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08-02朱清萍
朱清萍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建构知识,活动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实验、表演、竞赛、游戏、唱游在活动中交替使用,使学生既保持注意力,又减少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学、好学。
一、运用实验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讲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教师先组织学生做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手上的细菌,他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仔细观察,热烈讨论,惊叹原来看起来干干净净的手上有这么多的细菌。这时,教师适时提问:“吃饭前我们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但是怎样洗手才干净呢?”指导学生洗完手后,教师再次用显微镜观察,和之前做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记住饭前一定要洗干净手,并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牢记于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表演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演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学“我们爱整洁”一课时,在导入新课中,教师请几个学生分别戴上小花狗、小羊宝宝、山羊爷爷、小鸡、小鸭的头饰,分角色合作表演童话剧《皮皮的故事》。教师提醒学生边看边想:小狗皮皮是怎样做客的?为什么大家都要躲着它?学生表演得特别形象、逼真,其他学生则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当小狗皮皮因为头不梳、脸不洗,被小鸡小鸭嫌弃,无处落座时,学生顿时哈哈大笑,并在笑声中初步懂得了我们要爱整洁的道理。
三、运用竞赛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大多是通过看、听、想、说、比、做等形式逐步进行的,充分体现出课程的活动性。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愿意比一比、试一试,教师要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小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比、多做,在竞赛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认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穿衣、戴红领巾、系鞋带一系列比赛,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比比看谁做得最快最好。对优胜者及时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对其他同学也给予鼓励。课后,教师再发一张“比一比,看谁做得好”跟踪调查表,要求每个同学按表上要求在家里由家长指导监督,训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运用游戏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喜欢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教师适当穿插小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能增强教学效果。小游戏形式多样,有拼图形、下障碍棋、猜谜语等。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项“猜谜语”活动。两则谜语一出现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兴奋地猜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猜了几次都不正确时,教师在一旁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想想它的样子和作用”,学生积极动脑,激烈争论,很快就猜出了谜底(黑板、窗玻璃)。这样,学生感知了教室里几种公共财物的形态和作用,初步懂得愛护公共财物的道理。
五、运用唱游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唱游,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唱一边游戏,它包含着律动、表演、音乐,形式活泼生动,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很强,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唱唱跳跳中轻松地学习知识,明白道理,教学效果显著。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在“好友大搜索”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欣赏一首儿歌《找朋友》:“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让学生边唱边想:什么是好朋友,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之后,教师又请几个学生上台,分别戴上“爱读书”“爱画画”“爱唱歌”“爱踢球”“爱跳舞”等头饰,边唱边跳,学生在歌声、笑声中轻轻松松地寻找到有相同爱好的同学,懂得兴趣爱好相同、能够分享快乐就是好朋友。◆(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