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文本风格探析
2020-08-02杨欣含
杨欣含
摘要:微传播是一种以“微”为核心、以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它深入影响每个“触网”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用户通过手机等微介质,传播几句话、几个表情符号、单张图片、一段短视频等碎片化微内容,可以实现个体自我表达、交往需求和社会认知。本文拟以微博和微信两个平台为例作进一步探究,了解微传播文本风格及不同微传播平台之间的文本风格差异。随着直播、虚拟现实、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微传播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微传播文本在现有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使其更符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要求,营造健康、和谐的微传播环境。
关键词:微传播 微信 微博 文本风格
微信和微博都是集用户自我表达、社交需求、信息获取等多种诉求为一体的互联网科技平台。微传播则是指以二者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微”为核心、以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不同,微传播平台形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微传播的受众常为小众群体或针对性对象。用户通过手机等微介质,传播几句话、几个表情符号、单张图片、一段短视频等碎片化微内容,借以实现个体自我表达、交往需求和社会认知。
微传播平台基于不同受众需求层出不穷,但从用户间的关联强弱可将其划分为以微信为代表的强关系平台和以微博为代表的弱关系平台。随着“两微一端”的微传播进一步发展,其传播内容的形式日趋多样。本文拟针对其文本形式的内容,以微博和微信两个平台为例作进一步探究,了解微传播文本风格及不同微传播平台之间的文本风格差异。
一、微传播文本风格
(一)简短有力,强调文字效率
微传播中简短的文本迎合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同时帮助人们减少在海量的信息中获知有效信息所需要的时间。
用户在使用微信进行交流时,为保障双方甚至多人交流顺畅进行,常使用“短句+多句”的模式。即用户每次发布的消息的字数较少,但通过多条消息叠加的方式保障个人意见或拟传播消息的完整传达。微信中的朋友圈作为个人意见、动态的展现场所,相较于一对一的私聊、人数低于500人的群聊,其传播范围更广,个人态度更鲜明。因此文本内容强调传播效率和共情作用,通过简短的文本获得其他用户的赞与评论。对于微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微信公众号,有学者提出其文本常使用断裂跳跃写法——即围绕主题把采访得来的大量新闻材料简化成勾勒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主要“轨迹点”,然后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和重要性组合成篇。每个段落形成一个新鲜的阅读兴奋点,几个段落组成一个集合来讲清楚一件事或表达一个主题。
微博中更是限制一条博文字数不得超过140字,以“多次”代替“多字”。微博的热搜榜通过提供简短信息和安排相关的简短话题来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并由话题热度确定话题顺序,为人们设置议程。微博用户人数较多,且用户关注话题范围差异较大。提高文字效率以保障传播效率,成了微博平台单条内容在海量信息中突出重围的重要法则。
(二)实时性下追求时新性的产物
就信息传递的速度而言,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受刊印、运输、等因素限制,信息发布时间远远落后于事件发生时间。电视、广播等依托电子技术传送的媒介,受播出时段、节目时长、编播成本等因素限制,仍不能满足大众及时获知消息及事态最新变化的需求。微传播平台则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实时发布与交流。互联网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用户通过终端链接到这个无边界的虚拟空间中,实现了微传播平台的自由进入和信息广容性。因此微传播具备充分满足受众时新性需求的技术可能。
微传播的文本内容多发布当日事件或是对近期某事件的总结、评论,强调文本内容对受众当下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微传播的受众多为年轻人群,热衷于追逐新生事物。这也使得微传播平台在传递实时性信息的同时,还成为新近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潮流的初始平台。其文本也不可避免地承担年轻用户追寻新生事物的功能。
(三)注重同质化内容的创新表达
微传播平台中信息的多重叠加和信息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尤其在重要时间节点或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同质化内容传播现象格外明显。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
第一,信源重叠导致相似题材过多。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号中多家媒体的推送题材集中于一线医护人员付出、防控疫情现状、物资捐助、疫情发展现状、患者受治现状以及多种传言、猜测的求证。尽管各家媒体的新闻采写团队与媒体定位不同,但信源重叠和采写困难使得新闻题材相似度偏高,甚至部分新闻内容在多个平台反复推送,促使受众产生厌倦心理。第二,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原本只属于媒体的传播权利被UGC瓜分,媒体通过记者、线人获知新闻事件的速度低于旁观者的“随手一拍”和“随手发布”。而在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后,通常又有多家媒体跟进探究事件真相和后续发展。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被打破,尽管媒体跟进能从不同角度探求真相,滿足公众知情权,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同质化问题。第三,微传播中的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微博转发、微博分享、微信“发送给朋友”、微信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在看等行为实现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从而达到信息裂变式的传播效果。但是由于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和个人点对点的信息传递等传播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传播情况,因而也加剧了信息同质化现象。
为突破信息同质化的困境,信息传播者不得不从多角度探索内容的创新表达,以吸引读者关注。在表现形式方面,纯文本内容被拓展为“文字+图表”、“文字+视频”、漫画长图等方式,并逐步探索直播、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表现方式;在内容表达方面,由“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促使内容接近性成了同质化内容创新的重要参考标准。传播者根据年龄、地域、需求、职业等不同标准对受众进行分众,并根据分众结果调整同质化内容的报道角度、文本用语等,以满足受众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两个层面的接近性。
(四)具象化描述的直观概念和互动性文本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端用户人数持续增长。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这意味着由微介质为设备依托的微传播有着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但受众受教育水平、年龄分布和职业领域各不相同,为取得更广泛的传播效果,微传播文本的用语趋于去专业化、具象化和互动化。
微传播文本内容注重场景描述,以增强真实感和体验感。其用语避免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常用通俗、具象、甚至口语化的语言及方言。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平台的触角伸到了每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人的思维总是理性与感性相交,严肃信息的感性处理降低了人们理解信息的时间成本和知识水平要求,加速信息传递。以2019年4月上旬“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为例,维权这一严肃话题被硕士“撒泼”的非理性行为冲击,“车辆三包”、“发动机性能”等专业条款和数据在大众讨论中被就事论事式普及。但这种直观概念的具象化和通俗化的语言风格也导致了严肃事件被简单化的传播问题。微信息的碎片化内容和受众的公开讨论会影响传播者意图的传播效率。受众易被网络社交中的非理性情绪影响,在零散的信息面前由刻板印象得出偏激、错误的猜测或结论。而有片面“真相”支撑的猜测或结论会形成新的舆论导向,削弱原文本的核心性和严肃性。
此外,互动性是微传播文本区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重要特征。微传播中传播者、受众能通过评论、发弹幕、写回复等方式进行互动,受众与受众还可以在同一个话题页下实时互动。互动性增强了用户参与感,提高了微传播的用户粘性。尽管微传播形式多样,但用户间互动仍主要通过文本进行。微传播的单次传播内容信息量有限,信息传播者获知的事件真相有限,但进行互动的用户数量是不受限的,受众中还可能存在事件知情者。因此微内容可以说是在互动性交流中逐渐拼凑完整的。但受众立场不明,发布的消息真假难辨,可能出现假消息导致错误舆论导向的问题。
(五)突出个人色彩和对象区别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群是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微传播承担着用户的社交需求,就不可避免出现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社群——圈层。圈层除了是一个有着相似特性的用户聚合体,还是一个有层级架构的网络圈子。学者陈志勇将这个圈层分为网络信息圈层和网络社交圈层。
网络信息圈层可以说是大数据算法和微传播平台个性化推送的产物。个性化推送的内容根据个体关注、感兴趣的程度被划分为不同的信息圈层,越接近个体中心的信息圈层对个体影响越大。这意味着个体接收的信息和向外传递的信息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文本内容由字、词、句和标点构成,有更丰富的个人表达空间,更能凸显个人色彩。
网络社交圈层是个体社交圈子在网络环境的衍生物。一个人同时存在于多个社交圈中,每个社交圈都包含一种或多种个人社交关系,例如同事、上司、家人、朋友等等。而圈内成员关系层级、交流频次的不同,也将这些社交圈分化为不同圈层。个人在不同社交圈层传播、交流的信息,部分不适合跨圈层传播。例如工作圈中的相关事宜不适合在家庭圈中传播,二次元兴趣圈中交谈的内容也很难为圈外人理解。这种圈层内外信息隔阂使得用户产生分对象传播需求。微信朋友圈、微博的分组设置等等让传播者决定传播内容的接收对象,也让个体可以在多种社交关系中调整文本用语、内容、话题等,满足不同社交场景。
(六)文本逐渐趋向辅助功能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其著作《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提出:当前的传播进入场景传播的时代。微传播可以说是场景传播的代表,它打破了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平面化、单一化的呈现方式,更注重直觉体验和互动体验。文本内容由于在简短篇幅内的场景再现能力和共情能力有限,在微传播中逐渐式微,并趋于辅助地位。微传播中的文本通过简短的文字为H5、短视频、动图等“有图有真相”类的内容提供背景介绍或概括表达这些非文字类内容的重要部分,以准确传达核心内容或主题。尽管文本内容不是传播主体,但其在帮助传播者表达主题、帮助受众理解传播者意图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不同微传播平台之间的文本风格差异
20世纪60年代晚期,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由人们找工作而引发了关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思考,并在其著作《弱关系的力量》中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且关系的强弱决定了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就如微信在添加联系人时需要双方相互确认,联系人多为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一样,强关系下人们的分享、社交互动行为是在熟人领域中进行,社交粘性更强,社交网络有较强的情感维系,与线下现实生活的连接也就更为紧密,同质性较强,人们掌握的信息是趋同的。而微博上用户通过关注了解陌生人的生活、工作,单向关注或相互关注的用户可能彼此并不熟悉,弱关系下人们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们交往面广且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情感维系,因此人们可以获得来自各行各业的关注对象的多方面信息。
“强关系”和“弱关系”除了影响受众接收信息的范围,还影响用户对信息发布影响的考虑。用户需要预判传播内容发布后对个人线下生活的影响,由此也衍生出不同平台个人言论自由程度差异。强弱关系之分使得用户在不同微传播平台上选择性传播观点,甚至选择性披露事实。在“强关系”平台中文本所呈现的是个体在熟人圈子中形象,文本内容更受人际关系限制,更具有理性。在“弱关系”平台中,相对匿名给用户多了一层保护色。而且个体可以在一个微传播平台拥有多个账号,即使“大号”被人熟知,被相对“强关系”限制,“小号”还能给用户一个“半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可能。这让“弱关系”平台上的文本感性重于理性,更凸显个人情绪的表达。但同时也带来用户被错误舆论导向或价值观影响,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键盘侠”或触及法律底线的问题。
综上所述,微传播深入影响每个“触网”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其文本呈现简短有力、注重创新表达的特点,追求时新性、具象化、互动性、个性化的趋势,以及不同平台的风格差異。在传播功能上,微传播文本逐渐趋于辅助功能,但仍具有其他传播形式的不可替代性。随着直播、虚拟现实、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微传播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微传播文本在现有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使其更符合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要求,营造健康、和谐的微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邱立楠,王翊洁,关晓琳.外事出访报道的“双微”传播分析——以习近平访问欧洲三国事件为考察案例[J].视听,2019,No.152,210-211.
[2]王云晓.高校红色文化“微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v.10;No.178,33-34.
[3]赵岚,刘家肇.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立场打造模式的视域拓展——基于微传播视角的分析[J].新闻战线,2019,39-41.
[4]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No.262,72-76.
[5]谢挺.微传播条件下的短新闻写作策略[J].传媒评论,2020,No.315,76-77.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