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汉字文化,构建厚实课堂
2020-07-31陈宏杰
陈宏杰
[摘要]汉字文化,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指汉字的形、音、义的内涵与书写。汉字不仅是帮助我们记录的工具,还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智慧、哲理和艺术的结晶。在教学中,特别是低、中年级学段,一定要融入汉字文化,让课堂教学厚实而充满文化的气息。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文化;厚实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92-02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也正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汉字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也就是说,汉字不只是记录的工具,更是蕴含着人们的思维、智慧、哲理、思想和艺术。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给我们的课堂融入汉字文化,从而构建厚实的课堂。那怎样融入汉字文化,构建厚实课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渗透造字法,让识字富有文化
我国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紧密结合是其突出的特点。如果单纯地把汉字看作是一个个没有规律可言的“字符”的话,那我们的教学便是枯燥的,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乏味,教学效率也必然是低下的。汉字的造字法主要分为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和转注六种,而最常用的是前面的四种,它们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纯朴的思想和超人的智慧。只要我们把文本中汉字的字理与字义结合着讲清楚,那么每个汉字便会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有趣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文化气息来。
如《乌鸦喝水》一文,课文改编自《伊索寓言》,讲的是一只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最后喝到水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发现“乌”和“鸟”只差一点,为什么“乌鸦”也是鸟,而乌字却没有那一“点”呢?这一下激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于是,教师从造字法的角度给学生讲起。由于前面学生已经接触过象形字,教师也就从象形字讲起。本来“乌()”和“鸟()”都是象形字,完全是依据鸟的形状创造出来的,从上到下为头、翅和尾三部分组成。而“乌”之所以没有那一点(鸟的眼睛),是因为乌鸦全身为黑色,眼睛也为黑色,因此乌鸦的眼睛是不可见的,自然也就省略了那一点。经过这样一分析,学生们才恍然大悟,体会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感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我们在教学中渗透造字法时,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要把汉字教学作为文本教学的一部分,要以“生字新词”为主,这样才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二、分析字形演变,感受字理之内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的意思,了解其文化內涵,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该字字形的古今演变,探寻文字的本源,从字理与字义上加以分析,体会其蕴含的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内涵。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教学由抽象变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让我们的课堂厚重而高效起来。
如在教学《对韵歌》时,教师运用造字法对文中的“雨”“雪”“花”等字进行分析后,有学生提出了“风”是用什么造字法造出来的,为什么它什么都不像。于是,教师通过对“风”字字形演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了“风”字本源。“风”,古代为“凰”字,篆书写作 是由(凡,传说中的大鹏,“凰”的省略)(云)+(气)组成,意思是大鹏鸟飞翔时所凭借的气流。后来,有的篆文省去“”,并将“”竖写成形似“川”的;。有的篆文将“凡”写成R,并误将三竖构成的“气”写成“虫”。后来,经过隶化后,楷书写作,简化后楷书根据草书字形,简化成“风”。这样,经过对“风”字字形演变的过程的追溯,学生发现了简化“风”字同古字的联系,对其字理、字义、字形都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
我们在分析字形演变时,既要注意展示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又要注意简化字与本源字之间的关系,至于中间历经的形体变化,则可以相对简单一些。这样才能以最简省的方法发现文字本源,感受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联系古体字,探寻汉字之初源
为了书写的方便,很多古汉字在造字过程中被简化成造字部件,特别是简化字的出现,更多地把原本形象的汉字简化成了抽象符号,甚至很多已经无法从形体上判断出其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汉字,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其古体字的方法,探寻汉字的义源,从而让“抽象的字符”变得形象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一年级识字2中的《小书包》时,由于学生对造字法中的象形和会意两种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对书包中的“书”产生了疑惑,提出了这个“书”字为什么不像我们平时读的书?这就需要我们从“书”的古体字中体会字理,探寻字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以书的古体字中的“害”字形为例,向学生讲解了“害”的字理知识:害,形声字,形旁为“聿”,声旁为“者”。聿,即古代的笔;下面的“日”是隶书“者”的简省。在《说文解字》中书是“箸”的意思,由于“箸”和“者”发音相近,“者”相应地也有了表意的作用。这样,就通过联系古体字的方法探索到了“书”字的本源,让学生对书有了形象而深刻的认识。
联系古体字的方法,多用于那些已经很难通过汉字的形体得知其本义上的汉字。目的是化抽象字符为形象“活体”,让学生发现抽象符号同形象“活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对简化后的汉字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四、引入书法观,彰显书写之魅力
中国的汉字,不仅是记录的工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还是一种书写艺术。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汉字的读音、字义,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还要让学生领悟汉字的书法艺术。写字,要写得对,还要写得好,写出个性。在课堂上,要把书法知识引入课堂,要教给学生汉字间架结构,部件安排。
如《暮江吟》,在这首诗中,有近一半的字为左右结构,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写好左右结构字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后,再进行点评和“实练”,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汉字的书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题目为例,其中“吟”字属于左右结构,并且左小右大。教师边书写边提示要领:左小右大的字,小的部分要靠上一些,右边的部分要向左伸展一些,要注意两部分间的穿插,这样结构匀称,重心稳定。写“江、红、怜、初、珠”等字时,要注意“左让右”,即左边窄的部分要靠左一些,给右边较大的部分让空间。经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很快地就掌握了本诗中十余个左右结构字的写法,并且写得漂漂亮亮,还能够举一反三。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书法艺术,可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书写水平,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厚重起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融人汉字文化,可以让学生从更深处亲近文本,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语文味,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文化气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教学厚重起来。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