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优化分析

2020-08-03于澜

财会学习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处理优化措施

于澜

摘要:固定资产处置业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大作用,在2018年新增设了会计项目,通过对会计处理工作加以优化,满足实际需求。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市场化固定资产核算标准、增强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真实性、设置固定资产处理会计新准则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核算质量,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优化措施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中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包含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损益。相关人员在核算企业利润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报表得出真实的核算结果,从而为投资者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另外,固定资产处置业务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也会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处理情况,故而应当制定详细的核算规则,确保会计处理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会计处理工作则是固定资产业务中的核心内容,处置固定资产业务又是固定资产业务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就目前企业发展趋势来看,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中仍存在些许亟待改进的问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会计核算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比如在某些国企中,往往由于对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的掌握过于随意导致核算手续未能得到良好的执行,并且对于固定资产中的设备等没有设置专门的规定,进而造成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甚至会给会计处理工作带来阻碍。因此,需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使其全面保障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核算标准不确定

在固定资产处置业务中的会计处理工作中应当制定较为规范的核算标准,以此体现出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然而现今部分企业并未有确定的核算标准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格进行评估,导致固定资产处置不当。当固定资产核算价格低于市场标价时,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转让等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想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科学利用,就需要设置准确的核算标准。

(三)成本核算不规范

企业最为主要的目的是盈利,而对于部分非营利性企业而言,他们通常会借助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结果判断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从而反映出企业运营期间的成本消耗情况。若没有相对规范的成本核算方式,将无法真实的体现出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故而在上报固定资产价格时应当注重其真实性,以此为后期决策环节提供重要保障[1]。

(四)报表列示不可靠

固定資产处置业务中新增“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它主要展示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具体损失或收益。根据后期改革可知:在报表列示时若固定资产处置损益金额较大,则出售、转让后产生的损益将对企业运营收益带来影响,进而违背企业经济活动标准。在报表列示期间应当避免出现失误,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具体决策。

二、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优化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应当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让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工作走上正轨。其中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两方面内容。在制定管理制度期间还应当采取责任制,设置专门的项目负责人,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并如实反映出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实际价值,为采取优化措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中在报废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当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单,包括设备类生产设备等、不动产类建筑物、厂房等,以此各种报废的软件系统,这些都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另外,对于报废固定资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如国家规定淘汰的高损耗、高风险、低性能的设备、已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筑物等等,经由管理部门批准可按照领导指示执行报废制度的内容[2]。

而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涉及到计提折旧内容。以房地产为例,它包括已按照市场估价入账的土地,在核算时应按照分类折旧法对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对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需重新进行计提折旧,进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二)规定市场化固定资产核算标准

在许多企业中都存在闲置或具有一定损耗的设备,这些固定资产从某种程度上仍具备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化核算标准可让其发挥出残余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规定市场化固定资产核算标准时应当顺应市场变化行情。当前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仍与市场标准存在差距。因此,需要结合市场定价标准对企业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工作加以优化,针对尚无法达到核算标准的固定资产,应将其看成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进而提升会计核算水平。在传统核算标准中将使用年限超过2年且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也称为固定资产。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将2000元作为衡量固定资产价值的标准。而新政策发布以来,有一条规定为企业小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可计入到当期成本费用的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基于此,在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时需要紧跟市场变化趋势,从会计核算成本及具体效益方面着手制定核算标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让固定资产核算标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3]。

(三)增强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真实性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工作若失去真实性,将造成会计处理失去原有意义。所以,在现有基础上应当适当增强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的真实性,让会计核算严格遵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如对于已经报废的设备来说,不可私自处置,应当上报给相关部门,待审核完成后对其进行妥善处理。此外,相关人员也需定期进行清查,以免在核算中出现遗漏问题。

同时,还可采用企业学习管理模式。以事业单位为例,它们多数以非盈利为运营目的,涉及多种服务项目如科技、教育等。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造成多数工作人员忽视成本投入情况,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因此,事业单位可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细致化管理,保证每一笔资源消耗情况都做到有迹可循,从源头上增加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管理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四)设置固定资产处理会计新准则

1.创新思路

资产处置损益作为新项目,在会计处理工作中需设置新准则才能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处理。所以,企业需要进一步采用创新思路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应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如“待处置资产”“资产处置收益”“捐赠支出”收益等三个科目的内容。

其中“待处置资产”是指由借方提供的资产项目,经过贷方处置程序完成资产账面价值结转工作,在这期间若借方存在余额,应当在其未进入实际处置程序前设置虚拟价值,进而实现精细化资产管理的目的。而“资产處置收益”在资产处置损益中是借方处理固定资产时所涉及到的处置费用以及贷方处置期间存在的价格变化收入等。此时所反映的资产净损失也能侧面反映贷方余额收益。“捐赠支出”指的是固定资产处置期间借方捐赠资产的实际价值,贷方结转后资产处置科目并无余额。

2.借鉴经验

由于许多企业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较为复杂,故应当借鉴先进的国内外管理经验对其加以优化。比如可在政府性企业中实施坏账核销会计处理手段,在核销坏账过程中,借助“资产处置损失”记录应收账款金额。又或者采取“存货互换业务”的形式,在非货币转换交易中,按照补价方法对固定资产加以处理。如在处置库存物品时可追踪存货收益,从而改进固定资产处置会计的处理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工作,可在不影响企业实际运营利润的前提下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济发展现状,由此得到最为可靠的核算结果。另外,相关人员也应当注重报表制作的准确度,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中尽量直观的展示出业务内容,针对已经出售或者转让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时应当确保企业处于正常盈利中,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市场行情提高核算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宋景聪,董娇.固定资产处置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和损益类科目的中立性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 (36):88-89.

[2]赵海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探析——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J].财会通讯,2019 (25):54-60.

[3]刘琴,丁洪飞.“放管服”及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处置会计核算探究[J].中国市场,2019 (25):139-140.

猜你喜欢

会计处理优化措施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