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初探

2020-08-02江诗荣

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江诗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细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更加深层次的情感,阅读教学效果更佳。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也越来越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单纯文字、作者的情感和文章内涵。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在教师多角度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意义

文本细读也就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时要更加细致深入地去发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了文本细读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逐步体会到作者的深层『青感和深层内涵。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文本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对整个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从而有效避免了教师的过度解读和教师单纯依靠自己主观思想而强加给学生的观念和认识。细读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面对每一篇文章时都会自主思考和细读,更好地理解每一篇文章,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理解。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方式,给学生拓宽了思考面,有更多的思考角度能够让学生体会,使学生可以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且从中获得知识,揣摩作者的情感。教师要从多角度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提供多个方面的思考角度和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在细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方向去发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努力所获得的结论和理解,更能打动学生自己,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面。

(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每一个文字背后都蕴藏着作者的态度,而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去探索每个作者的情感和经历,文本细读更是让学生深入发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内容都是教育部经过慎重考虑和挑选后确定的,最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各项发育和理解能力。相比之下最优质的文章,学生在对这些文章进行细读时,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在长久地学习和文本细读下,学生自身的文化积累和气质都会有所提升,对以后学习语文或者其他科目都会有所帮助。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索

(一)朗诵阅读文本,取得初步了解

朗誦是培养语感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次开始讲解一篇文章之前会要求同学们先整体浏览一遍,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大声朗读文章,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和感知,为之后的阅读和朗读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朗诵和阅读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有感情地朗诵,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朗诵的作用,给学生更多朗诵的机会,让学生逐步从朗诵文本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培养起对朗诵的兴趣。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周敦颐的《爱莲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些文章。这些文章所展现出的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后,更能敲打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那强烈的情感和态度,并取得初步感知,学生在朗诵这些文章时,要对整篇文章的情感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带有感情地大声朗诵出来。在《爱莲说》的朗诵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要更加坦荡磅礴,体现出作者那不愿与俗世为伍的态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一句要轻松欢乐,体现出欧阳修与民为乐的情感和游玩时的放松。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值得细细考量,更值得学生去认真细读,深入探索作者更加深层次的情感,而朗诵是初步了解和认知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诵阅读文本,学生也能够体会诗人在写这篇文童时的心路历程,对学生进行细读大有裨益。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

作者在写每篇文章时,都是从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出发的,可以说每篇文章的根本都是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在对文本进行细读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感受。比如说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的题目发人深省,文章内更是多次提到父亲的背影,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生活气息较浓的重点片段让学生进行细读,从中品味“背影”一词背后的情感,作者在描写火车站父亲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蹒跚”“攀着”“向上缩”“慢慢爬下”等等又有何情感,教师可以一一指出这些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联想到自己的家人,当学生离家外出时,自己的家人忙上忙下,为学生准备各种用品,爷爷奶奶拖着年迈的身体,脚步蹒跚地给学生做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或者就利用实际生活去想象,当时朱自清在看着父亲的时候心里的感情和矛盾。在结合实际生活时,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会将自己的情感付诸文章中,在细读的过程中,感情也会更加丰富,而教师利用生活实际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也会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认识。

(三)同类比较细读,拓宽思维空间

初中语文的文章编排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进度安排的,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阅读文本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应当丰富学生的阅读面,针对学习文章,寻找更多的同类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比较细读。在进行同类比较细读时,教师可以把相同种类的文本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细读和比较体会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之处,在比较细读时,更能发现不同作者的情感,在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同时,教师在进行同类比较细读时,要注意提问题和引导,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独特之处,经过丰富的细读和比较,学生会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文本细读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写文章时的情感,更能丰富学生的自身情感和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文本细读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细读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知识,能够发觉在文字背后作者埋藏的深层次的情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喜爱。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