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书(组诗)
2020-08-03赵晓梦
没有语言的生活
她转身离去,青春的身体
带走了我所有的生活语言
往日那些细水长流的唠叨
灰尘一样慢慢沉淀下来
占领空出来的房间
任何声响,都会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水开了,茶叶并未落入杯底
书翻开了,目光与文字一点儿
关系也没有。阳光和阴影
把屋子分割得泾渭分明
过去的事还是停留在过去
如同照片,能看到却无法
再来一次
生活的原样都保持在房间里
书码在书架上,笔插在笔筒中
练习琴安放在菖蒲的窗前
装饰梦境的玩偶摆在床头
甚至日历也停在走的那一天
没有声音,全都动弹不得
我一遍遍注视,没人回答
也不会有人回答
习惯性敲门却没人来开门
进退为难之际,亭角的风铃
不合时宜地响起,我刚端起的
茶壶,却怎么也倒不出水来
从今天起
从今天起,必须适应少一个人
的生活,必须适应楼下的房间
即使被灰尘占领也得保持原样
只是失去平衡的夜晚
放再多的羊也进不了梦乡
从今天起,我不再眼泪问花
也不再深夜回来敲门找话说
我开始关心她留下的那些流浪猫
即使放长假也要给它们备好口粮
只为每天微信上向她报个平安
从今天起,我要放下眷念和牵挂
同每一个黎明与黄昏握手言和
让风和草凌乱我的头发
却剪不断我的清影
两个月饼
今年的中秋比往年过得要早些
一张大洋彼岸的录取通知书
让一家人的团圆提前了二十天
为了告别的聚会,都浓缩在
这两个月饼里
两个小小的月饼,被分成五份
作为饭后的甜品,在月亮来的
路上享用。我们都希望她吃得
多一些,为了不在异乡忘掉
这个传统,为了望月的甜蜜
五个人最终没能吃完两个月饼
世界在急剧缩小,收缩在胃口
这不是浪费,而是留个念想
在月圆的夜晚拿出来看看
不至于生出被抛弃的孤独感
有了这样一个分食月饼的经历
就能把羊从失眠的夜晚替换
就能把眼前的事心里的疙瘩
遗弃在十里长亭之外
让沉入水底的涛声跃出河面
身体长刺的人
她走了以后,他的身体开始长刺
先是柔软的枕头安放不了睡眠
接着是宽大的衣服抚慰不了疼痛
最后是空旷的房间阻止不了眼泪
挺出他身体的这根刺啊
划破夜晚的血管
剖出庭院深深的黎明
即使大白天也会突发
美尼尔眩晕,想要拔除
却摸不到症状
犹如落到水面的叹息
能荡出涟漪但抓不住声响
她的背影越黑暗
他的疼痛感越強烈
只是刺破的身体
找不出伤口
换个方式爱她
换个方式想她,或者换个方式
爱她。我都已尽力
案板上,放血的牛肉准备好了
去皮的土豆浸泡好了
抽油烟机掏空耳朵里的杂音
铁锅加热菜油纯洁的表情
就是无法分离出她要的番茄味道
霜降后的身体狂奔二十公里
仅仅为了火龙果和葡萄的模样
比坛子里的泡菜好看些
夜晚还得面对一瓶油辣椒吞口水
好在寒冷已被围巾棉拖鞋堵在门外
月光环顾的小提琴追魂摄魄
像在刻意隐瞒谁的真实身份
广场上,锦城丝管吹散手势吹散栏杆
玉兰灯和松柏掩饰不了秋色
父亲母亲在水池边亲密合影
洋葱在任何时候想起眼里都有沙子
每个人都有不可更改的回忆和抽搐
还有行程和死亡。不合时宜的错别字
写满弥猴桃内疚的脸庞
缺点与失败都隐藏在屋子里,我承认
心长焰短的菊花超越了感伤和喜悦
吐出的重重叹息犹如火星溅落水面
让那些黯淡无光的生命再度苏醒
在超市,看名字、看价格、看微信
傍晚的风铃
眼睛结尾处的这三声铃响
让合上书本的手转复迟疑
独坐窗前,天色的縠纹推远灯火
亭角飘落的风铃,将所有的对立
和障碍消散。片刻的失神里
是无差别的恬静、安宁和自由
回家的脚步加速夜晚的失重
他的眼里早已噙满泪水
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瞬,被音乐
提纯的一瞬,也没能听到熟悉的
敲门声。知还的倦鸟掠过湖面
细碎的波光,微寒的秋风
拉长了傍晚的身影,一种从未
有过的慌张,迫使他从读后感中
收拾起心神,专注于铃声的回响
折磨神经的回响,有火电的声音
水电的声音、核电的声音,但都
淹没不了她临别那一句话的亲切
隔开生活日常的亲切,哽在喉头
从枯枝败叶的残荷上漫漶过来
月光和灯光接不住四周的沉寂
只有石榴还在墙壁上移动窗格
仿佛在抚慰一个八风吹不动的灵魂
越是用力,越是无力
铃声持久的回响里,夜晚像湍急的
河流,把想要忘记却又惦记的人
推向困境,让他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失去栏杆的依靠,脸上的表情线条
模糊,即使大概率地重逢
也无法辨出身份,无法豁达从容
【责任编辑】 宋晓杰
作者简介:
赵晓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上百种报刊,入选20多种选本,获得中国新闻奖、杨万里诗歌奖等奖项60余次,已出版《接骨木》《时间的爬虫》等8部诗文集,代表作有长诗《钓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