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意象,抓住诗词的灵魂

2020-07-31努力扎·布拉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鉴赏意象古诗词

努力扎·布拉力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多种新型教育理念逐渐涌现,为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古诗词则是此门课程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但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高中古诗词教学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意象着手,重点从五个方面分析新形势下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意象 古诗词 鉴赏 策略

各阶段语文教材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有着不同的艺术魅力,可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从本质上来看,古诗词教学的核心目的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使学生可充分感知文字的灵性,发现更多艺术美元素,并将其应用在语言表达当中。高中古诗词在文字、结构、意象等多个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主要通过写景、写事、写人,为学生构造出真实且富有魅力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剖析文字中的情感,准确把握其中内涵,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现如今,如何打造古诗词意象教学、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巧妙构造情景,加深学生个人感悟

古诗词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强化学生赏析能力的主要途径。尽管新课改背景下,新型教育理念为教学模式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通过调查可发现,目前部分教师仍旧固步自封,未能真正认识意象教学,单一地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释义,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难以切实感悟古诗词内涵[1]。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应当跟上教育革新步伐,合理应用现代技术,增强学生的视听体验,使学生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高效学习。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播放精心挑选的视频片段《赤壁》,使学生感知电影所呈现的古典美,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事件有充分的认知。接下来,继续播放歌手胡彦斌根据古诗词所改编同名歌曲,巧妙构造情景,促使学生可在音乐当中初步体味古诗词的内涵与情感。通过借助辅助教学设备,可将历史情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为了加深学生的个人感悟,教师则适时提出问题“你们对这首词的初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豪放、大气、铿锵有力等等。教师再鼓励学生分组探究,抓住词中的关键景物,在脑海中绘制出历史景象,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怀,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由以上教学案例可看出,以视频、音乐等现代化元素构造情景,可极大程度丰富教学课堂,将诗词中的景象呈现出来,同时亦可使学生抓住诗词的灵魂,把握主导意象,领略其中所描绘的豪放之美。

二、细致剖析文字,充分理解诗词内涵

与现代文章相比,古诗词中的每字、每词、每句都有着一定的蕴意,若是在教学过程中仅重视诗词大意的讲解,则必然难以达到預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细致剖析文字,理解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绘制出生动的历史画卷,同时正确把握诗词意象。以《锦瑟》教学为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诗人李商隐的艺术风格。课堂上,教师用录音机或者手机播放诵读磁带,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对诗人李商隐你们了解多少?”带领学生回顾旧知。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诗人加以评价。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使学生可了解人们对本首诗的不同看法。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着理解诗词大意。之后,设置问题“本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细致剖析文字,从字词出发把握意境。如庄周、杜鹃、珠泪等,引用历史典故,将作者内心的悲情充分体现,并形成一种虚无缥缈且蕴意深刻的意境[2]。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打造高效而课堂,则应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式,学会一定的鉴赏技巧。首先,在诵读诗词时遵循情感性原则,真正地融入意境中。例如,《蜀道难》这首词可以从语句中明显体会作者的感慨之情,教师则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危”“高”以及各种语气词,抓住诗词的灵魂所在,在理解这些字词的基础上展开饱含气势的诵读。其次,课堂、课后鼓励学生多次诵读,品味词中的真情实感,把握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进而获得一定的鉴赏技巧。

三、拓展个性思维,再现诗词艺术形象

通过分析大量古诗词,可发现多数古诗词都有着独特的“点睛之笔”,其有可能是一个字,也有可能是一句话。若是学生可品味其内在含义,则必然能够有效拓展个性思维,感知诗人的写作情感,并再现艺术形象。古代诗人往往将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上,因此在剖析诗词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环境、人文等多个要素,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深刻理解[3]。以《归田园居》教学为例,诗人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而本首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围绕“草屋”“柳”“桃李”“烟”等等景物进行丰富想象,将景物与情感联系到一起,构思出安静、平和、自在的意境。基于此,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意境中作者会有什么想法呢?如果是你的话,会做出什么举动?”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拓展个性思维,将个人对诗词的独特见解展示出来,再现艺术形象,进而与田园意境融为一体,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想象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深入理解每一首古诗词,在课堂上侧重于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立足学生实际设置适宜的导向性问题,使学生可自由想象,绘制出古诗词描绘的意境,并延伸这一意境,深入灵魂,充分感知其内涵以及蕴意。

组织课堂活动,有效实现情感共鸣

相对来说,古诗词教学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以单一讲解为主的话,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为课堂增添更多的色彩,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古诗词意象,一边理解诗词含义,一边学会换位思考,进而有效实现情感共鸣。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以点拨法为主,鼓励学生主动朗读,分组讨论,借助资料疏通文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延伸,提炼出文中的几个重要“角色”,邹忌、妻妾、客人、威王等,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大致概述古诗词内容,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扮演。从语言、动作、形态等多个方面,充分感知人物的特点以及性格,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人物情感充分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则注意指导学生的语气以及节奏感。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不同人物的情绪以及特点,快速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全面感悟意象的内涵,并受到一定的启示。由此可见,组织适宜的课堂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与古诗词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亦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基于触类旁通,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是指在了解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展开类比。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将其应用至古诗词教学当中,巩固学生诗词意象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引导学生展开举一反三,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完整的诗词赏析框架,更加深入地品味古诗词内涵以及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提前将古诗词包含的意象进行科学分类,鼓励学生展开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其含义,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有效保持学生的赏析兴趣。以《声声慢》教学为例,诗词包含“黄花”这一意象,因大量古诗词都与描写过“花”,故教师可将其视为核心要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联想不同诗词中“花”的蕴意以及内涵,通过对比的方式,充分理解本首诗词当中的“黄花”,并把握词人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意象教学已然成为古诗词最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教师应当明确什么是意象教学,从巧妙构造情景、加深学生自我感悟,细致剖析文字、充分体会其中内涵,拓展个性思维、再现诗词艺术形象,组织课堂活动、有效实现情感共鸣等多个方面做起,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燕.打开思维闸门,透视诗词意象——刍议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象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1):31-32.

[2]马鑫梅.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意象品味古诗词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6):169-170.

[3]孙健.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法——以苏轼词中的“梦”意象分析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05):63-64.

猜你喜欢

鉴赏意象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来自林间的风
猜诗词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