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2020-08-03刘家文
刘家文
摘要:隨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领头人,作为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外企的进驻,国有企业发展空间逐渐减小,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对此,为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水平,国有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及时解决各项风险隐患,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更好为社会、人民提供服务。本文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展开探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如何识别并控制财务风险成为众多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因政府优惠政策、财政拨款等的支持,企业发展相对较为平稳,却也导致企业对风险防范的重视度不足,增大了风险隐患,尤其是财务风险隐患[1]。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若不加以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极易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制约国有企业发展步伐。对此,本文围绕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风险,其概念来自于西方的经济理论,主要是指一定条件、一定时期下可能发生企业经济效益和预期偏离的情况[2]。运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是其中的子部分,主要是企业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运营不稳定,导致企业财务损益,和预期目标偏离,此为财务风险。国有企业为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种类,了解财务风险的特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进行管理。在国有企业中,财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企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因不稳定因素导致企业预期收益的不稳定,增大了企业经济损失。财务风险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有效应对财务风险,继而出现了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对不稳定因素的分析与可行性管理方案的制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国有企业发展中,财务风险管理成为财务工作重点。
二、国有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
在国有企业长期运营中,市场在不断转变,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多,同时,企业开展了财务风险管理。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应了解企业常见风险。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财务风险。
(一)筹资风险
表面上看,国有企业身为政府投资或者控股的产业,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筹资风险发生几率相对较少。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大,集团企业较多,为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财务活动需求,仅依靠单一的财政拨款、控股人投资很难保障资金充足,企业资金需求脆弱,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3]。对此,扩大筹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金运营风险
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由货币形态起始,通过采购将资金转化为生产原料、厂房、设备等资产,通过生产加工活动,原材料转变为商品,通过销售再次化为货币,这一过程的完成,即为实现一个资金循环。通常来讲,资金循环过程即为资金运营过程,是企业获得收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资金运营中,若采购货物较多,生产产品积压,存货比重增多,将导致资金占用,制约企业资金正常周转和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若企业急切提升市场占比,赊销商品,若市场环境变化,极易产生应收账款长期不能收回,甚至造成坏账,给企业带来危机,此为资金运营风险。
(三)投资风险
在国有企业进行重大投资行为时,部分负责人对企业资金周转能力缺乏认识,对企业发展阶段和外部情况的了解不足,导致企业实况和外部机会不匹配,加之,投资决策者忽视了投资风险,对项目可行性调查并不透彻,甚至在未做好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冲动投资,导致投资决策可行性不佳,增大了国有企业投资风险。
三、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面对国有企业经济运营中的各类风险,企业必须加以重视,通过如下措施和方式对财务风险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有效规避风险隐患,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仅依靠银行、金融机构、财政拨款进行投资,仍不能真正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债务规模大的问题,甚至加深了国有企业对银行和政府的依赖感,影响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制约了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对此,要规范股票市场与债权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筹资渠道,引进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确保国有企业发展资金的充足性,有效规避筹资风险,降低企业资金负债率,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4]。
(二)制定财务风险观念,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上文可知,筹资渠道的单一,资金运营过程、投资过程等都可能导致财务风险,制约国有企业健康运营。对此,为有效控制资金运营风险与投资风险,应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理念,建立规范的风险预警系统,以此在投资、资金运营等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予以防范,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运行。对此,国有企业应加强培训工作,为全体人员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引导全体人员参与进财务风险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在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时,利用系统平台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详细分析,及时了解其中的异常数据,并判断可能带来风险的大小,以此进行不同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风险隐患,从而有效减少因此给企业带来的影响[5]。
(三)明确企业风险控制标准
风险控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包含了完整的内控组织框架、内控流程、内控路线等,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对风险管理进行量化,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在风险控制制度制定中,应尽可能使控制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环节,避免留存控制死角,导致财务风险。同时,对风险控制制度定期评价,随着企业发展情况与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有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投资、筹资、运营等风险的存在。同时,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重视所有者缺位现象。国有企业应追求股权多样化,以此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并实现国企管人、管事与管财的一体化。同时,董事长应与总经理职责的相互分离,以此对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促进国有企业健康运转。
(四)加强内控审计与外部审计
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予以防范解决,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健康运营。对此,国有企业应重视财务监督工作,落实内部审计,并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以此对国有企业全面审计,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审计人员应及时提出解决建议,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应做好外部监督工作,由外部审计部门、第三方机构、群众等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避免国有企业内部发生腐败舞弊行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其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调控和转型升级。对此,国有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及时解决各种筹资、运营、投资等风险。具体来讲,国有企业应扩大融资渠道,制定财务风险观念,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明确企业风险控制标准,加强内控审计与外部审计,全面控制财务风险,推动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邓灵芝.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7 (17):45-45.
[2]张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7 (25):22-23.
[3]严寒.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 (10):212-212.
[4]殷亚婕.基于国有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9 (9):45-45.
[5]刘尚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9 (14):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