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家园意识在电影中的差异化表现

2020-08-02曹利涛

声屏世界 2020年9期

曹利涛

摘要: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其各自有着不同的文明渊源。东方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半封闭型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陆地面积使得土地成为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东方人大多有着浓厚的家园意识,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东方文明的保守性。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因为常常要出海贸易和狩猎,其间不免经受海上的巨浪和猛禽,因而西方人更多地充满了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这也使得西方文明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章主要基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来探讨东西方家园意识差异产生的根源及东西方家园意识在电影中的差异化表现。

关键词:家园意识 安土重迁 冒险精神

东西方家园意识差异溯源

东方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对东方人来说,土地是其最根本的财富,是其谋生的根基。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一直都极受重视。又因为土地能为人们提供生存所必须的粮食,所以,家族便围绕着土地建立起来,子子孙孙依存土地繁衍生息。而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也使得土地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东方人因而也比较敬畏自然。中国人的土地情结与宗教信仰也有着一定的关系,“中国人的土地情结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土地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又通过社稷祭祀这样的宗教礼仪不断强化和延续。正所谓‘凡土之老,人皆赖之,故祭之也”。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浓厚的土地情怀和家园意识。

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由于陆地面积小,不利于耕种,所以古老的西方人只能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取食材与生活所需品……但是本国的物资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开始航海远行,开拓疆土。在与变化莫测的大海的斗争中,也培养了西方人独立、顽强、冒险的民族性格”。现在很多西方人酷爱跑酷、冲浪、蹦极等极限运动,正是这一民族性格的鲜明体现。

“‘文化洋葱说认为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核心层。表层即人们平常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直观事物,如衣物、建筑等。中层为习俗和传统等,如人们彼此问候的方式、宗教信仰等。核心层包括价值观、信念、行为方式等。”由此可见,家园意识隶属于文化的核心层次,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文化的表层和中层,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在电影《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中》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同属于科幻题材且都有着于世界末日中拯救人类的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在展现东西方人于灾难中自救的方法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流浪地球》如片名所示,人类带着地球“流浪”到新的星系以换来可以生存的新环境和人类物种的繁衍,而《星际穿越》则采取了放弃地球,在星系中重新寻找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的方式来延续人类文明。这两种方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中家园意识的差异。

中国人的安土重迁

面临地球即将毁灭的现状,人类应该怎么做?是带上曾经的家园出走,还是弃之不顾,再寻觅新家?电影《流浪地球》给出了答案:“将整个地球推离太阳系,飞向4.2光年外的新家园。”可携带地球“流浪”,寻找新的星系这一做法正体现了中国人身上那种一直以来的安土重迁观念。但当人们抛开这部电影,重新审视刘慈欣的原著小说时,就会发现电影《流浪地球》与小说有着较大出入。在小说中,“刘慈欣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沉郁笔调来表现这种梦幻的终结以及家园的丧失,而这种丧失,不仅包括地理家园,也包括精神家园,双重家园的丧失使人类成为孤儿,原有的生活方式被迫发生转变”。但在电影里并没有这种家园丧失的悲观和沉痛,取而代之的是地球人类齐心协力建造发动机,努力将地球带出太阳系奔赴新家园的勇气和坚毅。这一改动体现了导演郭帆身上浓厚的家园意识,而导演郭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正是中国人有着对土地和家园的深厚情感, 才会使得人们在逃离时也要带上“家”,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当电影中的人推动地球时,他们推动的也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而是人们所有的情感载体。电影中体现出的这种浓厚的家园意识,与中国人长久以来与土地难以分割的情感有关,也与“世代定居是常态”的乡土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于家园意识,“这其中的家园既可以是地理意义上的家园空间,也可以是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作为人类庇护性空间的心灵家园,及与之相关的精神性因素”。“回家”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词汇,当姥爷韩子昂身陷上海高楼内濒临死亡时,他最后一句话是“户口,当哥哥的,要照顾好妹妹,带朵朵回家”。而当户口遵从姥爷命令,欲带朵朵回家时,朵朵的回答则是“爷爷不在了,我们的家在哪里啊?”这里的“家”不仅指向地理意义上的家园空间,还指向人的心灵家园,于朵朵而言,爷爷既是家的象征,也是家的核心,爷爷的丧生无疑使朵朵心中的“家”彻底消失了。除了这段意外,影片中关于“回家”的对话布满了全片,电影中的人物无论身份、国别、年龄,其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回家”欲望。当刘启疑问被冻成冰块的鲸鱼为何会在地面上出现时,王磊上尉给出的解释是“游这么远,应该也是为了回家吧”。显然,作为主要由中国团队制作的一部影片,所有这些关于“回家”的对话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身上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家园意识。

西方人的开拓冒险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文明,使得西方人形成了“独立、顽强、冒险的民族性格”。不同于东方人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西方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和斗争精神,电影《星际穿越》正体现了西方人身上这种冒险开拓精神。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人类和《流浪地球》中的人类一样,面临着地球即将毁灭、人类这一物种即将灭绝的危机,但《星际穿越》里的布兰德教授及其科技团队并没有选择带着地球寻找新的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系来延续人类文明,而是派库珀带领一支小队前往太空,穿越未知黑洞去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当库珀问布兰德教授这些所做出的努力是不是为了要拯救这个世界时,布兰德教授给出的答复是,“我们不是要拯救世界,而是要离开它”。而在另外一场戏中,库珀跟老父亲唐纳德谈话时也说到,“这曾是一片沃土,现在已经养不起我们了,起源于这里并不意味着要结束在这里”。这两段对话充分反映了西方人对于赖以生存的家园并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西方人的家园意识要淡薄于东方人的家园意识。

另外,主人公库珀身上充分体现了西方人那种探索冒险的精神。当人类文明危在旦夕,每天只是在种植食物、吃饭喝水中度过,不再进行发明创造,不需要工程师和宇航员时,库伯只能在家种地、消磨时间。这样的日子使得库珀难以忍耐,在和老父亲唐纳德的一次对话中,库珀说到“我们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了,我们是探险者、开拓者,而不是什么守护者”。通过这句话,人们也明白了为什么库珀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即使在女儿苦苦哀求让他“stay”时,他依然会狠心踏上前往黑洞的未知之旅。这当然与他本人的职业有关,也与他想要拯救这个世界、想要让自己的家族延续下去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与他身上那种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开拓冒险精神也密不可分。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能体现出西方人开拓冒险的精神和充分自信的心态,比如库珀驾驶的飞船几次遭遇意外事件,当AI机器人都觉得某些操作没办法实现时,库珀靠着自己充分的自信和出色的驾驶能力解决了危机。电影里的部分其他细节也体现着西方人身上的斗争、冒险精神,如《不要温顺地走进那良夜》这首诗歌,其前后在电影中出现了五次,每一次都体现了西方人与未知的斗争、冒险精神。

正是这种冒险斗争精神使得西方人不像东方人那样眷恋故土,于他们而言,只要有开拓进取的勇气和精神,哪里都可以是新的家园,这也使得西方人的家园意识比东方人更为淡薄。

结语

综合来看,东西方家园意识的差异根本上来源于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以农耕文明为根基的东方文明,依赖土地而生存,因而对土地有着浓厚的情结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所以,東方人的家园意识更为浓厚。而以海洋文明为根基的西方文明,由于长期的海洋贸易和探险使得他们骨子里充满了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所以,西方人的家园意识较为淡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正体现了这两种东西方家园意识的差异。(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史睿:《中西方经典影片爱情观差异比较——以〈云水谣〉和〈法国中尉的女人〉为例》,《齐鲁艺苑》,2019(4)。

2.安然:《〈流浪地球〉的家园意识解读》,《电影文学》,2019(17)。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