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方法研究
2020-07-31马晓琳
马晓琳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中心任务。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纽带,以“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注重提问和追问的艺术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追问 技巧
所谓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果进行有效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三次等的提问。加德纳指出,教师利用“追问教学”这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可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往往可以使学生迷茫的思路得到指引,奇异的说法得到修正,错误的答案找到根源,成为精彩的课堂生成。那么如何恰到好处的“追问”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在意外生成处追问——生成精彩
每个学生理解题目的方法和途径都有所差异,老师的预设往往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生的回答必定有所差距,对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老师草率的急于否定,无疑是给学生当头一棒,会严重打击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教师不应当为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忙,而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因为他们的思考过程比正确答案更重要。 如果教师能够借机发挥,进行追问、引导,课堂定会因为意外而精彩。例如,在教学《相交与垂直》时,我让学生们想办法得到一组垂线。因为学生们课前都预习了内容,所以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一位学生说:“我用纸折出直角,那么两条折痕就是一组垂线。”另一位学生说:“我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那么直角两边所在的直线就是一组垂线。”“利用方格纸画垂线。”我正要小结学生们的做法时,看见有一名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她回答说:“我用书或者本子就可以画出一组垂线。”此时全班学生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她,我追问:“你怎么想到要用书或本子呢?”学生自豪地说:“因为画垂线的关键是做出直角,书和本子是长方形,它们的角都是直角。”同学们恍然大悟,都用羡慕的眼神望着她。我抓住这一绝好时机,继续追问“用书本画有什么优点?”“现成”,“方便”,“实用”顿时,课堂活跃了,学生的认知也在意外中得到了深化。试想,如果没有及时而有效的追问,课堂中那不曾预约的精彩会不期而至吗?
二、在出现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
“理想的课堂就是真实的课堂。”出现错误是难免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怎能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更不能面红耳赤的打击批评学生,而应解读错误,帮助学生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时候可将否定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错误。在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一个学生计算13-8=?他用了平十法:先把8分成3和5 ,再计算13-3=10,最后10+5=15。我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还有好几个学生也是这么做的。我继续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略做思考,回答说:“我用的是平十法,把8分成3和5,是因为13的个位上是3,13-3=10”此时,我急忙插问:“既然是13-8,你才减了3,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了一下,说:“我刚才做错了,后面应该是10-5=5。”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了出错的原因,对于错误的理解更为深刻。教师适时地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
三、在课堂探究处追问——加深印象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怕出现问题,而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小组很快摆出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可是有一个小组怎么也摆不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请全班同学仔细观察这组使用的小棒,动员寻找原因。学生们经过观察、对比发现这个小组里的两根小棒短,另一根小棒很长。此时,我就问:“能搭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应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地动手参与进来。最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在学生们心中扎下了根。由此可见,教师善设问题,和风细雨的诱导探究,是课堂灵动高效的良策。
四、在出现歧义时追问——拨云见日
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歧义,有不同的心声,那是常有的事情。对于学生理解的偏差,教师要抓住追问时机,不要急于做裁判,下结论,应提出与前一个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理解偏差的根源。在执教数学活动《分扣子》时,学生能很快地按照扣子的形状和扣眼数量进行分类。在提高难度,按不同标准分更多样的扣子时,学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双方辩论起来。教师根据本节內容中渗透数学方法的目标,追问:“同学们还记得给杯子分类吗?(有无把;有无水;杯子的形状)”学生们通过思考、交流得出结论:按同一标准分类,一直分下去,结果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学生的争论是一个突破难点的契机,能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向成功。
五、在缺乏深度处追问——水到渠成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会通过预习或耳濡目染无意识地记住某些内容,造成“我已经会了”的假象。而事实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设置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探究,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消化知识。
六、在出现卡壳时追问——茅塞顿开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卡壳现象。这时,我们教师不要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而要进行提示性的追问,便于引导学生打开脑洞,积极思考。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切实以学生为本,增强追问意识,提高追问艺术,让课堂追问问得自然、问得科学、问得有效,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