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借鉴:中国传统文学IP开发探究
2020-08-02郭逸群
郭逸群
摘要:相较于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IP开发,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兼备的传统文学IP开发则相差甚远,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对比发现,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IP开发在受众类型、内容题材、改编难度等方面存在个性化差异,但二者都属于文学作品,IP开发模式相似且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传统文学IP开发可借鉴网络文学的IP运营思路,使自身成为泛娱乐领域中富有潜力的优质IP资源。
关键词:网络文学IP 传统文学IP IP开发 文化产业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泛娱乐热潮的兴起,植根于互联网的网络文学借助日趋完善的网络环境不断进行内容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基于网络文学内容IP的多形式跨界开发,并且目前的IP开发模式日趋完善。然而,如何借鉴网络文学IP开发模式进行传统文学IP开发思路探索,对于传统文学IP变现、繁荣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IP开发现状
多态联动,打通泛娱乐生态链。2018年,中国在线泛娱乐市场规模为4642.6亿元,增长率达到19.0%。泛娱乐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为网络文学IP开发提供了变现契机。在一条完整的泛娱乐产业链中,网络文学处于最上游,以其丰富的内容储备资源哺育整个IP开发产业链。基于网络文学IP产生的影视、网游、动漫等不同业态,由于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可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泛娱乐生态链各环节产生联动效应。
文章中的传统文学是指中国的古代文学形式,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反映时代缩影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较之网络文学IP的发展现状,传统文学IP开发的作品类型和领域并不均衡,主要是对己经过市场认可、积累了粉丝群体、口碑良好的作品进行开发,更倾向于影视剧、动漫领域,对周边衍生品、舞台剧、话剧、游戏领域的开发比较薄弱。这就导致部分经典文学作品被过度开发,比如四大名著、金庸和琼瑶作品不断被翻拍,而其他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翻拍却少之又少。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IP开发对比
IP开发基本情况对比。一、开发模式。(一)影视剧改编。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是IP开发最常见的方式。根据原著改编的影视剧播出后,会使得大批粉丝反哺原著,实现影视与出版的联动发展。从2014年掀起IP开发热潮到2019年,从《琅琊榜》《花千骨》《盗墓笔记》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斗破苍穹》《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再到一度占据热搜榜单的《庆余年》,网络文学IP剧屡屡创造收视纪录,成为资本争夺的焦点。反观传统文学影视改编,虽然古典名著的翻拍可能会掀起一股热潮,但总体来说并不受宠。
(二)动漫联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动漫也是当下流行的IP开发方式。近年来,多部动漫作品在收获高播放量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比如,由网络文学作品《斗罗大陆》《斗破苍穹》《魔道祖师》及传统文学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白蛇传》改编的动画片,还有多个版本的漫画版《琅琊榜》,备受市场青睐,进一步拓宽了文学作品IP变现的渠道。但从总体上来看,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在动漫开发领域更有优势,网络文学IP开发类型多集中于具有海量人气基础的玄幻小说,以降低风险;而传统文学IP改编成动漫的主要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
二、内容题材。目前,网络文学IP开发主要集中在玄幻、仙侠、言情、穿越等题材,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描摹与折射比较少,多以娱乐为主,对历史文化方面的描写常有虚构、抄袭或失实现象。而传统文学作品IP开发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往往倾向于反映社会现实、追忆历史变迁、剖析人性、能够引起人们深思的作品,其中不乏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兼备的经典作品。比如,《红高粱》《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民的名义》等优秀IP剧作,播出后就引发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层次思考。
网络文学IP开发优势。一、受众优势:海量级的粉丝基数。网络文学的受众一般具有很强的忠诚度和黏性,一方面,作者本身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为网络文学IP带来更稳定的粉丝群体。例如,素有“最文青的网络作家”之称的网络文学作家猫腻,就拥有数千万粉丝。曾火爆全网的《择天记》《陈情令》《庆余年》都出自猫腻之手。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书粉便迫不及待地从纸质书转向电视剧。另一方面,由于作品本身易于理解、娱乐性强并借助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加之文学网站将作品自动推荐给受众,能将潜在读者转化为忠实粉丝,从而使网络文学受众广泛,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和转化率依据。
二、内容优势:受众喜闻乐见的文本内容。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属于轻文学,其内容通俗易懂,加之网络文学故事新颖、形式自由、情节曲折、充满视觉化意象,人物设定抓人眼球、角色代入感强,不仅降低IP改编难度,而且从受众需求出发,更容易使受众对网络文学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产生情感共鸣而沉浸其中。以《庆余年》为例,其讲述的是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歷经家族、江湖、庙堂种种磨砺的穿越故事。全剧以男主范闲的现代人视角构建“现代思维与古代世界碰撞”的戏剧冲突,同时,作品中传达的爱情观和家庭教育观念等,让观众产生价值认同。
传统文学IP开发不足之处。一、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规划意识。从目前传统文学IP的运营状况来看,大多数仍是对己经在长期的市场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读者和良好口碑的作品进行多元化IP开发,并且多集中在影视领域。相反,在作品创作之初就为IP开发做好规划的案例少之又少,这一点也制约了传统文学IP的系统化、规模化、全方位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内容改编难度大,影视IP开发成本高。一方面,虽然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内容质量高、文化内涵深厚,但既要传承文学经典的思想精髓,又要迎合受众的需求,对编剧来说难度确实很大。同时,由于叙事结构过于宏大、创作周期长,使得影视剧IP改编投资过大、耗时耗力,加之商业气息充斥着整个影视行业,而经典传统文学作品数量又有限,内容源头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学作品都适合IP改编。故事性强的小说相比故事性弱、文学气息浓厚的作品更适合改编。
传统文学IP开发策略
融合流行文化元素。由传统文学作品开发的IP影视剧、动漫、游戏的主要受众为80、90、00后,他们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脑洞大、个性强,接触的文化多元。传统文学IP开发只有融合流行文化元素,反映当代流行文化,才能使作品更契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吸引更多流量。很多由网络文学打造的爆款IP作品,不论影视剧还是动漫、网游,或多或少都添加了当代流行文化元素,比如《琅琊榜》极具魅力的梅长苏形象,传统文学的IP開发之路也应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对传统IP形象进行包装和营销。
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探索跨界融合。优秀传统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思想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IP开发需结合传统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和风格,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加以不同形式的创新,将其应用到不同类型的IP产品开发实践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传统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在影视剧、动漫领域的IP开发,而在周边衍生品、舞台剧、话剧、游戏领域的开发比较薄弱。因此,要扩大传统文学IP的影响力,开发人员就要在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热潮下全面探索IP跨界开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故宫超级IP的成功给传统文学IP开发带来一定的启发,比如传统文学IP开发可充分利用文化符号,在周边文创衍生品、纪录片、综艺节目上下功夫,不断进行IP内容输出。
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近年来,很多传统文学作品IP开发的成功原因之一即对传统文学作品中经典人物形象进行重塑,从新视角出发解读人物形象,颠覆受众已有认知,从而引发关注。比如,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对哪吒形象重新设计,荧屏上的哪吒不再是以往经典的形象,而是画着烟熏妆和八字眉、脸上挂着恐怖邪魅笑容的混世魔王形象,以另类独特的画风演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
结语
传统文学中的很多经典作品,无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超越时空的思想内涵,都值得深入开发,但网络文学IP开发热度已远远超过传统文学。通过对二者开发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网络文学在内容与受众层面具备IP开发优势,传统文学IP开发尚存在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规划意识、改编难度大、影视IP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对此,传统文学可借鉴网络文学IP的开发思路,同时结合自身不足反思IP开发策略,提高传统文学作品影响力,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IP泛娱乐开发报告2019年》,《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5期)》,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9。
2.朱玥晗:《IP驱动下网络文学开发困境及对策分析》,《传播力研究》,2019(30)。
3.姬越蓉:《中国传统文学出版IP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4.王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文学IP开发模式探究》,《传播与版权》,2019(8)。
5.周志雄,刘振玲:《网络文学IP热的理论思考》,《社会科学》,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