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寒冷地区稻田主养鲫鱼搭养柳根鱼技术试验

2020-08-01郭贵良刁海生赵宁刘畅

中国水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鱼种鲫鱼田埂

文/郭贵良 刁海生 赵宁 刘畅

近几年,北方地区兴起了一股养殖柳根鱼的热潮。其实,目前北方地区养殖的柳根鱼和传统上所说的柳根鱼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传统上北方地区所说的柳根鱼是指该地区鱥属的几种鱼类的地方性统称,这些鱼类包括拉氏鱥种、湖鱥种、真鱥种、斑鳍鱥种和花江鱥种,而不是专指一种鱼,这些品种有的规格很小,只能长到十几克,有的个体较大。本文所说的柳根鱼即专指拉氏鱥,是鱥属中最大的一种,该品种常见的成熟个体的体长为16cm~20cm,最大体长可达26cm,最大体重可达250g以上,为一种偏冷水性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

近几年,稻田养殖在吉林省这样的寒冷地区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为了提高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使得稻田养殖得到更好地发展。2019年,我们在主养鲫鱼的稻田里搭养了偏冷水性的名贵鱼类——柳根鱼,以试验在寒冷地区的稻田里能否养殖偏冷水性的经济鱼类,结果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稻田选择

在吉林省九台市饮马河灌区选择一块面积为10000m2左右的稻田。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不受旱涝的影响。

(二)田间工程

柳根鱼为偏冷水性的鱼类,为了适应柳根鱼的生存和生长,我们插秧前在稻田开挖了鱼沟和渔涵,以适应高温季节柳根鱼对低温水域的需求。同时,鱼沟和鱼凼也可以适应水稻生长期要经常调节水位,在浅灌和晒田时解决稻鱼用水的矛盾,并有利于鱼类生长及种稻施肥、洒药。

1.加固田埂

将养殖稻田四周的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加固的田埂高度在60cm左右,顶宽在50cm左右,并锤打结实,以防大雨时冲垮田埂或水漫出田埂逃鱼。

2.渔涵建设

在稻田中央挖一长方形渔涵。渔涵长25m×宽20m×深1.2m,约占稻田总面积的5%。渔涵与鱼沟中心相通。

3.鱼沟建设

在稻田四周和田间开挖“田”字形鱼沟,沟宽60cm,深30cm,坡度比1:1.2,使纵沟、横沟、围沟连通。鱼沟约占总面积的4%。围边鱼沟离田埂1.5m处开挖。

4.安拦鱼栅

将进排水口开挖在稻田相对应的两角田埂上,使水流畅通。进、排水口用铁丝网做成拦鱼栅,防止逃鱼和野杂鱼等敌害进入养鱼稻田。拦鱼栅长度为排水口的3倍,使之成弧形,高度超过田埂15cm,底部插入硬泥土30cm。

(三)前期准备

1.消毒清野

在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稻田插秧前。将鱼沟和渔涵注满水,每亩水面用漂白粉50kg化浆后泼洒,以杀灭水体内的细菌、病毒以及驱赶蛙类、鼠类等敌害生物。

2.培育饵料

鱼苗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水体施放腐熟的有机肥1000kg,来培育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为鱼苗提供适口的优质天然饵料。

(四)鱼种投放

鱼种应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色鲜亮、无病无伤。鱼种放养前,将渔涵和稻田的其他区域暂时隔离开,先将鱼种放入渔涵中暂养。

5月中旬,放养平均体重150g/尾的彭泽鲫鱼种1000尾,体长9cm左右的柳根鱼鱼种3000尾。鱼种投放前用4%的食盐水浸浴20分钟,用以消毒、杀灭病原体。

(五)饲养管理

1.驯化

彭泽鲫和拉氏鱥鱼种放入渔涵3天后开始人工驯化喂养。喂养使用鲫鱼专用配合颗粒饲料。柳根鱼则以摄食鲫鱼专用配合颗粒饲料的破碎料和碎屑为主。投喂地点以渔涵为主,鱼沟为辅。

驯化时,先用声响刺激鱼种,边刺激边向池中投饵,开始少投喂,然后视彭泽鲫上台的多少逐渐增加投饵量,每天驯化3次,分别在9:00、13:00、16:00各驯化一次,每次40分钟左右。5天后鱼苗大部分上台,开始进入正常投喂阶段。

2.喂养

鱼种可以正常摄食后,每日投喂2次,分别在9:00、16:00各投饲一次。投饵量以满足鱼类吃饱吃足为准,以有效促进鱼类生长。

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投喂次数根据天气、水温、季节进行调整。

(六)水稻种植

选择当地培育的抗倒伏、抗病害、稻米质量和产量上乘的优良品种,在6月份之前完成插秧。

水稻栽插采用边际加密栽秧的方式,在鱼沟、渔涵的周边采取适当的密植,把鱼沟和渔涵占去的稻秧密插在沟、涵的周边,使得表面上看占了稻田约10%面积的养鱼区域实际上并未减少多少秧苗的数量,从而保证了稻田中稻谷的产量的稳定。

鱼在沟坑式稻田中的广泛活动能起到除草吃虫、松土施肥的作用,可促进水稻尤其是沟、涵边水稻的生长,提高稻谷的饱满度。

(七)水质管理

水稻生长初期,水位保持3cm~5cm,让水稻尽早返青。水稻生长中后期,水位保持在10cm~15cm。

6月份,每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左右。7月~8月的高温季节,每7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左右。以后随气温下降,每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左右。

当水稻需晒田时,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水面即可,晒田时间要短,晒田结束随即将水位加至原来水位。若水稻要喷药治虫,应尽量叶面喷洒,并根据情况更换新鲜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渔涵内架设一台2kW的增氧机一台,定时开动增氧机。使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溶氧量在5mg/L以上。

(八)日常管理

稻田养殖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认真、坚持不懈,每天坚持早晚各巡田一次,注意查看水位变化情况、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和防逃设施完好程度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九)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存”的原则。6月15日开始,每隔15天用生石灰消毒一次,每次用生石灰30kg。水稻治虫用药时采用低毒高效的、对鱼类没有危害的农药。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

表1 总投入与产出具体情况分析表

二、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结果

2019年,我们利用挖有渔涵和鱼沟的,面积约为10000m2的稻田主养彭泽鲫,搭养柳根鱼。渔涵、鱼沟占整个稻田面积的9%左右。

放养体重150g/尾的彭泽鲫鱼种1000尾,体长10cm左右的柳根鱼鱼种3000尾。投喂饲料500kg。

结果共产稻谷7500kg,共产平均体重510g/尾的彭泽鲫商品鱼500kg,共产平均体重78g/尾的柳根鱼商品鱼150kg。在稻谷产量与未养鱼时的产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鲫鱼和柳根鱼总共增收15000元。投入与产出详见表1。

(二)分析讨论

1.养殖效果

本实验证明,柳根鱼虽然属偏冷水性的鱼类,对养殖环境和水温、水质的要求较高。但在具有渔涵、鱼沟等田间工程的北方地区的稻田里,如果具有超过0.5m深的沟、涵等水域,柳根鱼依然能够很好的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也没有发生什么病害。说明柳根鱼不需要非得在具有冷水资源的区域养殖,完全可以在具有一定的田间工程的稻田里养殖。这就为柳根鱼的养殖开拓了新的养殖地点和养殖空间。

2.效益分析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稻田中主养鲫鱼,如果搭养柳根鱼,养殖出的大规格鲫鱼和柳根鱼的品质非常好,售价也较高,能够极大地提高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本实验中,在稻田中养殖的鱼类可使每公顷稻田增加收入15000元以上,除去投入,每公顷可获纯收益8400元以上,从而可以极大地增加稻农的收入。如果再加上由于稻田养鱼增加了稻米的品质,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其综合效益会更高。

3.生态效果

以往我们养殖柳根鱼,基本上要找有一定流水的山涧池塘,由于这种养殖场所比较难找,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柳根鱼的养殖。由于稻田内有丰富的植物,既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使稻田内的水体比较凉爽,适合于柳根鱼的生存。又可以及时地消耗稻田内水体中的营养盐,使稻田内的水质清新,透明度高,也适合于柳根鱼的生存。稻田养殖柳根鱼的成功,可以不再需要专门养殖柳根鱼的池塘,可以节约了养殖用地和高昂的池塘租赁费用。

稻田中还具有丰富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各种昆虫等生物饵料可供鲫鱼和柳根鱼摄食,因而在稻田中养殖的鲫鱼和柳根鱼的长势非常好,并且饵料系数非常低,节省了大量的饵料投入。

稻田中养殖的鲫鱼和柳根鱼的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钙等微量元素,大大地减少了化肥的投入。鱼类的生命活动也减轻了害虫的危害,减少了部分农药的使用。因而,该项目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鱼种鲫鱼田埂
田埂的底色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鲫鱼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
田埂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寻找一条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