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0-07-30杨波
杨波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实现智能制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各大机械技术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文章中对在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几点增强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的培养模式,意在为提高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机械制造是为社会提供发展动力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安全都具有较大的意义。而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机械制造行业近年来发展趋势迅猛的同时,对机械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且在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将人才培养的重点移向应用型、实践型方面。对此,各大机械技术类职业院校应当顺应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及时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率。
1、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
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是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存在的共同问题。最明显地表现为,虽然现阶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但是有部分职业院校中这些技术的实际投入量非常有限[1]。这样一来,学生很难正确运用现代科技诠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另外,在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有的职业院校仍然延续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方式,导致所培养的机械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较低,不符合机械技术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1.2师资队伍构建不合理
在社会对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上涨的同时,各大机械技术类职业院校的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同时引进了大量的教师,从而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数量在教学模式上互相匹配。但是,有些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虽然这部分教师都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虽然具有相当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导致这部分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在专业知识实践过程中却表现出乏力现象,很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提高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效率的模式分析
2.1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定向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所以,机械技术类职业院校可以借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标准,选择与资质较好的机械技术类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双向培养,从而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在运用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明确地签订合同,并且需要有权利让学生到所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企业要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傅进行带领及相关工作原理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2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时代背景下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机械技术类院校为将保證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应当减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原则,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改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与时俱进。另外,要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从而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作出专业地回答,并引导学生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3]。另外,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不同,制定分层化的教学方案,并且所制定的教学方案应当将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性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2.3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实践体系
在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实践体系,是提高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感悟到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场中的重要价值,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学校在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或者与其他职业院校进行联谊,举行一些机械技术类职业技能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将机械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4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偏向于对人才的竞争。应用型人才作为当代稀缺人才,职业院校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保证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从而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4]。对于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培养重点放在能力培养方面,强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对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明确机械技术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场中的地位,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能力提升方向,然后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强调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为人才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技术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走机械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道路,并且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指定的教学模式一定要与时俱进,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从而为提高机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红军.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No.367(25):85-87.
[2]钟利军. 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 科技资讯, 2018, 016(027):209,214.
[3]黄忠仕, 何建勇. 基于高职院校机械电工电子类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究[J]. 教育观察, 2019, 46(24).197-198
[4]张美芸, 黄小华. 浅谈机械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湖北农机化, 2018, 16(2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