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7-31赵飞安晋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应用教学

赵飞 安晋仁

摘  要:高等数学作为基础性、理论性、实用性必修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没有有效发挥出高等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发展。本文以高等数学教学为落脚点,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为强化高等数学应用提供参考理论。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  应用

数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需要借助数学方法在科研、生产、设计、经济等不同环节进行应用操作。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必备课程,以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等为代表的高层次数学推理运算,能够在工科、商科等课程类别中进行应用操作。但我国高等数学教学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相比,还存不小差距,突出表现在高新科技研发阶段数学运算能力不足上。本文以高等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研究为落脚点,通过深入分析剖析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在教学环节更好地提升高等数学的应用水平。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高等数学主要包括数列、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等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必修课程。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能够通过缜密的逻辑性推理运算各类经济、工业、科研等难点问题。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型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数学依托算法运算成为医疗、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高等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工作就业、科研等提供基础沉淀,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等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数列、极限、微积分等运算过程中,需要通过严密的推理进行迭代运算,重复复杂的运算过程和严密的分析需求,使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特别是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安排不足,导致教学教师为满足课程进度,在教学过程注重教学速度,不注重教学质量。从我国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各个学校针对不同班次学生应用的教学书籍相同,没有基于不同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别,进行针对性的内容施教。同时,对不同专业学生高等数学教学基础需求考虑不足,表现为大而全的特性,致使高等數学教学过程中内容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二)高等数学教学应用性不强

高等数学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辅助题型运算解答,以此来教育学生理解运用高等数学。但从高等数学实际运用来看,高等数学应用具有较广的运用范围,涉及工程、工业、科研、经济等不同领域,各类专业型学生都需要借助高等数学的运算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应用性教学,没有有效将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匹配结合起来,没有为学生展示高等数学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致使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上缺乏能动性,往往只限于考试通过的学习目的。

(三)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不丰富

高等数学偏向于理论数学,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上,一般采用课堂理论阐述、题型解答、运算解析的教学方法,这种单纯的课堂填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教学方式单一使高等数学缺乏课堂吸引力。

三、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

我国高等院校对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培养,有目的明确的计划培养方向。综合考虑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现状,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对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基础性班次划分,在一二年级采取分类施教的模式,帮助不同基础学生学习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相匹配的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高等数学选修课程,弥补基础薄弱学生对更高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通过因材施教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掌握高等数学内容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不同阶段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专业结合匹配度

不同专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需求不同,需要借助不同方式的高等数学运算。学校应该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应用性的角度入手,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方向,将现阶段和未来高等数学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学范围,通过应用性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提供对高等数学应用的理解力和应用水平。增强高等数学与所学专业的融合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

(三)不断丰富教学方式

针对我国高校高等数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环节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在重点学习环节中的应用,来丰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在课前环节,应该通过学生自学、预习等方式,督促学生主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理解掌握,激发学生课前学习主动性。在课中环节,采取教师答疑、学生主讲等方式,解决学生在自学阶段的疑问,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在课后环节,通过应用性高等数学使用的作业布置,来逐步取代答题式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使用特性。

结语

本文以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落脚点,基于我国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思考,围绕学习、就业、工作等不同环境需求,找出了存在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不强、教学方式不丰富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强化专业结合匹配度、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等对策,为提升我国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出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辉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分析[J].农家参谋,2020(12):213-214.

[2]刘芳.思维导图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2):4-8.

[3]杨亚丽.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191+199.

[4]汤自凯.“互联网+”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68-169.

[5]邵丽梅.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7):52-53.

[6]杨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有效课堂实施策略分析[J].轻工科技,2020(3):139-140.

[7]王俊华.高等数学课堂的几种教学模式分析[J].科技视界,2020(7):74-75.

[8]赵轩.启发式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1):191-192.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