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019年北京市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结果报告与分析
2020-08-03王姝徐立蒲张文王小亮王静波曹欢吕晓楠
文/王姝 徐立蒲 张文 王小亮 王静波 曹欢 吕晓楠
与陆生动物相比,水生动物疾病有其特殊性。水生动物受环境影响大,常常是群体发病,而非单一个体发病,增加了疾病防治难度。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发生动态,才能及时发现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才能掌握水生动物疫情动态、疫病隐患和疫病流行规律,增强水生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
根据全国水生动物疾病监测数据,近些年,鲤春病毒血症(SVC)、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鲫造血器官坏死病(GFHN)、草鱼出血病(GCHD)、鲤浮肿病(CEVD)等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渔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鱼类健康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低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对渔场实施监管和定期抽样监测,是控制风险和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每年开展监测重大水生动物疫病,每年保持50个~120个监测数量。每年初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制定全市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方案,明确监测对象、监测品种、抽样时间、抽样数量等,并负责组织实施。
一、2013年~2019年北京市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病种、抽样数量和品种
2013年~2019年,北京市共监测6种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分别是鲤春病毒血症(SVC)、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鲫造血器官坏死病(GFHN)、草鱼出血病(GCHD)、鲤浮肿病(CEVD),年度监测数量见表1。在监测过程中,会根据北京市水产养殖形势变化、疫病流行趋势等对监测疫病病种适当增减。如2018年去掉GCHD监测,增加CEVD监测。2013年~2019年北京市共抽样监测SVC样品213个,IHN样品146个,KHVD样品132个,GFHN样品125个,GCHD样品28个,CEVD样品19个,共计694个样品(表1)。
抽样地点分布在通州、朝阳、大兴、房山、顺义、平谷、延庆、怀柔、密云、海淀10个区,抽样覆盖大部分北京水产养殖地区和水产养殖场。监测品种有金鱼、草金鱼、锦鲤、虹鳟(金鳟)、鲤、草鱼、鲢、鳙、鲫等。
二、监测结果
2013年~2019年,SVC样品总数量213份,阳性样品5个,阳性样品检出率4.2%。IHN样品总数量146份,阳性样品35个,阳性样品检出率23.9%。KHVD样品总数量132份,阳性样品7个,阳性样品检出率5.3%。GFHN样品总数量125份,阳性样品30个,阳性样品检出率24%。GCHD样品总数量38份,阳性样品5个,阳性样品检出率13.2%。CEVD样品总数量50份,阳性样品11个,阳性样品检出率22%(图1)。在6种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中,CEVD、IHN、GFHN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在20%以上,是北京市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三种疫病。2013年~2019年,北京市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的平均阳性样品检出率分别为3.7%、17.5%、12.6%、15.3%、8%、15.5%和11%(图2),基本保持稳定。
表1 2013年~2019年北京地区水产养殖疫病监测数量
三、结果分析
北京市每年监测4种~5种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阳性样品检出率在4%~17%间波动。北京地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平均阳性样品检出率13%,发病趋势平稳,未暴发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全市已发现6种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其中IHN、GFHN和CEVD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分别为23.9%、24%、22%,高于平均值。
SVC的流行特征:在2010年之前,北京地区的SVCV阳性渔场仅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的4个区县,2010年之后逐渐扩散至8个区县,表明病毒的分布范围逐步扩大,感染呈现扩散趋势,但未发生SVC疫情。在春秋两季均能检测到阳性样品。各易感品种均有阳性检出,并且观赏鱼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食用鱼(P<0.05),表明SVCV的宿主种类逐渐多样,养殖鱼类广泛有带毒的可能性。以前SVCV阳性多在观赏鱼中发现,之后扩散到鲤和草鱼等食用鱼中,随后在其他的一些淡水鱼品种上被发现。将北京分离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这28个北京分离株同源性非常高,达到97.38%;其中有8个分离株的606bp部分序列甚至没有差异,同源性为100%。这说明北京地区SVCV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很可能是同一株病毒的子代,提示病毒扩散是近距离传播的结果。
IHN的流行特征:北京市的虹鳟鱼养殖区主要在怀柔,大致划分为5个:怀沙河、怀九河、雁西湖、响水湖和梭草区域,而IHN阳性渔场多数分布在怀沙河流域。2015年在上述5个区域选取了11家大中型虹鳟鱼苗种场进行了采样以及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1家渔场年产苗种2500余万尾。其中只有2家渔场的苗种未见明显死亡,另外9家渔场的苗种死亡率在50%以上。死亡苗种的外观表现为黑体、眼球突出,呈现IHN感染的典型症状。2014年~2018年北京市IHN的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18%、32%、19%、13%,提示IHN的流行态势有效缓解。对2014年~2018年分离到的35个IHN病毒株进行了G基因片段测序分析发现,病毒分离株的序列一致性达到98%以上,提示病毒在近距离内扩散。
KHVD的流行特征:2008年北京地区首次发现KHV感染病例后,在每年的例行监测中,KHV感染病例均有检出。阳性鱼大部分为锦鲤,偶见鲤鱼。被检出阳性的鱼出现体表白斑、眼球凹陷、口颌和鳍条充血出血等外观症状。北京地区检测到的KHV阳性样品,绝大多数是外来引种。例如2019年发现的2个KHV阳性样品鱼,均为锦鲤,是从外省引入的。其中一家阳性场,水温25℃,工厂化循环水,3亩地,600斤锦鲤,体长40cm,死亡率达到70%以上。另一家阳性场,是中转贩卖商,鱼的来源复杂,确定阳性锦鲤是外省引入。通过对两个渔场的分析可见,引种有风险,要加强对外来苗种和成鱼的监测检测,增强防疫思想认识。
GFHN的流行特征: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某渔场养殖的杂交鲫,出现了体表、皮下和内脏器官出血等临床症状,通过PCR检测确诊为GFHNV感染,这是北京地区发现的首个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病例。2014年~2019年在北京市每年开展的例行监测中,GFHN的阳性检出率在13%~40%间波动。虽然GFHN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为条件致病病毒,此病发病率较低,并未引发北京地区养殖金鱼大规模发病与死亡。
CEVD的流行特征:2016年一家锦鲤养殖场的锦鲤出现昏睡、鳃肿胀、眼球凹陷、皮肤溃疡,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一度被认为由锦鲤疱疹病毒(KHV)感染引起。经多次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KHV阴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最终在患病鱼体内检测到鲤浮肿病毒(CEV)。2017年~2018年,全国多个省市出现养殖鲤和锦鲤患上“急性烂鳃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最终被确诊为CEV感染。2018年北京地区检测31个CEVD样品,发现6个阳性。2019年北京正式将CEVD纳入监测计划,当年19个样品中检出5个阳性,阳性检出率26%,阳性养殖场检出率26%。
通过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可以了解北京地区已发生的水生动物疫病种类、发病率、死亡率、经济损失情况等,评估重大水生动物疫情风险和流行趋势,进一步规范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检疫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实现重大水生动物疫情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疾病监测手段,我们精准地掌握了水生动物疫病流行病数据,降低疫病流行风险,减少疫病扩散,降低了渔民的经济损失,确保北京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