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配合方式的探究
2020-08-02吴晓娟
吴晓娟
【摘要】学前教育被重视程度在一步步提高,二胎政策又开放了,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难题就是教育幼儿的难度也在一步步地增加,要紧锣密鼓地跟上教育的步伐。家庭是幼儿最早成长最熟悉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父母的教育为孩子更好地成长奠定了基础,具有主导作用,而上了幼儿园之后,就更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及教师相互积极配合,一同促进学龄期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师;家园配合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19-0149-02
我作为一个已经工作近20年的幼儿教师,也觉得孩子不好教,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多学习需要和大家一起琢磨、总结当前形势下幼儿园与家庭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充实自己,让幼儿在幼儿园更好地得到成长。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有些家长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家孩子既然上了幼儿园就应放心地交给幼儿园,交给教师,因为我交了托费就是不会教育才上幼儿园的;还有的家长可能很忙,忙于上班、忙于去打工根本顾及不上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陪护孩子,他们认为交予爷爷奶奶看护就行了,吃饱穿暖,安全有人管就好,幼儿园学不了多少知识,管与不管都无啥大碍的,根本就是缺乏对孩子实质的关爱;只有较少家长认为: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重视他们习惯的养成,要和幼儿园通力配合,不能只交给教师,不管不顾,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自己不重视谁重视,所以教育理念要能够与时俱进的。对于孩子来讲,从一上小班开始就需要孩子慢慢从家庭生活环境过渡到幼儿园生活教育环境,这需要一两周或一两个月的时间去适应,这就要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以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是对幼儿和家长的双重考验,而现状就是配合的家长孩子适应快,相反总有一部分家长不能和孩子同步,找借口麻烦教师,这样的孩子让幼儿园很头疼,孩子会时而适应,时而不适应。其实,幼儿园的教育和学习会更全面,也更规范,家长应该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和幼儿园好好配合。
二、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中配合方式的探索
鉴于我们幼儿园存在的现状,我认为展开家园共育配合方式的探究很有必要,具体做法如下:
1.我认为刚入园就要家庭和幼儿园一致要求孩子,这就是家庭和幼儿园配合的第一步。一旦孩子适龄上了幼儿园,孩子们需要在幼儿园建立和家里一样的规矩,要按时吃饭、午睡、如厕,还要参与游戏活动等。例如,在早上、中午、下午吃饭的时候,教师会特别注重培养幼儿会传碗、会拿勺子、不撒饭、不讲话、不乱跑、不挑食,还有饭后便后洗手等这些好习惯;午睡时间要培养幼儿自己上床、脱衣服、盖被子、保持安静、不哭闹、穿鞋、穿衣服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都需要在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这样既树立了教师的权威,也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微信和QQ已经成为家长和幼儿园交流必不可少的途径。现在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了,积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这种交流方式方便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班级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在线上建立和小朋友的沟通交流方式,那就是将小朋友放学后、节假日在家进行活动的照片、视频、音频,让家长发送至这个平台,教师进行动态了解幼儿,也给了幼儿一个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平台;家长都迫切想将孩子的表现和习惯和本班教师去交流,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和教师一起努力,为孩子成长添砖加瓦,是一种良好的家庭和幼儿园双赢途径。
3.家长和孩子的陪同交流要有效。目前,我们这里的幼儿园受地域文化环境等限制,好一部分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还没跟上来,觉得就是在孩子回家后提供一些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就是有效的关爱,或者像逗小猫一样简单逗逗孩子,问几句话、摸摸脸蛋等停留在表面的亲子接触和问话式交流就是陪同孩子了,这些就是我们这里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现状,其实真正意义上和孩子并没有做到深刻意义上的交流,怎样的交流算是有意义的呢?例如:放学回家陪孩子聊聊幼儿园里最高兴的事,交了几个好朋友、吃的食物喜欢吗?挑食了没有?还可以一起做手工(捏泥、折纸、贴画等)、一起玩玩具(乐高拼装、自己制作玩具),陪孩子讲绘本故事进行表演等,周末亲子进行户外活动等等。家长可以放下身段从孩子的特点出发和孩子一起表演,每天抽出10分钟一起制作等,很好地去激发孩子和家人交流的兴趣。另有一部分家长观念的落后,特别是爷爷奶奶接送的孩子家庭,觉得幼儿回到家就是自由活动时间,陪孩子来学知识都应该是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其实,家长如果不积极和孩子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接轨,表现出了不积极的情绪或不乐意去陪伴的话,真的会打击孩子学习和表现的积极性,也会使孩子和家人产生一些的隔阂,特别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这些取决于家长的思想意识,家长要足够重视。
4.作為家长一定要正视自家孩子的不足,努力配合好孩子,帮助改进。每个孩子在幼儿园会和在家会不同程度地有不一样的表现,在一段学习生活之后这些教师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在幼儿园和家庭的交流中,家长渴望听到孩子表现棒,优点人人爱听,缺点也不能回避。许多的教育经验案例我看过之后,对家长们有这点建议,对孩子讲话要积极、鼓励,让孩子听出自信。
5.家长要正确对待并且重视家长会和座谈会。家长们一定要明确:幼儿园在每学期都会进行家长座谈会,其实目的是让家长理解幼儿园的管理以及活动动态。通过幼儿园邀请家长听保健、消防、安全讲座,充实家长的常识储备,还有教育经验的家长为大家传经送宝,家长们可不能不屑一顾,你不追求进步,你的孩子也会在原地踏步的;另外就是家长们觉得浪费时间的家长会,不去了解孩子状态,不了解孩子所在班级教师、小朋友状况,自己的格局就局限了孩子的成长。幼儿园和教师都希望家长进行积极而且真实、有效的交流,好让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动态进行因材施教。
6.建立健全家园交流平台。根据观察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乐意配合幼儿园,配合教师,能够为了孩子的教育积极地出谋划策,特别是在家长下班后或者是休息时间和总是孩子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幼儿园的活动和发展中去献计献策。例如:在元旦、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活动的时候,邀请有兴趣参加、有余力帮忙的家长家长来到幼儿园和孩子和教师一起制作或者装饰教室,每逢此时我们都会发现家长们参与积极、热情高涨,孩子们也会被感染,力所能及地帮忙,这样加深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在幼儿园找到了一定的归属感,家长在活动中有了成就感,更好地和幼儿园进行了互动加了解,体验了教师的辛苦和参与的快乐。
面对蒸蒸日上的生活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天下父母无一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自信向上,想尽办法卯足了劲让孩子在将来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父母和幼儿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提出更全面有效的要求,通力合作,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