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运用智慧管理班级

2020-07-30项利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7期
关键词:副班长公约主体作用

项利

[摘要] 探讨智慧管理班级的关键策略,倡导班主任梳理主要问题,理智分析,对症下药。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形成有可行性的班级公约,从而创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关键词] 主体作用;智慧管理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一个班的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较好?怎样在班级管理方面少走弯路、快出成效?需要班主任梳理出班级的主要问题,进行理智分析,及时找出对策即对症下药,这就体现了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智慧。

笔者认为,班级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可行性的班级公约,积极创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要从关心学生入手

经常有人说,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点——学生并不特别在乎你的知识有多渊博,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有多关心他们。美国励志电影《为人师表》的主人公原型是中学教师海梅斯·埃斯卡兰特,他的教学生涯故事很好地诠释了“付出会有回报,关爱总会有效果的”道理。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关爱学生,学生们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爱,这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会利于学生接受和服从我们的要求。

2.要有开放管理的意识

有位梁老师所带的班级就要升入八年级了。七年级初始,她所在班级的班干部都是由她直接任命的,她的任命依据主要源于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学籍档案。她感觉到班里可用的“好学生”不多,所以有些干部还要兼职做科代表或小组长。但一段时间以后,梁老师发现了问题:一是有些班干部没有威信,其他同学不听他的;二是班干部的职责分工比较混乱,经常出现有些事情最后无人管理的情况;三是遇到问题时她只好自己亲自上阵,成了到处“救火”的消防员。

班级是个集体,班主任个人的想法无法代表每一个学生的意见,也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有开放的意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3.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一个理念:“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叶教授认为,班干部制度包括职位设置、职责规定、干部遴选与评价三个主要方面。经过学习和探讨,梁老师开始引进开放式的民主管理模式,她主要在职位和职责方面更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她尝试由班主任和学生们一起设计班级管理岗位,然后采取自荐与他荐结合的方式产生岗位责任人,管理趋向精细化,责任到人。下面是在改革班级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

(1)形成网状的管理架构

一是产生十人“管委会”即班级管理委员会,由一位班长、两位副班长和七大委员(即学习、卫生、纪律、体育、生活、文娱和宣传七大部门负责人)组成。由于班委是班级管理的“班子成员”,责任重大,所以梁老师对班委的推荐选拔要求很明确:第一是想做事,第二是敢管事,第三是能管事。

二是每个部门设置四个组长,各管一个行政小组。

三是设立班级公共事务管理小岗位。为了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特别增设了一些班级公共事务小岗位,包括图书管理员、电教平台管理员、网络信息发布员等,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做到“人人有岗位”。

(2)分工合作,职责分明,层级管理

例如,班长的主要任务是老师的助手,抓常规工作和检查、督促两位副班长的工作。两个副班长,一个是协助班长,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另一个是协助班长管理其他方面的工作。两个副班长分别管理学习、卫生、纪律、体育、生活、文娱和宣传七大部门,每天由七个委员向分管的副班长汇报情况。每个部门的四个小组长每天向分管的委员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加强指导和培训

在班干部上任之初,班主任对班干部要经常给予指导,定期进行培训,把他们“扶上马”。然后就大胆地放手,锻炼他们的能力,不断累积经验。教会班干部们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学会主动查找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这样试行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都有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分工协作中又各司其职。实践证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还锻炼了能力,所以管理的效果比较显著。

二、积极制定可行的班级公约

1.要有团队意识

我们要经常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合作就是力量!团队意识很重要。正如美国麦克·马金博士在《有效团队协作》一书里所说的,没有人能够单靠自己成就一切。人们必须结合在—起,将个人的才能、创造力和精力投注团队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团队的执行力与创造力比单打独斗的个人强得多。

2.要有共同的遵守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班级的正常运行只靠学生的自觉性是不够的。科学智慧地管理班级,必须制定符合班情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即要形成一个共同的遵守和约定。这种班级公约,其实就是形成班级内部契约或者说是达成一种共识。但这种共识,一定要经过民主集中制,有多数同学参与或认同,这样将来贯彻落实时,才有执行力和约束力。

第一次班会课前,笔者通常会建议新班主任们设计三个环节的内容:一是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请假制度、打卡制度、午休制度、晚修制度、就寝制度等;二是让学生从卫生、纪律、学习、课外活动等方面自由讨论理想的班级是什么样的;三是通过民主集中制初定班集体公约,用民主表决的形式把班规初步制定下来。

班级公约制定后,要有一个试用期。可能最初这个公约不完全符合班级的情况,可以一边推行、一边修订和完善。但一旦公布出来,就一定要严格实施。否则,这些规定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段时间,班主任只有严格管理,班级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优良的学风。

当然,除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制定班级公约外,在班级管理中,还需要其他一些办法,例如对班级领头羊——班干部的培养,以及取得家长们的正面支持等,只有综合发力并且融会贯通,才能更加彰显班级智慧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易达敏.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智慧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35-36.

[2]陈凌霞.尊重自主 智慧管理——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J].科普童话,2017(36):30.

[3]盛智杰.智慧管理 愛心浇灌——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J].新课程(中学),2017(01):214.

[4]曾娴.智慧管理班级——班级管理反思[J].新课程导学,2013(03):87.

项 利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副班长公约主体作用
图书借阅公约
我的竞选旅程
首发命中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我当上了副班长
论副班长递进
同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