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体育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模式
2020-07-31李清涛
李清涛
摘要: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国防力量的强化也越发重视。在部队日常训练中,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相互融合成为了培养军人意志、强化其心理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军事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现状,从科学训练的角度出发谈谈怎样有效实现心理训练与军事体能训练的一体化发展。[1]
关键词:心理训练军人意志国防力量军事体育
引言
心理训练与军事体育锻炼的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我国部队日常训练的基础训练原则,也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训练机制。因此,我们除了要掌握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基本原则,更要根据军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官兵的综合素质及水准。其中,针对军人的身体机能的训练我们发现其在频次、距离、时间、程度、部位等方面的训练对于身体肌肉素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人的心理对于其行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心理训练与军事体育训练的一体化有利于我国部队训练水平的提升。
一、定人定项,提升军人适应性
训练科目的不同对于参与军事体育训练的军人而言,其包含的训练效果也是不同的。如障碍跑对于军人在训练和作战中所需的灵敏性、协调性、耐力、速度以及各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越野跑对于军人的坚韧性的培养及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短跑训练等项目能够有效强化军人的坚毅品质,促进其奔跑能力的锻炼及提升;体操器械训练对于军人身体的灵敏性、腹肌力以及臂力的锻炼有着显著的作用,能够促进军人对作战环境、行军环境的适应性。因此,我们在开展军事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军人的个人品质和意志弱项进行定项训练。考虑到军人身体素质与其心理特质的对应性,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通过负重长跑来提升军人的坚韧性,通过短跑冲刺来强化军人的决断力。定人定项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心理训练和军事体育训练的一体化发展和
建设。
二、意志引导,强化心理与体能的对应性
根据军人身体机能和意志力的不同特性,我们可以借助意志引导法来强化军人心理和体能的对应性,从而有效提升部队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相较于体能训练而言,意志力训练的结果和过程具有更强的潜在性。[2]因此,作为指挥员或是教练员,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意志训练法对于军人身体机能训练的促进作用,通过自我加压、自我暗示以及自我激励等意志方式的应用来促进军人主动参与体能训练,从而有效提升部队日常训练的训练水准。
三、适用自主自制训练法,培养军人优秀心理品质
自主自制法的指的是以個人、排或班为单位,制定周期为一周左右的训练计划表,并自行监督、自行实施的训练计划。将训练科目、训练强度以及训练时间作为训练周期的记录内容,严格考核军人的身体机能,针对考核结果来安排并总结往后的训练方向及训练内容。久而久之,在长期、稳定的训练和提升过程中不断提升巨人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约束的优秀心理品质。教练员和训练员在实施此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不能过于放任军人的自主行为,从而导致其他恶劣行为的出现;二是该法在实施时对于训练员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练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有所成效,因此不能急于求成。
四、交叉结合、相互促进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军人的心里训练和身体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心理训练与军事体育训练的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交叉结合训练法,从而有效提升两者之间的交互促进作用。在进行交叉结合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心理训练及体能训练的对应性,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有效提升军人的训练水平。例如,在组织军人进行障碍跑之后,再进行疏导情绪的心理训练,紧接着又组织新一轮的障碍跑训练,观察军人在两轮训练中的不同反应,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交叉训练和科学引导。
五、强化人才建设,提升教练员管理能力
教练员和训练员是组织开展部队心理训练以及军事体育锻炼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部队心理训练以及军事体育训练的一体化发展,我们要重视提升教练员以及训练员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强化训练人才的建设和培养,从而有效提升部队训练的水平和质量。[3]在基层部队以及部队院校中,心理训练以及军事体能训练的一体化是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强化地方与部队、院校与院校、部队与院校之间的联系,借助部队的心理专业优势以及地方和部队院校的军事训练、人才及科研优势,促进更多既掌握了精妙的心理技能,又有深厚的体能训练知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从而有效提升教练员和训练员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根据“以人为本”的训练原则,有效提升心理训练与军事体育训练的交互性,全面提升基层部队以及部队院校日常训练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贾梓鑫.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路径与实施要点浅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1):47-48.
[2]陈艳,程橙.军事体育训练与心理训练一体化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208.
[3]宋克文.军事体育心理训练初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8
(Z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