而来。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塑造意境,将意境为主,而表现为辅,在彰显整部作品艺术效果的同时,充分表现出作品的艺术特征。意境表述主要是描述作品中的事物,并且添加自身情感,进一步表达出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哲学内涵。在表达作品艺术内涵过程中,需要对有限的视觉感官加以作用,从而在虚拟与现实营造相应的想象与联系空间,让观赏人员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然景观特征,引发人们的不同情感变化,进而获得新的作品感悟。
三、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的表现手法
(一)着墨技巧
中国山水画被称之为水墨画,其主要是因为与着墨技巧的灵活运用,在山水画创作中着墨技巧属于比较杰出的一种表现方法,其黑白两色为主要色彩,黑色又可以分为五种,而白色多数都是由宣纸自身颜色来替代,黑色与白色被统称为六彩,在中国山水画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山水画最早开始进行意境渲染主要是在五代时期,而在六要概念提出后,着墨技巧真正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得到了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们对着墨技巧不断进行研究,又逐渐出现了泼墨、蘸墨和破墨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中国山水画创作更加丰富,同时配合了渲染技法,使中国山水画的悠远淡然意境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二)用笔技巧
经过对历朝历代山水画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山水画作品对用笔非常讲究,同时其用笔技巧好坏也会使山水画意境渲染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就需要创作人员加强对用笔技巧的合理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山水画的意境,使作品价值得到有效升华,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用笔技巧,可以分为行笔和执笔两种不同的形式,而行笔又具有提、按、顿和挫等不同的区别,在执笔中又存在中、侧、疾和缓等区别,而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无论对哪种方法进行运用,都具备较高的行笔技巧要求,而不同笔法塑造的作品,其风格也不相同。
(三)空间构图
多数山水画的空间构图经过有效墨色和白色,来实现出空间分割的效果,进而增强整幅作品的协调性,使作品更加清晰。山水画中巧妙的空间构图不仅可以使景物处理效果明显增强,充分凸显出物体的主次,在中国山水画中有效衔接各类物体,还可以通过描绘相应的意境,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进行完美彰显。
比如,《春山积翠图》就是对空间构图进行合理利用,使整幅作品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这幅画的背景主要利用的是远近不同的自然景致,通过巧妙的空间构图,使整幅画的感观效果明显增强,作者同时还利用了交错空间,进而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画而,不仅表达出了作品中的相应内容,还通过实际景物的互相映衬,使整幅作品的意境得到充分彰显。
四、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营造
要想在中国山水画中有效实现情景交融和画而入胜的效果,增强作品意境,首先就需要在绘画过程中,对情、景和意三者间的关系有效处理,然而再通过创作人员自身的绘画表现技法,有效融合情、景和意,进而充分凸显出作品中的创作意境,使作品的艺术价值明显提升。事物在自然界和宇宙中都存在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给予创作人员更多的情感体验,使创作人员可以利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自身灵感体验展现出来。但是创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要重视创作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等特征,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等情况,导致作品的整体艺术价值受到影响。要想使山水画的意境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深化,不仅需要创作人员具备比较专业的绘画基础,还需要经过一定的磨练,使创作人员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在作品中创作出更高等级的意见,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一)构思与立意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评价过程中,意境的构思与立意属于其关键,而创作者的理念与经验都会使山水画艺术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创作意境,在其创作意境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构思与立意,为山水画作品的后续意境升华奠定良好基础。构思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属于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创作者具备良好的构思,才能使作品更加優秀。所以创作者在动笔前要先进行构思,然后再对作品进行立意,对绘画主体进行明确。中国山水画作品存在相对较多的主题,并且其类型也过于繁杂,其中包括了秀美型和简约型等多种,无论作者要对哪一类型的主题进行选择,都需要营造相应的意境,进一步实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使整幅作品的内涵与形象可以更加丰富。因此可以看出,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意境构思与立意可以明显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意象选择
选择合理的意象,可以使山水画意境表现效果得以提升,同时在山水画构图中,意象选择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人物花鸟等绘画作品中,其山水画都具备独特的魅力,在讲行山水画创作时,通常都会选择自然景观为创作题材,然后再通过人物和景点等,对整幅画的效果进行点缀与渲染。自然景物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所以在山水画的构图与立意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情况,可以将作品创意意图更好的展现出来,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充分彰显。自然界相对复杂,并且是多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创作者的意象选择更加丰富,但是要创作出一副较好的山水画,其存在有限的意象表达,其需要进行精心的挑选,使作品的创作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渲染更加高雅的意境。
(三)意象构图
对创作中国山水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规律进行意象构图,使整幅作品的创作效果得到充分保证,实现远近和虚实的有效结合,将作品的表现内涵合理彰显。在作品创作主题选定后,就要结合作品的创作内容,保证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并且选择一定的艺术手段,在作品中融入想要表述的意境,使整幅作品的表现效果明显提升。在选择相应的意境构图时,就需要根据作品创作主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进一步增强意境营造的有效性,使山水画作品的价值明显提升。比如,李成和范宽存在比较新颖和别致的构图表达形式,同时由于两位作者存在不同的自身优势,使水墨画的表现意境更具差异性。
五、结语
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意境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作品艺术价值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创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点,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山水画意境。因此就需要创作者加强对相关专业手法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绘画技巧,使创作出的作品更具个人风格,彰显出更高的创作意境。
注释:
①祁培忠,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0-11.
②白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西融合”风格中的意境[J].艺术百家,2017(03):221 222.
③李新生,意境:在审美空间的想象和再造中发生——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及其艺术表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35-139.
④巩天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崽想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9.(上接第29页)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00.
⑧《逸周书·小开武>卷三.
⑨《老子·五十七章》,
⑩《老子·四十一章》,
(11)《老子·二十八章》,
(12)《庄子·天道》.
(13)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05.
(14)乔石光,温故而知新(战国秦汉漆器艺术)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481 482.
(1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
(17)(北宋)沈括《笔溪梦谈》卷十七,
(18)(北宋)《宣和画谱》卷十七,
(19)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481.
作者简介:李文秀(1982-),男,河南新乡人,硕士,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