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女教师心理与睡眠状况抽样调查研究
2020-07-31周璇梓曹霞韩爽
周璇梓 曹霞 韩爽
摘要 目的:调查与分析幼儿女教师心理健康和睡眠状况。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北京市丰台区四家幼儿园女教师176人进行调查。结果:SCL-90异常的幼儿园女教师共71人,比例为40.0%。15.2%的教师睡眠状况差,PSQI均分为(4.68±2.779)分,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入睡时间等方面。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份与SCL-90各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是影响幼儿教师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幼儿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和睡眠问题突出,特别是对于公立幼儿园、城镇户口以及低收入的女幼师是心理与睡眠健康维护的重要对象。同时,心理状况会影响睡眠质量。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mental health and sleep status of female preschool teachers.Methods:We investigated 176 preschool female teachers in four kindergartens in Fengtai District using the SCL-90 and the PSQI.Results:There were 71(40.0%)individuals with abnormal SCL-90 scores,15.2% with poor sleep condition.The average PSQI score was(4.68±2.779),and mainly poor in sleep quality,sleep disorder and sleep duration.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QI total score and most components and SCL-90 factors.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somatization,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depression,and anxiety were risk factors of sleep qua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P<0.05).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and sleep problems of female preschool teachers are prominent,especially for whom with public kindergartens,urban hukou and low income.At the same time,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can affect sleep quality.
Keywords Preschool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ymptom Checklist 90;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中图分类号:R173;R33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5.032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师肩负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睡眠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幼儿健康的心理与幼儿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1]。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和睡眠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2]。特别是幼儿园女教师,一方面是目前幼儿园教师中以女教师居多;一方面幼儿园女教师肩负着家庭与职业的双重压力,精神负担重。为此,我们对部分幼儿园的女教师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幼儿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睡眠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丰台区的幼儿女教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共抽取4家幼儿园,公立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1所。公立幼儿园共计女教师132人,私立幼儿园共计女教师50人,共计182人。
1.2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是1975年由L.R.Derogatis編制成的,是目前最常用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采取1~5级评分,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9个症状因子和1个睡眠和饮食的附加因子。根据各因子分高低来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因子分越低说明这方面健康水平越好。16岁以上的人均适用此量表检查其心理健康状况。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PSQI由19个自评条目构成,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PSQI总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总分≤4分、4分 1.3 调查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学校主管部门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参加本次调查的教师,并嘱其独立完成。调查问卷附有“给教师的一封信”,每一调查表前均有统一的指导语,每一被调查者均获取一个事前准备好的、封口带有双面胶的信封。采用无记名答卷,答完后由被调查者装入信封封好上缴统一收回。PSQI问卷和SCL-90问卷分别发放182份,各回收176份,回收率均为96.7%,其中PSQI完整问卷171份,完成率为97.2%,SCL-90完整问卷176份,完成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通过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5.0版(成人心理测验系统)与统计软件将原始资料进行处理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各因素与SCL-90各因子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幼儿女教师总体心理状况 SCL-90调查阳性结果的幼儿园女教师共71人,占比40.0%,各个因子阳性检出率分别为强迫状态27%、人际关系敏感22.2%、敌对21.5%、抑郁20%、偏执18%、躯体化17%、焦虑16%、精神病性16%、恐怖13%。本次幼儿女教师SCL-90评分与常模(2004年)的比较[4],除人际关系敏感低于全国常模外,其余8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狀、焦虑、躯体化、恐怖与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幼儿女教师睡眠质量情况 幼儿教师PSQI总分平均(4.68±2.779)分,其中睡眠质量好者(0分≤PSQI总分≤4分)62人,占比36.3%。睡眠质量中等(4分 2.3 各因素对SCL-90量表的影响 参与本次调查的176例幼儿教师的平均年龄31岁,大多幼儿教师都属于年轻群体,这和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有很大关系,通过年龄在SCL-90量表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分析得到强迫状态和恐怖因子得分对于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为17~31岁这一年龄阶段,刚刚工作,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导致的心理压力会大一些;31岁之前面对工作、家庭和前途等压力,心理压力明显要大得多,其压力来源较多,也更为复杂;31岁之后,心理已经成熟,业务也基本熟练,工作压力就会相应减少,主要表现为职业倦怠[4]。公办幼儿园的女幼师在SCL-90量表因子显著高于民办幼儿园的女幼师。特别是在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这些因子分公办幼儿园女幼师与民办幼儿园女幼师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户口的女幼师在SCL-90量表因子显著高于农村户口的女幼师。特别是在躯体化、强迫状态、恐怖和偏执这些因子分城镇户口幼儿园女幼师与农村女幼师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通过对于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在SCL-90量表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教育程度与婚姻状况与SCL-90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月收入按照3 000元以下、3 000~5 000元、5 000~10 000元、10 000元以上4个等级。通过对于家庭月收入中各个等级在SCL-90量表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t=2.086,P=0.047,P<0.05,家庭月收入3 000元以下与其他等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PSQI总分与SCL-90因子的相关性 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PSQI总分与躯体化正相关,r=0.536,t=4.127,P=0.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总分与强迫状态正相关,r=0.536,t=5.195,P=0.0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和强迫状态是影响幼儿教师睡眠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既往相关研究的结论[5-6]一致。有心理量表异常的幼儿园女教师共71人,比例为40.0%。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这些方面。除了人际关系敏感之外,其余8个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年轻些的幼儿教师面对工作、家庭和前途等压力,心理压力明显要大得多。31岁之后,心理已经成熟,业务也基本熟练,工作压力就会相应减少,主要表现为职业倦怠[4]。同时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女教师的睡眠问题不容乐观,睡眠质量差者(PSQI总分≥8分)幼儿教师有26人,比例为15.2%。影响睡眠质量因素中,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户口等方面无显著性影响。幼儿园性质和家庭收入有显著性差异,公办幼儿园幼师的PSQI总分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幼师的睡眠情况比私立幼儿园幼师差。家庭月收入高的幼儿女教师(家庭月收入5 000~10 000元)的幼儿女教师的PSQI总分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3 000~5 000元以及10 000元以上幼儿女教师群体。农村户口女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城镇农村户口女幼师,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能与城镇户口的女性除了家庭压力之外还肩负起更多的工作压力,过度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与期望过高有关。私立幼儿园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睡眠状况优于公立幼儿园,可能与私立幼儿园的管理环境较公立幼儿园轻松有关。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幼儿园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温暖大集体,是幼儿园领导首先要做的工作[7]。幼儿园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管理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在领导与教职工、教职工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要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形成良性竞争,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关心他们的工作,也应关心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在家庭月收入影响方面,本次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小于3 000元与家庭月收入大于3 000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收入等级3 000~5 000元、5 000~10 000元与10 000元以上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收入小于3 000元的教师,在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生存焦虑明显,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睡眠。在幼儿教师工资收入方面,希望国家与政府对于一线城市的幼儿教师能给予更多关注与基本生活保障。
作者认为影响幼儿教师心身健康和睡眠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对幼师的要求提高,现代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繁忙,采用日托或周托的形式将孩子交给幼儿园,幼师责无旁贷地担任起启蒙教育的重任,教师感到“责任”的压力;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追求卓越,名园人才济济,竞争上岗、末位淘汰使幼师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第三,工作时间长、任务多而复杂、工作环境吵闹使教师感到身心疲倦;第四,信息时代幼儿的知识面普遍提高,教师需不时“充电”提高自身素质;第五,教师的独立性较强、自尊心强,较少与他人、社会交流,具有文人相轻等人格特点,影响了其应对方式[8]。本次调查主要是女性幼师,职业和家务的双重压力使她们常处于躯体疲劳状态,这些都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睡眠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幼儿女教师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其中心理状况因子主要体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因子方面,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相关性最高,是影响幼儿教师睡眠质量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也将是以后我们干预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史滋福,陈小异,张庆林.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广东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6(10):48-50.
[2]李艳,尹华,卜雪.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82.
[3]程秀丽.沙盘游戏疗法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个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刘雄,王乙州.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23-25.
[5]杨宏飞,杨依兰.幼儿教师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97-298.
[6]许宏.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6):647-649.
[7]王福兰,邢少颖.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7(4):82-83.
[8]李艳,尹华,卜雪.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