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学档系统研究与实现

2020-07-31欧少闽陈彤林常敏黄展勤林艺文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5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

欧少闽 陈彤 林常敏 黄展勤 林艺文

摘   要: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主流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多国家和教育学者的重视和认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汕头大学医学院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探索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文章通过解决学习内容、预期结果、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问题,构建了以成果为导向的师生实时互动学习档案管理系统,推动教与学全面融合,不仅重视教学方法和内容具有成果导向一致性,也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该系统的实施,为应用成果导向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实践之路。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学习档案管理系统;教育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9-0044-04

一、实施背景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然而,目前流行的传统教育模式遵循的是“投入产出原则”,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关注较少。相反地,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能力培养、学习产出和人才培养质量[1]。OBE是一种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从预期成果出发,反向设计课程,让学生经过学习从而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在此背景下,自2014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开始探索围绕培养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预期目标的OBE模式,并多次开展“成果导向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培训,重在协助教师充分了解OBE的概念与原则,指导课程模块设定与撰写预期的教育成果和学习目标以及设计成果导向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并逐步推动各个模块的教学大纲及课堂教学目标按教育成果为本、学生能力为主进行重新设计。

在大數据时代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实时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从2014年开始,汕头大学医学院开始研究应用信息化技术探索OBE模式的实施,构建了以“学习档案”为核心的师生实时互动学习档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学档系统”),支持PBL、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基于OBE理念的学档系统,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远高于总结性评价,兼具了师评生、生评师、生互评、生评团等多种评价功能。在设计学档系统的教学目标时,同时设计针对每个学习目标的自测题目、参考资料、多种评价手段等,通过对每个学习目标的自测成绩、评价情况以及学习档案的统计分析,可以快速准确检验每个学生是否掌握了预期的学习成果,考核不通过,则需要再次学习再考核。目前该系统已经服务11个学期,服务的学生数1377人次,服务的教师97人,承担的课程模块19门,管理资源数683份,自测次数818次,考试18次,评价683次,操作的日志已经将近15万条。

二、探索基于OBE的本土化“学档系统”

OBE与传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具备了什么能力”的学习模式不同,它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即“学生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教师以此能力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学生经过学习掌握能力”。OBE重点强调四个问题:学习内容、预期成果、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即我们想让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我们为什么想要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我们怎么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些内容[2-3],要使OBE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解决这四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探索OBE实施的各个院校,还必须立足于院校自身的基本情况,以便找到一条适合院校发展OBE的道路。基于此,汕头大学医学院对OBE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利用“互联网+教育”[4],构建起了以成果为导向的“学档系统”,重点解决上述提到的四个问题。

立足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本土化的四个问题:

(1)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要依靠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承接。传统的教育模式只强调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将知识结构割裂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界限清晰的知识单元,这些单元之间的联系松散,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见木不见林”[3]。而OBE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新突破,强调的是知识的整合而非知识割裂。因为OBE的实现都是基于整体目标为导向的,所以反向设计的各项学习内容并非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此,围绕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汕头大学医学院开始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在国内率先实施以系统整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教学模式。教师以基于能力的“学习目标”为核心设计每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即学生经过最后的学习过程后所应掌握的具体的能力指标都由相应教学模块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承接。

(2)预期结果。预期结果指的是“目标成果”,即学生在毕业时所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以满足社会、工作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这里的预期结果并非为学校而是为社会需求所决定。汕头大学医学院以国际和国家颁布的医学教育标准为基准(例如2009年我国正式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等),以临床要求(如技能要求、科研能力等)为核心,结合学院的发展情况,由专家组对模块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细化,制定出可量化的“学习目标”。

(3)教学策略。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并不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填鸭式”传授,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教师善用批判性思维及广泛、多元的方式,引导学生依照个别差异与需要来学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3][5],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汕头大学医学院多次开展“成果导向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培训,在协助教师充分了解OBE的概念与原则的同时,根据预期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此背景,学档系统建立起以根据学生特定能力为学习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师监控并指导学生先后完成这些目标,系统则实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该目标中的各种学习行为,包括师生交互、资料共享、自测、考试等,帮助学生达成预期结果。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检验教学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结果,还可以对教学工作起着实时的导向作用。OBE强调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对象及评价模式的多样化,当发现学生某一学习阶段的实际学习成果偏离了该阶段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时,就可以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据此,学档系统建立了以课程模块及学习目标为核心的“形成性评价系统”,配套“教学系统”,达到“学评结合”,及时了解师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系统遵循OBE理念,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老师、学生之间等多元的评价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各项评价数据都将被收集进入预先建立好的学生评价档案库。

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学档系统设计与实现

1.学档系统的构建思路

学档系统的构建思路就是紧紧围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重点解决学习内容、预期结果、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问题,建立起以预期成果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是以最后的学习目标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逐步分解总的学习目标,即“课程学习总目标—课程模块学习目标—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依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交互、资料共享、自测、考试及多种师生评价等系统功能记录学生的每一次操作及结果,形成学生在每个目标的学习档案,尽可能地体现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向“系统整合”转变;从“以授课为主”向“自主学习”转变;从“单一评价体系”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2.学档系统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传统的以课程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重视整体内容的接受效果及总结性评价,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1)只能对某一学习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行考察,无法细化到学生的具体能力,造成对学生各个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无法管控到位。

(2)太过重视总结性评价或者形成性评价比较机械化,忽视了针对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使得教学过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3)没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导致错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最佳干预时机。

区别于以课程内容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档系统以基于能力的学习目标为核心设立模块课程,重视形成性评价并实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该目标中的各种学习行为,形成记录汇总进入个人学习档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平台,清楚地展现出他们在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中的能力。同时由形成性评价系统及时、个性化地监控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学生偏离预期结果,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3.学档系统的构建内容

系统的构建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模块—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三级管理体系,以此建立循序渐进的基准,提供给师生教学业务方面的服务,重点包括自测管理、考试管理、课件管理、讨论区及私信管理,将对课程的管理深入到每个功能细节中,满足师生线上学习的需求,考核并暴露出学生在每个目标上的掌握情况和问题所在。通过教学中心完成的数据,将存入教学方面的个人学习档案。

(2)建立以课程模块为核心的形成性评价系统,配套教学系统,提供给师生教学评价方面的服务,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老师,学生之间等多元评价方式,达到“学评结合”,及时了解师生的教学进程,挖掘并反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以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质量转变。

(3)建立基于教学系统和评价系统的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操作及结果,形成学生在每个目标的学习档案,及时、动态及个性化地监控学习动态,帮助教师获得最佳干预时机并纵向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展示出其在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中的能力。目前暂时只完成对学习档案数据的管理模块,未来可以针对每个同学的数据情况,研究发展学习评估预测模型,了解每个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和瓶颈。

(4)建立PC端及移动端等多终端支持,方便学生随时随进行学习及评价反馈,使得学习平台的开展更加自由和灵活。继2014年研发并試行PC端功能后,2017年新增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端系统。

4.学档系统的实现

(1)总体功能设计

通过上述四个主要内容,确立了学档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学档系统重点依托教学中心模块和评价中心模块的数据。教学中心可以提供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如资源阅读情况、讨论参与情况、自测效果、考试成绩等;评价中心可以提供学生的形成性的评价数据,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出现学习问题,同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课堂反馈,促使老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两个中心最后形成学生的学习档案,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或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学习每个目标的情况。

(2)具体的系统模块设计

教学中心主要是围绕目标来建立的,先由课程模块负责人新建模块、课程内容及相应的目标,然后每个学期选择需要学习的学生,确定这些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目标。负责的教师开始针对每个目标建立对应的课程资源、自测及考试试卷,以及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讨论进行及时答疑。学生完成每个目标下的任务,掌握并巩固该目标,最后通过考试,如果合格,则完成该目标任务,否则要重新学习直到考试通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有操作都会记录到学习档案中。教学中心的三级课程结构前端展示效果如图2所示。

评价中心主要构建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评价系统,结合多种评价手段,实时追踪教学效果。评价中心共提供了师评生、生评师、生互评、生评团四种评价方式,能够为教学提供宝贵的形成性评价数据,可以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为了达到考核一致性,目前师生评价指标都一样,每堂课之前,教师和学生各自生成对应的评价任务,评价操作可以通过手机在课堂完成,也可以留到课后再完成。评价结果互相都可以看到,可以使得大家从不同视角更好了解课堂的授课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或者矛盾,及时解决。评价中心实现效果如图3所示。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对建设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