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扶贫模式探讨
2020-08-02黄庆坤
2015年1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把贫困地区实施信息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2020年是攻坚脱贫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精准脱贫,把握扶贫开发工作阶段性特征,深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此研究信息化技术在扶贫中的应用。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且要确保防止出现返贫现象,同时要解决期间不断产生的问题,扶贫工作涉及面广,牵涉的部门众多,任务长期而艰巨,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
早期政府的扶贫工作方式比较局限,通常是通过实地调研、逐家走访以及纸质化记录的方式来了解扶贫项目,同时扶贫资金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扶贫项目的进展情况不能实时查看,导致了扶贫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力度,更好地开展就业扶贫、技术扶贫、教育和医疗等扶贫,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助力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了急切的需求。
一、理论基础
(一)扶贫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特点
基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视角,扶贫问题在本质上一个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公共产品一般包含两种: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其中非竞争性指的是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这类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特点,非排他性指的是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扶贫就拥有这样的特点,因为贫困户在受益于扶贫政策的同时无法使其他贫困户不接受这些政策红利,然而,扶贫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同时存在“拥挤性”的特点,即在规划的扶贫资源中,因为存在竞争性,贫困户一个人享受扶贫资源时会消耗掉到其他贫困户的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的不足,而因为拥挤性,所以贫困户数量的增加,政府扶贫工作的负担会加重,从而导致任务繁重且艰巨。
(二)“信息贫困”导致经济贫困
“信息贫困”主要指在贫困地区存在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资源不足和信息服务不完善的问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淘汰无法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的落后会导致“经济贫困”,换个说法就是“信息富有”推动“经济富有”,这样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加快信息的流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关键农业技术的学习与运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互联网信息的流通能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成本,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因此通过信息扶贫能助力于缩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提高的事实,以及以此形成的“信息生产力”理论,更是佐证了信息发展对提高贫困地区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大帮助。由此可见,消除“信息贫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工作的开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信息化技术概述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将所研究对象的各类数据汇总至数据库,提供给特定人群进行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有行为的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提高这些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结合扶贫来看,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具体表现在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互联网、电子设备等为信息载体,针对扶贫信息化建设中需求迫切、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的重点领域提供技术性支持,助力扶贫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帮助政府打造出一套包含应用体系、硬件保障体系、要素配套体系等多要素的信息化扶贫综合体系,该体系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与管理水平,丰富贫困户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将应用于包括教育、医疗、农业、旅游等更多的领域,为脱贫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性保障。一方面,信息化技术能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成为扶贫干部的好助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影响将辐射到社会各界,并带动各界力量,集聚核心资源,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化技術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精准扶贫对象
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电子明白卡能够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精准监测和动态管理。以弥渡县为例,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利用电子信息化平台高效便捷的优势,将前期的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采集的贫困人口的信息进行录入,同时进行贫困现状的分析,还可以通过电子二维码的形式展示出贫困户的贫困现状、主次要致贫的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等信息,对现有贫困人口进行动态有序的管理,为各类相关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数据,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助力扶贫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二)信息化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提高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规划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贫困地区资金分配与项目的衔接,同时加强资金的全程监管,从下发,规划,分配到使用,全程记录,实现对扶贫资金流向的跟踪,相关部门能够实时掌握资金的流动状态,如同快递的配送服务一样,层层公开透明。这样的系统能使有限的扶贫专项资金得到充分地利用,督促政府将每一分钱都用好,用准,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信息化促进就业
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中贫困人员的信息,在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后,筛选出因就业问题而导致贫困的贫困户信息,将其基本状况和信息进行完善,包括工作意愿,自身条件等等,之后与当地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用工企业可以在这个信息平台上根据所招岗位的实际情况和贫困对象的就业意愿进行相互匹配,在条件相符的前提下,用工企业可以开展线上的面试,提高招聘的效率,实现精准对接,为员工打造一站式就业体验,从而解决因就业困难而导致的贫困。另一种方式则是企业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由待就业人员进行信息的筛选与匹配,找到中意的那家企业,之后进行面试与录用,充分尊重本人的意愿,让用工单位和求职者都满意。
针对当下因疫情而导致的暂时失业的现象,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一些地方也开发出了共享员工的平台,所谓共享即是因各种原因而暂时失去工作的员工可以保留原公司职员的身份进入另一公司進行工作,两家企业在共享平台上能进行信息的互通从而确保员工不会失业,待员工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再返回原来的公司继续工作。这样的方式能让暂时失业的人员不至于失去工作而再费精力去寻找工作。这样的极富创新性的方式考验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机制与沟通效率,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共享平台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一体化平台大大提高了企业间沟通的效率,同时也缓解了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
信息化技术帮助政府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来推动就业,实现了一加一等于三的满意的结果:解决了贫困人员找工作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有关企业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的双赢局面,另外也减轻了政府脱贫的压力,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帮助。
(四)信息化助力教育扶贫
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来扶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扶贫的新方法。一是加强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四川遂宁市投资了近2亿元改造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接入宽带速度大幅提升,全市已建成无线校园40所,录直播教室30间,并且投资280余万元建设了教育云平台首期项目;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向贫困地区输送教育资源。安徽省为了丰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1800多个主讲课堂和4900个接收课堂,全省8905个偏远农村山区教学试点满足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全覆盖,44.6万名教学点学生接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三是深化贫困地区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进行培训。青海省格尔木市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师培训、教研、教育教学应用等专项培训,提高了先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比重;四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使用的培训。江西省提出了贫困大·学生云计算能力培养计划,每年为1000名贫困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技能在线培训及认证;五是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教育扶贫。贵阳市长顺县开展了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项目,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出学生潜在发展问题,为贫困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五)互联网+助力产业发展
互联网助力农业生产。通过互联网,现在的农产品不仅仅是在当地自产自销,农民还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将农产品卖到全国,实现网上的销售,村民们还能通过现在大火的直播行业推销自家农产品,通过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吸引人们消费,实现农户们在家就能赚钱的美好愿景。除此之外,运用互联网新兴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农户们还可以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对产量有一个预估,可以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准备,为农产品的丰收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
互联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一些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模式,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掘自己的生态特色与优势,并运用当下的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介绍当地美景,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打造网红旅游景点,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游客又能通过互联网将当地的特色景点特色美食与自己的旅游经历进行传播,带动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促进旅游业的振兴,最终实现脱贫。
互联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整合与提供。对贫困群众进行体检全覆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形成大数据平台,同时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通过网上在线平台,实行在线慢病管理,贫困地区的人们能接受到更加优质与稳定的医疗资源,接受到更好的治疗,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障, 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缓解因为看病而花掉家里大部分的积蓄导致返贫的问题,一些医疗在线平台的繁荣发展,先进的医疗资源对医疗扶贫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互联网助力创新创业。互联网金融能为贫困的人群开通绿色创业通道,对于经过贫困认证的贫困户,在有关政策的保障下,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向其发放小额贷款,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避免了因资金不足而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在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进行发展,接受相关培训与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下成立企业,最终实现脱贫。
三、结语
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新兴的信息化技术为脱贫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统对政府扶贫工作的开展,比如在资金管理,贫困人口追踪,就业问题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推动贫困地区在教育、医疗、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创新发展,针对导致贫困的各类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为当地的脱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减少和防止返贫、新致贫,并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黄庆坤:大理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