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与 “白圭治水”
2020-08-02秦德君
秦德君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Comment 論语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大禹治水人人皆知,而白圭治水知道的可能就不多了。《孟子·告子下》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一次白圭在魏国遇到孟子,就对孟子夸口,说自己治水的本领超过大禹。孟子听了,反驳说:您错了。大禹治水,是循着水性作疏导,“以四海为壑”,把水导入四海。先生您治水则是“以邻国为壑”, 把邻国当容纳洪水的地方。水倒行泛滥叫洚水,洚水与洪水危害一样。这种把水患引给别人的做法,有德性的人都鄙视。您对自己治水的评价,言过其实了!
白圭原想在孟子那里讨个点赞,没想讨了个没趣。
白圭是战国时人,梁惠王时做过魏国宰相。当时魏国都城大梁靠近黄河,时遭洪水之患。白圭曾多次解除黄河水灾。后因魏国政治腐败,白圭外出游历,弃政从商。白圭很懂经营贸易,《汉书》中尊他为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白圭勤于勘察大堤,注重筑堤塞穴,堵塞蚁穴缝隙,但他治水有个致命弱点: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把水患“导向别处”,即朱熹《集注》中说的“白圭为之筑堤,雍而注之他国。”所以孟子认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水思路。大禹治水,顺着水性,重在疏导,根本性地解决问题;白圭治水,重在移堵,把水患导向他处,应付性地解一时一地之危。
尽管知道白圭治水的不多,但白圭式思维作派,“以邻为壑”的做法,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公共治理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家里收拾得一干二净,在家以外的公共空间则任意而为。公共治理中,“白圭式治理”的思维更常见。其思路和方法不是真正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压下,或推到后面,或移到别处,或留给“后浪”,反正表面糊弄对付了就行。
公共治理是为解决问题而产生、而存在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公共治理,要大力推行重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大禹治水”的思路和方法,力戒和矫正热衷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不真正解决问题的“白圭治水”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