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口老龄化智能家居的发展途径探索

2020-08-02李咏玲洪晓唐牛学蔡菁菁吴枫坪贾文齐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7期
关键词:老龄化智能家居室内设计

李咏玲 洪晓 唐牛学 蔡菁菁 吴枫坪 贾文齐

摘 要:随着社会老龄化与现代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开始追求更加舒适惬意的生活。传统的居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家居开始趋向于智能化,文章通过对我国老年人特征及活动空间需求分析,阐述了老龄化智能家居在适合老年人生活、娱乐、学习、休息、餐饮、休闲、医疗保健等居住空间的层次性需求,探索满足老年人使用功能需求的智能家居空间新途径。

关键词:智能家居;老龄化;室内设计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二十一世纪,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我国老龄化增速的提高,老龄比重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根据联合国专家预测,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数超过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达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数的17.8%。预计2030年达到近24%,这些数据指标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基于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下,人口老龄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之一[1]。

二、我国智能家居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室内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智能化家居空间设计的有效应用。首先智能家居依旧属于发展阶段;对室内设计的影响目前多体现在空间组织,室内风格,室内照明,室内陈设等几个方面展。其二国内尚未建立明确智能家居消费观,智能家居设计方面的,标准未能统一。其三是智能家居生产企业对产品技术升级过于关注,从本质而言,智能家居服务具体工作对象为人,因此在设计智能系统服务时必须实现以人为本,老年人居住空间相关内容的设计也必须与老年人实际生活符合。不能忽略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状况,否则会影响了智能家居使用的价值。即老龄化智能家居服务系统受到老年人生活行为习惯的直接影响。必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人群关爱与需求,确保实现老龄化智能家居设计以人为本,推进我国智能家居建设。下面通过老年人居住空间生活需求分析来探究智能家居设计新思维、新途径、进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三、我国老年人特征及活动空间需求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机能出现衰退后,对室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弱。生理特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光、热物理环境、声环境、人体工程学和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特殊需求。老年人的感知觉系统最先退化,老年人明、暗适应需要更长的时间。老人视力减弱,需要花更多的光线才可以看清物体,辨识色彩能力下降。空间设计中需要有足够的采光,方便老年人活动视物。老年人听觉的衰退体现在老年人交谈时经常是紧挨着;老年人新陈代谢速度慢,对温度的调节能力降低,夏怕热、冬畏寒。老年人对声环境尤其敏感,噪声容易造成神经紧张,引起失眠。老年居住动空间各功能室应有良好的隔音措施。老人年大脑结构和功能退化明显,主要体现在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居住空间便于老年人进行认知,室内环境应该尽量简洁。老年人运动系统衰弱,运动机能在肢体的灵活度和柔韧度等方面的退化,活动不便,居住空间设计中加强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对老年人的日后生活,进行各项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居住空间尺寸以及形式上的需求。并且他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体验感受也会具有极大的限制性。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需求

相对年轻人而言,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状态,期待社会人本关怀、理解与支持,近年来老年人旅游、聚会、会餐次数与日攀升,这些说明老年人善于怀旧渴望交往,希望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美好意愿。如无法满足这些精神需求,老年人心理上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不只是希望经济上来自儿女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能得到慰藉。

从我国现状看,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社会角色一旦改变,行为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也逐渐不被别人关注,很多老年人并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易产生空虚感和孤寂感、情绪变得低落、焦虑;由于公共活动空间范围变窄,从而产生封闭性的心理状态与强烈的失落感,对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加渴望被别人关注、接纳并获得认同。老年人敏感,孤寂、情绪易波动、空虚、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针对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居住空间应该提高家庭团聚与社交功能,创造适宜沟通交流的空间环境,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与社会认同。

四、我国老龄化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需求分析以及适合老年人居家活动与行为,在生活、娱乐、学习、休息、餐饮、休闲、情感、医疗保健等活动空间的层次性需求分析,研究满足老年人使用功能需求的智能家居空间。

(一)老年人智能家居-餐饮空间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合理膳食对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科学合理的膳食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表明,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率,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一定裨益。通过智能家居对老人的身体情况监测迅速做出判断并制定符合老年人口味、符合健康要求相应的合理膳食体系。同时在餐厅出入口、通道的无障碍设计;餐厅家具扶手、抽拉等多高度与角度变化体现智能家居人性化关怀,餐座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重量感,不容易让老人摔倒;老人记忆力不好,体贴设置提醒服务功能的随身物品或药品的餐边柜;老人年对红色和黄色辨识度相对其他颜色要高,餐饮空间色彩宜用暖色调,照明充足来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与行为特征。

(二)老年人智能家居-卫浴空间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老年人洗澡频率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除了老人自身易疲惫生理原因外,主要由不安全因素所决定。如浴室取暖差或通风不畅,洗浴吋让人感到寒冷或憋气;卫浴地面或进出浴盆材料易滑,站立淋浴感到疲劳乏力,引起头晕等原因从而减少冼浴次数。这说明老年人洗浴时对舒适性与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洗浴空间的发展缺少对老年人的“差异化”对待。老年智能家居卫浴空间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需要。从视觉温暖的界面、触感舒适的材料、明亮充足的照明、合理的水龙头的位置、高度适宜且贴心的脚踏与稳固的浴座、安全的搁物架等方面考虑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据悉,老年人在下蹲时,腹腔和下肢的血管受压,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多,容易引发脑溢血。老年人从蹲下到站立时容易导致大脑一时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目弦,故此老人更加适合采用坐便器。老年人洗浴智能家居空间设计考虑关怀,增加无障碍设计,在坐便器与淋浴房的周围,设置栏杆或扶手来帮助老年人保持重心稳定[2]。避免室内或浴池出现高低差。淋浴房产品设计考虑细节。温度智能调节按钮的位置与高度符合老年人人机工程学尺度。老年洗浴空间更衣室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更衣座椅应增加靠背提高舒适性、老年洗浴空间的洗浴项目:如汗蒸、桑拿、理疗、按摩、养生等智能家居电子产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范围和身体承受能力,避免因在温泉洗浴中心汗蒸时由于时间过长感到憋气。产生昏厥从而诱发高血压疾病情况的发生。建立老龄化家居智能家居设计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三)老年人居家健身活动空间

老年人居家健身活动空间避免设置在有日照的、通风不畅的空间,会使老年人感到压抑和憋闷,平面功能分区明确,界面色彩柔和、室内光线明亮,休息设施充足、无障碍设计等来满足娱乐休闲活动需求。老年智能家居休闲娱乐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当下休闲娱乐产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产品供给不足,且在人性化、医疗、安全性、保险等方面法律法规需要健全,才能满足老龄群体的居家健身活动需求,才能真正做到老年人智能家居健身活动空间质量可持续发展[3]。

(四)老年人老年人智能家居-学习空间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深刻变化,今天老年人的学习主要来自家庭,通过通过在家里报纸、广播、电视、手机或电脑网络等大众传播;合理安排空间,智能按摩床、桌、椅舒适柔软、角度合理以及安全的保健功能。并适合老年人视力特征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实现了灯光对家居护目的智能调节。

(五)老年人老年人智能家居-医疗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人们希翼社会能在健康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首先老年人居住空间应具有可靠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智能家居在物联网下建立连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加强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构建家庭、医院与诊所、社区医疗网络一体化连接体系,完成老龄化智能家居空间安全性与卫生服务体系是重要课题。如社区医护人员通过智能家居健康监测电子信息、情报服务系统等能提供各种护理服务,医护人员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康复训练治疗、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充足的医疗资源。加快智慧养老服务产品研发脚步,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和人本关怀。

(六)老年人老年人智能家居-情感需求未来发展方向的途径探索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来构建而成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控制管理系统。从老年人情感需求上对于智能家居产品而言,满足智能家居在与老龄使用者进行沟通时,能够准确辨别主人的发号施令、赋予它“人性化色彩”,有能力在老人无聊时与主人闲谈,做老人的“家庭情感伙伴”,如适当地表达自我的情感状态:筋疲力尽、自信或喜悦等[4]。增添老年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智能家居生活新体验。

五、基于人口老龄化智能家居设计内容与协调

老龄化智能家居主要包含了互联网通信技术、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物联网控制技术、产品设计、情感化等多个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从某种意义来讲,全面呈现了现下老年人群体对于生活质量、居住品质、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的具体需求,同时这一现象也预示了今后智能家居发展的方向。所以,设计者在进行编程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的时候,能最大程度地考虑到老年群体使用者的需求的全新设计理念、设计审美、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流程和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5]。

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而言,一方面,应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老龄化智能家居系統设计、对老年消费者明确的设计生活力度把握,并且对与智能与产品行业相关的前沿科技变化动态给予实时的关注,明确室内设计行业动态变化的新趋势,同时也要对老龄化智能家居空间设计发展形式给予保留一定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可以将新研发出来的产品以及设计理念,完美地与自身设计有机协调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将“以人为本”作为开展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宗旨,懂得在老年住宅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生活”与设计“生活”,详细了解老年住宅居住者在居住环境方面的生活习惯、喜好以及兴趣与行为特征等基本资料,最终为老年居住者设计出一个令其满意的老龄化智能家居空间环境设计。

我国已逐步步入老年社会,在新的形势下,老年人智能居住空间需求是多样化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应该从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考虑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提高智慧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与服务,注重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生活,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产业配套政策,使老龄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真正意义上做到社会家庭“健康老龄化”,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慧琳.基于人口老龄化下的中国社会经济现状探究[J].农家参谋,2018(15):239,161.

[2] 郝好.基于通用设计理论对公共洗浴空间中老人洗浴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3] 王永明.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休闲文化生活研究——以常熟市为例[J].长白学刊,2015(1):130-135.

[4] 薛雨,赵中建,汪浩文.面向智能家居环境的情感化设计思路[J].工业设计,2018(11):130-131.

[5] 刘强,杨丽,卢秀丽,等.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现状及意义[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3):42-43.

基金项目:大学生2019创新创业项目(201910232369)。

作者简介:李咏玲(1975.05-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老龄化智能家居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基于LD3320的智能家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