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职业,一个有门槛的市场
2020-08-03张威
2020年3月,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16个新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网约配送员等。每个新名词,都折射出时代发展下的新业态、新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职业、一份工作不再仅仅是生活的刚需,需要有人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资需求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职业2000余种,且长期处于更迭变化之中。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从另一种视角记录了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人们观念的变革。
当时代的风起时,每个人都是乘风者。形形色色的“特殊职业”背后,浓缩着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从业者的收入真的“给力”吗?这些行当真可以成为终身的职业?职业风险和隐患该如何防范?
■现象:
外卖配送员:“不到一年瘦了40斤”
近年来,网上外卖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庞大的专职外卖配送员队伍。轻点手机,外卖到家,这份便利,正是依靠众多配送员才得以实现。
1994年出生的朱飞鹏,在北京从事送外卖工作已经将近一年。之前在企业做班车司机的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业绩步步升高到所在站点的前三名,而体重则从190斤下降到150斤,这也成为了他辛勤劳动的一大见证。
送外卖,看似简单,但这并不只是一个体力活。从刚入行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朱飞鹏摸索出自己的送单技巧,即便是在派单高峰期同时派送12单,他在看一眼地址后就能在自己脑子里迅速规划出一条最佳配送路线,由近及远,实现最快的配送。
如今的朱飞鹏,平均每天都能配送五六十单,收入最高时月入过万元,能做到这样的成绩,依靠的是不懈的努力。正是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女朋友和家人才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如今,朱飞鹏将和相恋两年多的女朋友走入婚姻殿堂。
“送外卖,工作很平凡。但不管刮风下雨,我们第一时间为城市人民送上可口的饭菜,所以也觉得很光荣,顾客的一声谢谢,一个好评,都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朱飞鹏说。
外卖一般是要求半个小时内送达,限时配送的压力下,让配送员们特别渴望和感激顾客的理解和包容。“去年冬天,有一个客人下了订单,备注里写道: ‘小哥您辛苦啦,我这不着急,您路上慢一点!’这让我心里特别暖和。”朱飞鹏说。
酒店试睡员:“设备塞满一个行李箱”
床单是否清洁、床垫软硬度、洗手间毛巾的条数、花洒出热水的速度、插座的位置和数目、应急响应的速度……举着手机或相机,在房间里兜兜转转,这样的人未必是电影中的特工,也很有可能就是生活中的酒店试睡员。
小鱼从2013年接到第一份酒店商业试睡邀请起,6年来已经试睡过数百余家高档奢华的星级酒店和特色民宿。
这份看起来光鲜无比、躺着都能挣钱的职业,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小鱼介绍,要写出一份图文并茂、符合要求的优质点评,需要2000字以上的原创文字,介绍自己的真实入住体验,从服务、硬件设施、餐饮、周边环境等角度描述酒店及配套设施,并上传30张以上精修照片,全方位反映酒店的客房、卫浴、餐厅、大厅、公共区域的特色;有时候为了测试酒店对应急事件的响应时间,她甚至要制造突发事件。
对于许多人来说,进入酒店房间,意味着一天劳累公务或旅途的结束。对试睡员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小鱼表示,每次试睡酒店,光是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相机、镜头、三脚架、无人机等设备就能塞满一个行李箱,常常忙到深夜。
“印象最深的一次试睡体验是在云南普洱,住在热带雨林中的独栋小木屋——360度透明全景别墅,就连洗手间和浴室,都是透明的。窗外就是原始森林,而我的邻居就是小熊猫、猕猴以及小水鹿。”小鱼笑着说道。
“这份职业不会固定有人来发放工资,而是看自己接的项目,一个优秀的酒店试睡员,接单较多的话,月收入五六万或者数十万,是很有可能的。”对于读者最关心的收入,小鱼坦言,收入高低要看个人能力和在行业内的口碑,积攒了一定人气的试睡员根本不愁接单。
“小盒同学”:“主播和试吃一身兼”
随着新零售的不断发展,诸如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业态给居民带来更高品质的消费和更多的便利,围绕这些新零售业态,也出现了不少新职业。
比如,在盒马鲜生,有一个职位叫“小盒同学”,每个店只有一位,但工作内容非常丰富。盒马鲜生北京十里堡店的“小盒同学”名为小梅 (化名),她时而化身为主播,和网友互动;时而化身为试吃员,生猛海鲜等不限量;时而变成客服售后,服务会员;时而变成社区管理员,发放各种优惠福利。
小梅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试吃直播,摆在她面前的是一桌子午餐肉,她要不停地吃,并发表意见,并和网友互动等。“刚开始吃起来感觉很好,细细品尝,但到最后,因为吃的太多,又不能停,有点痛苦,简直就是往嘴里面硬塞了,大概吃了十几种午餐肉。”
因为经常试吃,小梅称,从去年毕业开始干这个工作到现在,大概胖了10斤。
和工作的多样化相比,小梅的收入并不算高,据了解,她每月大概拿6000多元。当问到研究生毕业的她为什么找这个工作时,小梅说,主要感觉还是现在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接触东西更多,比如会接触很多网红和网红店,蛮有意思。“毕业前我在一家科技新媒体单位实习,整天坐在办公室,我想这并不适合我的性格。”
■探析:
“看起来很美”:新兴职业要如何破壁出圈
有机构数据显示,在“五一”小长假中,随着新兴玩乐消费的异军突起,许多新兴职业进入大众视野,有侍弄萌宠的撸鸭官,也有整理收纳师、密室策划师、自习室社长和宠物摄影师。疫情催生“宅经济”,还让电商直播破壁出圈。
相比传统行业,新兴职业从业形式更为灵活,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因此吸引了许多市场嗅觉敏锐的年轻人。或许不少新兴职业仅跻身“利基市场”,投入少、规模小,难比肩涉及群体更广的传统行业,但新兴职业活力迸发,是社会流动加速的表现,也助推社会要素重组,体现了经济的活力。
许多新兴职业往往诞生在传统行业未抵达的领域,但它们在壮大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优势、专业人才、资本和行业规范等,时常昙花一现,难以持久。新兴职业要想蓬勃发展,只有保持其新颖特性,向市场输出专业服务、为客户定制个性方案,才能在竞争中茁壮成长。而夯实人才培养,让更多专业性复合型人才进入其中,新兴职业的发展才能有源头活水。
培养人才离不开系统化的教育,毕业即被“预订一空”的小龙虾专业,就显示了根据不同职业发展需要、针对人才短板、行业缺口进行“订单”培养的重要性。面对需求大、从业人数多的新兴职业,有必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并从行业内部逐步形成培训规范。
劳动保护:“新兴职业”权益维护需加强
“针对灵活用工等新就业形态特点,制定能够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社保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关爱外卖骑手。”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兴职业”吸引了大量劳动者参与,满足了劳动者的灵活就业需求,为就业率的稳定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新兴职业”已经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和民众日常生活,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给民众的吃穿行等提供了方便。
不过,相比传统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群体与相关平台或企业的劳动关系较为松散,黏度较低,稳定性差。实际上,对这种劳动关系是否具备法定劳动关系的性质、特征和要件还存在很大争议,很多领域甚至司法审判均认为松散的劳动关系应属于劳务关系,而非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者一般并不被视为“职工”,他们在用人单位没有劳动关系的根,也没有全面的劳动保障。他们大多像水中浮萍,随来随走,即时结算薪资,综合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比如,很多兼职外卖骑手只有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发生交通肇事等意外,赔付标准要明显低于工伤保险。
对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劳动保护也需与时俱进,不能囿于传统的理念和制度。要有新的劳动保护视野,建立新的劳动保护制度和规则,不能让他们游离于劳动保护的范围之外。
当然,除了法定社会保障体系,还可鼓励保险机构推出更多适合灵活就业特点的商业保险,在合理确定保费费率的基础上确保保障标准,给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多选择,从而成为一种有益的劳动保障补充。各级工会组织也应让他们充分享受会员保障和支持,帮他们维护权益,为他们撑腰打气。
本刊记者 张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