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互动关系研究

2020-07-31肖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变革应用型毕业生

◎肖琳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仅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给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困难和极大挑战。一方面,疫情防控致使学生无法返校正常学习,迫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革;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多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受到高度抑制,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艰难。因此,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如何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教学模式变革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提升,并使两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联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十分必要且急迫的问题。

一、疫情防控形势下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关系分析

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成效,高校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其输出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就业,对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既是高校教学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又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打破了两者之间固有传统工作方式,不仅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因学生不能返校对高校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变革。应对新冠疫情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冲击,就不能孤立地开展疫情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而是应将两者之间紧密的联动融合,形成有效的互促效应,从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实现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疫情防控形势下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互动模型构建

疫情防控形势下,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高校通过教学模式变革可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通过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又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不仅可以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目标指导,还可以提供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实践,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预期效果。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型如图1 所示。

构建教学模式变革与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互动模型,可以使高校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相联系,通过不断的变革、互动,使之相匹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路径问题。

三、疫情防控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互动措施

1.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基础,明确教学模式变革目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用型高校要适应疫情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要实现教学模式变革与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有效互动。应用型高校进行教学模式变革时,应充分进行社会行业企业需求调研,了解疫情防控形势下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确定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基础的变革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融入到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模式变革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以学生就业状况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式变革着力点。新冠疫情给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严峻的影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体现的能力、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有力体现。应用型高校进行教学模式变革时,应对毕业生就业大数据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对照企业用人标准与学生能力水平寻找差距与薄弱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着力点,从而形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并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期实现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与教学模式变革的有效联动,应对疫情等不利形势对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

3.以教学形式变革为手段,确保教学效果实现。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政府不得不采取隔离防控、封城封路等必要措施,人员流动性受到限制,高校学生也不能如期返校进行正常学习。这使得高校的教学形式由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到线上教学。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和学生转换思维,适应变化。线上教学过程中,高校应根据理论和实践课程不同的类型,有效调整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同时,重点关注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改革,加强过程考核,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并确保实现。通过课程教学环节的有效变革与实施,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培养,使之达到社会行业企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要求。

4.建立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机制。学生就业质量是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而教学模式变革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学生的就业质量又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体现。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应建立教学模式变革与就业质量提升的协同发展机制。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动态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适时变革,实现人才培养效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根据就业反馈数据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需求,倒逼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的有效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使两者共之间共荣互促良性循环发展。

5.以学生就业质量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应用型高校应以就业质量为导向,定期进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方向和良好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高校应依据学生的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发展等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设置指标权重。从不同维度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客观性分析与评价,以此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并依据就业大数据反馈,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保证高校教学模式变革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教学。

猜你喜欢

变革应用型毕业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变革开始了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