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斗拱天地
2020-07-31彭一
彭一
一刀一木出连檐
谢长青出生于建筑家庭,其曾祖父谢永明是河北香河一带有名的油漆彩绘艺人,其祖父谢志友曾是河北廊坊建筑安装公司的技术工人。在河北香河、大厂、宝坻一带,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都知道,县城里不少牌楼都是由谢家人主持修建的。谢长青从小耳濡目染,闻着各种木材的香味和听着锯木声长大。他6岁时到县城的火神庙玩,一进大殿,就被那里的歇山顶和悬山顶吸引,那些古法,甚是迷人。和过去相比,他觉得如今的建筑都过于简单,大多千城一面,失去了建筑的本真。
古建模型制作颇有讲究,要求与实物建筑一模一样。其中榫卯的规格、各个构件的放线与实体的规格尺度完全一样,斗拱的数量也要完全一致,只是比例不同。画图、下料、刮料、截段、打眼、开嘴、卷杀、净活、组装、雕刻、彩绘等工序一个也不能凑合,制作出来的构建要严丝合缝。
迈千里,授心技
可一直埋头做事也并非好事,好的设计与作品无法走出方圆之地,这对谢长青来说有些“孤芳自赏”,他也想过是否会迎来新的转机。
直到2013年,这种情况才有所转变。
那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找到了谢长青,想让他制作做唐、宋、明、清时期的斗拱作品,当作教学用具。谢长青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件作品。面对公众的考验,他的心情十分忐忑。当时的老所长看见谢长青的作品,只说了4个字:“不可思议。”
之后,谢长青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特聘为“传统工坊木作高级技师”,并加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传统工坊,开始进行传统工坊的课程准备工作。2014年,传统工坊正式成立,只有初中文化的谢长青带起了徒弟。
从那时起,每逢周五,谢长青便会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向前来拜师学艺的人讲述斗拱艺术。传统工坊课程每年举办1期,每期招收3名正式学员,这些学员都是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下面的研究所里选拔出来的。每期课程,谢长青会传授大家斗拱构造知识,教大家熟悉及运用制作工具,并要求在每学期结束后,每人完成1件清式斗拱作品。
每年,传统工坊都会吸引建筑行业的建筑师、设计师来访,他们对斗拱艺术及中国古建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积极参与制作。在谢长青的徒弟中,还有一位葡萄牙人,这位外国学员惊叹于中国建筑的飞速发展,更被斗拱艺术及榫卯结构迷得如痴如醉。
在谢长青的教学课程里,每年的第一节课,便是为学员揭开“斗拱到底是什么”这个谜。这也正是学员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很多人见到斗拱的第一眼,只会觉得它是建筑的一部分,而再无其他。在谢长青的工作台上,一个斗口2厘米、高约35厘米的清式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竟由200多个构件组合而成,手工制作就要耗时1个多月的时间。
除了实际制作之外,反复研读书籍才能为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关于古建的书,他家差不多有上百本。通常,谢长青会给斗拱初学者或爱好者推荐几类书籍,如《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马炳坚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梁思成的《梁思成文集》,陈明达的《营造法式辞解》等。
在谢长青的教学课本里,还能瞧见很多关键词,比如“打造圈层”。在他看来,木作是一门全年龄段都能參与的手艺,从青少年到成年人再到对此感兴趣的高龄学者,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积极参与,能让创作百花齐放。
传艺不言谢,但愿它长青
“说实话,打造现代建筑,还是老外擅长。我们能拿上台面的建筑设计,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谢长青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将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去。传承是一种责任,当今的古建正在复兴,中华儿女要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中国古建筑虽然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营造法式,但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时常陶醉在制作斗拱乐趣中的谢长青,也会忧虑于这门手艺如何传承和发扬。他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赏到中国古建斗拱艺术的魅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瑰宝能传播得更远。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愿望,谢长青说这门技艺应该从校园时期向孩子们传递。在小学、初中开设兴趣课程,让他们先观看与了解,慢慢就会对其产生兴趣。如今的城市,马路特别直,玻璃幕墙特别高,若中国的孩子被问及自己国家的传统建筑是什么而答不上来,那民族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会消失。
从16岁开始接触建筑,到如今助力斗拱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谢长青初心未变。他想让更多人了解古建本身的“质”与“美”。但他知道很难,自己的身体力行只能擦亮一些微光,而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建筑文化却似一片星河。这片星河,需要由更多人托起。
一如往常,谢长青蹬着摩托车回到自己的家中。在他的“建筑小天地”里,弥漫着松木与樟木的芳香,他专注地照着图纸刮料,那些不经意间被剥落的木屑,也宛如一件件别致的艺术品。
一双手、几件工具、成堆木料、若干成品。如今,这位县里人人皆知的斗拱大师,用他的手艺,向世人传递着充满哲匠智慧的斗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