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美好中冶 领跑新兴产业
——记部优工程中冶新材料项目

2020-08-01张小红

中国有色金属 2020年14期
关键词:材料施工建设

本刊记者 张小红|文

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五矿集团、中冶集团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板块”的主要代表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度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和河北省2018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在总承包单位中国恩菲的带领下,充分发挥施工单位二十二冶集团和中冶天工集团的“冶战军”精神,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一年建成投产”的施工奇迹。

面对行业发展受到的原料制约,中冶集团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轩高科、比亚迪等国内优秀企业合作成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资40 余亿元建设中冶新材料项目。2018年12月22日,“中冶新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在唐山曹妃甸举行,标志着项目一期工程真正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一年建成投产”的宏伟目标。

协同发展打造样板工程

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五矿集团、中冶集团紧紧围绕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利用自身锂、镍、钴、锰资源优势和高端动力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板块”的主要代表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2018年度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和河北省2018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年产高镍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NCM622)4 万吨,高纯氧化钪20 吨,一、二期合计年产(NCM811)6 万吨,高纯氧化钪40 吨,达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三元正极前驱体研发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高纯氧化钪研发生产基地。

本项目依托中冶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建设的世界级矿业项目——瑞木红土镍矿,实现了从原矿开采到整车制造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融合,实现了“一带一路”起点与终点的产业融通。本项目建设创造和刷新了很多记录,是效率与质量的样板;本项目应用了中冶集团、中国五矿自主研发的四十多项专利,是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产品融合的样板;本项目还抢占了新能源“热势”的发展机遇,形成了附加值延伸的产品链条,是产品开发升级的样板。

本项目建设发挥了中冶集团科研、设计、勘察、施工、运营管理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中国恩菲、中冶沈勘、中冶赛迪、二十二冶、中冶天工等参建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秉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以“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保费用控制、保生产准备、保廉洁自律”六保作为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的标尺,以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为质量目标,高效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近日,该项目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质工程。

“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项目的总承包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带领全体参建单位,历经寒潮、台风、暴雨的严峻考验,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带来的挑战,提前合同工期1 个月实现工程项目建成投产目标,彰显了“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

新材料市场具有快速投入、快速研发、快速见效、快速引导市场的特点,“时间”成为中冶新材料项目的“生命”,这也是摆在恩菲团队面前的巨大挑战。“只有把工程进度抢出来,这个项目才有意义,才能快速引领。”厂址确定后,恩菲团队提前3 个月驻扎项目现场。为了实现计划目标,恩菲团队实施了公司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现场办公工作方式,70 余人的设计团队提前数月驻扎到曹妃甸这个“小岛”上,一待就是一年半。

恩菲设计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按施工工序出图、专业无缝对接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一个月完成报规、两个月拿到规划许可、三个月全面提交施工图审图”的恩菲速度。项目团队通过采取“立体施工”“交叉作业”等措施,坚持“进度必确保、安全零容忍、质量创国优、环保应达标”的管理理念,在短短1年时间内创造和刷新了多项行业建设纪录。项目还充分吸取国内现有的先进冶炼及材料制备技术经验,大胆采取低成本萃取流程,极大地缩减了中冶新材料项目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

步步为营,高效施工安全先行。安全是一切的保障和前提。自开工以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立足高起点、制定高目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目标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状》,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名管理人员、每一名施工人员身上,形成有效安全管理网络,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层层把关,保证质量重点管控。项目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目标、质量通病预防和质量管理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程序文件和质量计划内容执行,使工程质量时时处于受控状态。对已确定的“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对特殊和关键工序从工艺制定、材料物资管理和操作人员实行重点管控,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费用控制,锱铢必较。费用控制一直都是EPC 总承包项目的一个难点,但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从投标报价、设计到采购、施工、试运行阶段均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造价与合同管理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成本与费用控制过程。造价管理人员通过提早参与项目,提早提出费用控制预案,避免了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小失大和浪费行为。

“冶战军”的精神与实干

中冶新材料项目的施工总承包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和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者参建了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厂房、萃取厂房、氧化钪厂房和生产辅助设施等,后者主要承建浸出及净化车间、合成前液制备厂房以及产品库等工程。

二十二冶发扬“冶战军”精神,坚持绿色、高质量施工原则,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用坚不可摧的顽强拼搏精神,创造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建设施工的奇迹。

他们以安全文明施工为抓手,本着“干一流的,做更好的”原则,由表及里,内外兼修。高起点、高标准规范施工,合理布置生活区、工作区,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品牌识别手册》要求,做到形象标识规范化。

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建筑业10 项新技术中的6 大项13 小项技术,其中突出的有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管线综合技术、预制砂浆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全力打造“绿色工地”“智慧工地”,有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十二冶突出抓牢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升组织活力,在中冶新材料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党政工团团结一致、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通过主动作为克服困难和阻力,通过苦干加实干攻坚克难,为施工生产增添助力。

二十二冶还在项目建设党支部开展了“争当岗位标兵”主题党员实践活动,以“党员先锋队”和“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率先垂范,带动全体职工奋力拼搏,集中资源力量,心无旁骛地朝着节点目标奋进;开展了“青年突击队”活动,凝聚青年员工力量,发挥青年员工聪明才智;开展了“三保一比”劳动竞赛,全体参建队伍、员工劳动积极性倍增,施工组织更精细,人员组织更到位,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合力。

中冶天工集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以将项目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精品工程为奋斗目标,积极组建QC 质量管理“强控”小组,日跟踪、周督查、月总结,强力夯实工程质量管理及过程监督工作,有效落实现场各项工程质量情况。

不负众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冶新材料项目已先后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中冶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部级)奖项,同时取得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河北省优秀QC 小组成果等多项荣誉。

猜你喜欢

材料施工建设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