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7-31黄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创建活动创新实践

黄燕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用,把语用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创优指导、创建活动、创新实践等途径,引领学生理解语言,探究语言的秘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用能力;创新情境;创优指导;创建活动;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2-0058-02

统编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托语文教材,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用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语言的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切的表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在运用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一课,这首儿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比如“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闪闪的”等,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些叠音词人手,让学生仿照着这些叠音词的形式进行说话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说出了“高高的、胖胖的、圆圆的、红红的”等许多类似的词语。这样的学习形式学生非常喜欢,也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巧设语言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乐趣。

二、创优指导,提升学生的语用学习品质

语文教学中,没有语言的理解也就没有语言的运用。统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言语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铺满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而在这一课中难懂的词语主要有“明朗、熨帖,凌乱”等。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者结合生活来理解词语。比如,“明朗”一词,教师既可以让学生结合上文中的“天气放晴了”来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明亮而晴朗”来理解。在学生明白“明朗”一词的意思以后,他们对“多么明朗的天空”这句话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拓展“明朗的天空、明朗的夜色、明朗的笑容”等短语,就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理解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走向表达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创建活动,传授学生语用学习的方法

选人统编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一些名家名篇,每一篇都有值得学生探究和学习的价值,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表达秘妙。

(一)关注文本的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是指特殊的句子构成形式。它与平常学生所见到的句式有所不同,关注这些特殊的句式,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如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是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所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的上方……”在这些描写中,作者连续几次把“我的母亲”一词置于句子末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呢?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对母亲深明大义支持自己买书的感激。关注这些特殊的句式,可以使学生对特殊表达的作用感受更加深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文本的特别结构

结构对于文章就犹如骨架之于人——好的骨架往往会给人一种整体之美。同样,一个好的结构对文章的好坏也有着直接作用,它不仅是作者写作方法的彰显,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的开头是这样描写的:“深蓝的天空下挂在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段形象地描绘出了少年闰土在月下刺猹的画面,给读者一种勇敢、机智、能干的感觉,这也是作者想象中的形象,到了最后一句话作者才告诉我们,这少年便是闰土。在这段话中,作者没有采取常规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个人是谁?他长得什么样子?),而是以独特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那圆月,那少年形象一开始就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里。这样描写,不仅为中年后闰土的外貌描写做了铺垫,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引起读者的反思,这就是作者语言表达的魅力。

(三)关注文本的独特视角

在一篇文章中,所谓的视角主要是作者对故事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同样的内容、主题,由于选材视角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五年级上册《搭石》一课,主要以搭石赞扬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人们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也没有用大量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村民美好品质的赞美,而是从独特的视角进行选材:家乡搭石的样子、家乡人民走搭石、摆搭石。文章语言很朴实,细细品来如读一首小诗,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朴实中,作者对家乡人民的热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跃然纸上,让人感动。品读这样的句子是学生习得语言之妙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本中一些特别的词语、句式、结构、视角等进行特别的关注,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这样表达的好处,并逐步学会迁移运用,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助一臂之力。

四、创新实践,历练学生的语用学习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致力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依托教材,学会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丰富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于表达中,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习得语言的基本规律,提升语用能力。

如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要求:“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话任务,教材中先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例句,而且还为学生设置了两个拓展性的语言情境:“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教学时,教师可先以教材中的例子为对象,向学生介绍“葡萄一大串一大串……”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葡萄有许多,“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这些词语具体描写了葡萄的不同颜色,“五光十色”一词是对葡萄颜色的总概括,“美丽极了”是作者对葡萄的评价与感受。在学生对例句的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仔细观察需要补充的句子,并说说它们缺少的是哪部分,需要填写上什么内容,用上怎样的词语,先说一说,再写一写,最后再读一读。这样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综上所述,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应紧扣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以及课后练习,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创建活动创新实践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新疆专用青贮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措施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