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部门推进业财融合的若干思考

2020-08-03毛建荣方明

时代金融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业财融合高校

毛建荣 方明

摘要:在高校实现业财融合过程中,高校财务部门是主要推动者,如何基于信息技术达成共享应用,使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融合,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文章分析了高校业财融合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应用新态势下高校财务部门推进业财融合的重难点、设计框架和思路,最后从流程梳理、制度梳理、组织架构、信息平台、复合型人才、顶层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业财融合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信息共享 高校 业财融合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內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提高管理效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校业财融合是顺应高校现代化治理理念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它立足于信息的高效应用,以业财融合的思路,通过智慧校园信息平台实现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财务与业务数据的集中归集和协同应用,强化业务、财务、管理流程的有机统一,提高管理效率。新时期不断推进高校业务融合建设,既符合我国财务体制改革和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贯彻实施要求,又有利于推动高校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绩效考核与分析管理等,有利于增强管理合力,从而助推高校价值创造。

二、推进高校财务业财融合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的经济业务日趋多样化、财务管理的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据产生的速度日渐加快,新生事物如电子发票、电子货币、聚合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支付、APP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要求高校财务要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信息共享,更需要打破财务与业务间的信息通道,又更多地要求财务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甚至事前控制延伸,传统财务转型到业财融合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业财融合能更有效的为高校创造价值,也是更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更是高校管理层进行有效决策的重要支撑。在开展业财融合前,高校应提高对业财融合作用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创建信息共享中心、信息智能化平台、信息处理中心、信息分析中心与决策中心,从复杂的信息中准确有效的提取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辅助决策层快速有效的做出决策,进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适应财会体制改革的需要

当前,我国不断完善会计相关准则、内部控制规范、财务信息化等会计标准体系,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等,都为业财融合顺利落地实施提供了工具支撑。不少大型先进企业在预算、业务流程控制、信息分析、战略决策等环节都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业务流程与财务预决算较好的结合,并通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各个节点进行信息分析与反馈,最终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但高校与企业的管理目标不同,推进业务融合相对较慢,在政府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都对高校的管理标准、效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迫切需要通过实现业财融合一体化来推动。

(四)是提升财会人员素质的需要

业财融合推进本身需要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呼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中的财务人员队伍庞大,但以基础会计核算人员为主,复合型人才匮乏。基础核算人员基本以基础核算与经济行为记录等重复劳动为主;而分析型、复核型人才能有效进行信息分析及辅助战略决策。业财融合需要基础平台承担数据处理与中数据分析的功能,更需要强有力地财务管理队伍进行有效引导和对接。

三、高校财务部门推进业财融合的思路与举措

实施业财融合的难点和重点都在于融合,包括:融合的方式、融合的程度、融合的边界、融合的手段、融合平台的搭建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融合的方式、融合的手段、融合平台搭建都与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相关,融合的程度与融合的边界主要是指实施业财融合后如何保持部门职能的边界,而不致于混淆部门责任导致融合后责任不清。因此,实施业财融合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将财务与业务相融合、将流程信息与业务信息相融合。而难点在于如何保持部门职能边界,相关流程需要将业务与财务进行交叉或叠加,同时对于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都提出了复合培养的需求。

(一)高校财务部门推进业财融合的思路

立足财务管理特点与现状,本文从业务、流程梳理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等三方面进行推进,主要设计思路如下:第一,按照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财务流程梳理,并将流程、制度固化于财务信息化平台中;第二,详细梳理与财务流程有交集的业务流程,进行流程梳理,通过技术接口处理实现平台对接;第三,在业务总控平台中严格界定业务权限与财务权限,防止出现责任推诿阻碍业财融合进度;第四,详细分析业财融合中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包括:信息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决策支撑能力、内部控制能力等。根据高校业财融合的难点和重点以及设计方法和思路,财务部门在推进业财融合框架建立应做好包括信息化流程梳理与对接、复合型人才能力梳理、各职能部门融合后职责界定等。

1.信息化流程梳理与对接。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应是仅沿用手工记账的逻辑模型,而主要是指用会计记账方法将财务信息的各元素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种可以复用的固化模式,其核心为财务价值管理信息的生成与处理。信息化流程对接主要是指通过财务信息化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平台进行接口处理,主要方法是通过梳理各部门的责任清单、审批清单、服务清单,找到信息壁垒、条块分割的堵塞点,主要做法是分析申报材料、前置环节与办理环节,实现创新型融合。具体实现方式,下面仅以财务报销为例,见图1;

从报销业务入手,助推业务化+智能化,将全票种智能识别技术嵌入高校在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不改变现有核算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报销人“移动端发票识别,手机端发票报销”。系统还可开发智能小助手功能,贴心提示报销前资料准备规范,有效解答报账人各种疑惑。不懂财务规章制度也没关系,只需要唤醒小助手就能够得到相应的答案。未来通过智能终端将原始票据扫描至云平台后,依照系统内置的报销规则审核引擎,自动完成财务审核工作;如果业务端使用了“全票种智能识别”模块,系统还能自动检测票据影像数据库,完成纸质票与电子影像的匹配,助力财务高效归档。

2.复合型人才能力梳理。要梳理复合型能力结构,必须了解相关工作职能,并以工作职能为主要索引,最终构建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根据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国际教育报告框架》,职业能力要素包括职业素养、技术能力、价值观,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知识;职业技能包括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软件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管理会计工具使用、数据分析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参与决策支撑等;职业价值观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客观,保守秘密和承担社会责任等。业财融合式的复合人才,专业知识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而其他领域知识是辅助和拓展作用。具體的人才能力可以参照高级会计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包括:心理承受因素、专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战略配合能力等。具体如表1所示:

3.各职能部门融合后职责界定。各职能部门进行业财融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减少申报材料、前置条件和办理条件,用数据传输代替人员跑位,协同做好跨部门办事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形成流程最简化、效率最高化的服务流程体系。在业财融合后,各部门对于交叉业务要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联络推进,提高融合的效率。

各部门具体的职责界定按照组织架构进行分解即可,本文涉及的职责界定主要是指业务交叉点产生的责任归属分解。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信息处理的变化包括两点:一是财务信息处理从后置改为前置,即处理信息与业务进度同步而不是业务完成后再进行财务处理;二是财务信息从封闭性转变为共享性。从财务信息处理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业财融合中财务信息处理在跟随业务同步进行,从财务规则为主导转变为以具体业务为主导。当因业务发生堵塞而造成业财融合无法信息同步时,主导部门应为相应的业务部门,辅助部门为财务部门。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基础信息设置

财务对于事务的管理是分类管理加科目核算,以自身的分类渗透到相关具体业务中。具体的说,财务相关信息包括决策支撑信息、报表信息质量如何,主要依赖于财务业务分类与科目体系与具体业务口径的符合程度。会计科目设置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预算会计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科目)。推动业财融合最终的途径在于财务核算人员与业务具体人员的实时对接,如果财务分类合理并且会计科目设置能满足具体业务的管理需求。那么业务的具体人员很希望财务人员参与其中,能有效的进行责任分摊也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而财务人员则会积极的由核算思维转入管理思维,思考财务责任分摊解决方法。

执行相关财务法律法规是高校财务的义务与责任,但同时法律法规也赋予了各个会计主体在标准科目体系下进行明细科目核算,包括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财务分类管理与科目核算是否科学和合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明细科目的设置能否与实际业务口径相一致。设置明细科目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是沟通、配合、互动的过程,而不是财务部门闭门造车。具体的做法可以请相关部门详细阐述具体的业务流程,财务部门则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与沟通,从而对每一项具体业务进行合理分类,并合理设置底级明细科目。财务分类和明细科目设置越细化,业财融合的推进阻力越小,效率也会越高。在基础信息设置的环节中,要求财务部门从幕后走向业务流程中,从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而业务部门则要提高财务管理理念。

(三)建立高效实时会计报表体系

业财融合应具有客观性、动态性、预测性。客观性是指财务基础信息设置应与具体业务口径相契合(包括:财务分类、底级会计科目设置);动态性是指业务融合的财务报表在时点报表的基础上要增加实时动态报表;预测性是指在客观性、动态性的基础上,财务系统能根据相关模型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为顶层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客观性与动态性在现有财务信息核算基础上实现的难度不大,预测性具有较大的难度。要进行财务预测,就要建立财务预测报表体系,而基础建设应该包括具体业务预测、业务数据分析以及预测工具的开发。

四、高校实现业财融合的长效机制

高校业财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相关部门应联合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业财融合的主要要素应包括:流程梳理、制度梳理、组织架构、信息平台、复合型人才、顶层支持等。

(一)流程梳理

业财融合过程中流程梳理十分重要,通过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梳理能找到相关的堵塞点,从而有针对性通过流程重塑或者业务重分类以及会计科目重新设置的方法进行修正或者规避。

(二)制度梳理

业财融合过程中,制度梳理是保障的角色。所有的业务重分类或者流程重塑都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保障。同时重分类与流程重塑是否可行业需要通过制度梳理进行界定,如果相关制度不允许则需要进行其他修正性的融合。

(三)组织架构与复合型人才

业财融合过程中,组织架构的设置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财务流程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决算、财务分析,其中财务预算、财务分析与业务的相关性最大,可以考虑加设相关复合型人才。同时在组织架构中应提高内部控制与税务控制的比重。

(四)信息平台

业财融合过程中,信息平台建设是具体的实施手段。业财融合涉及的业务数量与密度无法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监控和管理,信息平台管理是首先也是必选的方式。信息平台通过各职能部门沟通后将流程与制度嵌入,将财务管理前置化、上优化,从滞后管理向分析预测功能转型。

(五)顶层支持

业财融合过程中,顶层支持十分重要,关系到业财融合的程度与质量。业财融合在保证财务、业务数据客观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与相关预测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依据。业财融合过程中,决策层如果高度重视融合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业财融合就会起到十分好的效果,反之,业财融合只会成为标语或者形式。

参考文献:

[1]熊磊.《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财会月刊》2015年第26期.

[2]王海妮. 《高校财务人员转型的能力框架构建与实施》.《财会通讯》2018年第16期.

[3]潘林.《大变革时代下的业财融合》.《国际商务财会》 2017年第12期.

[4]佟成生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会计研究》2014年第9期.

[5]李春玲.《关于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途径》.《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业财融合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