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对话儿童音乐教育家陈泽铭
2020-08-01鲁阳阳
特约记者_鲁阳阳
马云曾说:不学艺术的孩子,将来可能没饭吃。眼下,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门类中的音乐,更是受到青睐。家长们早早就让孩子去学一门乐器,想要打下童子功;有的家长特别热衷让孩子去考级,以此证明孩子的音乐水平;有时遇到孩子练琴练到“声泪俱下”,家长们虽心痛不已,也只能咬紧牙关和孩子一起坚持……
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似乎,每个人都对音乐不陌生。唱歌、跳舞、学乐器、表演节目……但这真的就是音乐的全部了吗?
其实我们对音乐有许多误解。每个孩子都有自由高歌的渴望,他们生来就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这种最直达人心的艺术,让孩子会审美、能创造、成为更好的人。本期对话栏目,一起来和作曲家、儿童教育家、音乐感统创立者陈泽铭教授,聊聊音乐教育那些事儿。
音乐教育是人生必修课
Q:陈教授您好!关于音乐学习,我们了解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越早越好,打下童子功;一种认为音乐更多是娱乐,可学可不学。您怎么看?
陈泽铭:我先讲一下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肯定不是可学可不学,它是人生必修,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正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人的综合素质有两个范畴,理性素质和感性素质。音乐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核心是用音乐审美来培养孩子的感性素质。感性素质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让孩子充满温度、充满爱,让孩子会审美、能创造,还能提升幸福指数。有许多情商课,教人如何爱、如何与人打交道,但如果缺少了感性素质的支撑,那些不过是表面化的招式。
学龄前是培养感性素质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业压力会把孩子逼得越来越理性。目前来看,培养感性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是艺术教育,因为它从本能切入,并深入生命。而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没有一门艺术像音乐这样没有门槛、直达人心。文学作品你必须读懂它,绘画作品你必须看懂它,但音乐不同。听到悲伤的音乐就感觉悲伤,听到快乐的音乐就感觉快乐,全人类都一样。而且音乐还能帮孩子集中注意、发展语言、丰富想象、舒缓情绪等。这是为什么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的重要原因。
Q: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马云也曾说过:不学艺术的孩子,将来可能没饭吃。
陈泽铭:这是真知灼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脚步越来越近,其中很重要的特征就是AI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岗位被机器取代,我们的孩子将来如何不被淘汰?我认为,唯有人类的感性素质,唯有孩子有温度、能创造,才能更好在未来社会立足。
其实,很多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都是极具感性素质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对音乐情有独钟。列宁喜欢贝多芬的音乐,惊叹这么美好的东西人类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对音乐有很深造诣;钱学森兴趣爱好广泛,吹中音是他的拿手好戏;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本科学的就是音乐;克林顿还是个萨克斯高手。
别让孩子学会技术,而讨厌艺术
Q:很多孩子早早就被送去学琴,有时孩子哭得声泪俱下,让人犹豫这事是否应该坚持。
陈泽铭:音乐教育必须是快乐地学,如果孩子学得很艰苦,被逼着弹琴,那就不是审美教育而是审丑教育了。这可能会让孩子掌握了一点技术而讨厌了一门艺术,这个结果是很悲哀的。学龄前孩子学音乐的重点是音乐审美,从孩子的天性来说,是玩音乐而不是学技能。技能也不是不能学,但必须是懂儿童心理学、了解孩子学习方法的音乐老师才可以很好地教孩子。
陈泽铭:作曲家、儿童教育家、音乐感统创立者、音乐感统学术委员会会长、国家级学前教育培训授课专家、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世界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心理学会理事
Q:那孩子适合学什么乐器?
陈泽铭:不建议孩子过早接触摇滚乐、架子鼓等,一来容易损伤孩子的听神经,二来孩子过度依赖那些敲得很响的打击乐,反而容易抓不住节拍。至于学什么,第一考虑孩子兴趣,喜欢什么学什么;第二考虑孩子身体条件,比如手指太细没有力度就避免学键盘类乐器,有的孩子嘴唇很薄,脸部肌肉力量不足,就最好不去学吹奏乐器。一般情况下,建议幼儿园大班或一年级再开始学乐器。这是因为,待孩子的发展更成熟一些,如大脑对身体和肌肉的控制、心理上的自制力、专注力等发展到一定水平,就更适合技能学习。
父母是最好的音乐老师
Q:平时怎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陈泽铭:玩音乐可以有很多方式,欣赏音乐、跟着音乐动起来、唱出来、演出来、画出来……学音乐并不非得在正儿八经的音乐课堂上,五分钟、十分钟,生活里点点滴滴的时间,都可以。对孩子来说,最方便的乐器是自己的声带,孩子们可以利用声带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吃饭时、入睡时、起床时,都可以给孩子播放音乐,将音乐浸润到孩子生活中。儿歌童谣、经典名曲、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国内外音乐家为孩子写的器乐曲等,应该让孩子去体验。
Q:五音不全、唱歌不好听的人,是不是就没办法教孩子音乐?
陈泽铭:其实,帮助孩子成为音乐爱好者,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觉得自己唱得不好,可以给孩子念节奏感、韵律感强的儿歌或童谣,一起欣赏器乐曲,领着他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分享你听音乐时的感受……哪怕歌唱得不好,但每个人对音乐都是有感受、有体验的。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以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跳舞,其实现在一些做得好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早已不单是教音乐,它与孩子的情感教育、学习品质等方面融会贯通,孩子不止是学会一首儿歌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获得非音乐技能的成长。音乐成为一种教育的载体。孩子的感知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等,都可以以音乐为工具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