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2020-07-30兰澜
兰澜
【摘 要】美食类专题纪录片《人生一串》讲述了全国不同地域的烧烤文化,展示了市井老百姓的夜宵生活,呈现出城市文化在烧烤活动中传递的人文情怀。该片引发了全国的美食热潮,将美食纪录片乃至整个纪录片行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对美食越发关注,饮食也成为一种仪式。本文旨在探析《人生一串》的叙事风格与成功因素,对今后的纪录片如何讲故事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食类纪录片;人生一串;叙事风格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139-02
一直以来,如何讲好故事是纪录片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纪录片的质量在逐步提升,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纪录片借鉴故事片的技巧称为“纪录片的故事化”。如何将单个或者多个故事情节编排在一起又不显生硬突兀,叙事风格和手法上的拿捏也是影响纪录片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增强可看性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纪录片创作中也得到体现。纵观我国所有纪录片作品,美食类纪录片在大众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后,《风味人间》《早餐中国》等各类美食纪录片接踵而来。纪录片创作者投其所好,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贯彻得淋漓尽致。
2018年,《人生一串》第一季在哔哩哔哩网站播出后获得9.8的高分,随后的2019年,《人生一串》第二季依旧成为“下饭神器”。《人生一串》的成功不仅在于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了受众群体,而且该片有趣的故事、电影化的镜头语言、俏皮的解说,都自带烟火气和江湖味,让老百姓多了些亲近感。其目的除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外,更多是想用人情味打动观众,这也体现了烧烤美食背后独特真挚的情感。
一、《人生一串》的成功之道
(一)多线性的叙事结构。纪录片把握结构,不是将故事的各个部分凑齐,而是要整理归纳,梳理贯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生命体。虽然《人生一串》两季都只有短短六集,但为了展现中国不同地域的烧烤文化,该片采用了多线性的叙事结构。将几个相对集中的故事凝结为同一个主题,让观众感受到天南地北市井烧烤文化碰撞出的激烈火花。“一个主题,多个故事”是《人生一串》最明显的叙事方式,得益于这种结构,该片达到了“更多地倾向于直接呈示生活的纷繁流程,以呈现生活的本相”的境界。
在《人生一串》第一季的六集中,第一集“无肉不欢”汇聚走兽潜鱼,让食肉爱好者享受到视听与欲望的双重刺激;第二集“比夜更黑”拍摄各类黑暗食材,挑战观众视觉底线、打破味蕾禁忌;第三集“来点解药”送来素菜解解腻;第四集“牙的抗议”体会不一样的唇齿盛宴,诉说牙齿的感受至关重要;第五集“骨头骨头”从烤羊蹄到烤鸡爪,面对生活的硬,我们就要像啃骨头一样,不能服软;第六集“朝圣之地”讲述柴米油盐、酸甜苦辣都在这滚滚红尘之中。而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美食为主、故事调味”的叙事手法,“美食为主”,每一集都有许多小故事,而这些故事串起不同的主线,主线又串出人生的真谛。
如此多线性的叙事结构,考验的是导演设计转场的功力,流畅地过渡画面,将每个碎片故事整合成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人生一串》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生一串》的画面十分自然,如第一季第一集中讲到西昌小二哥的猪肉烧烤,就不得不提到只有凉山的彝族家里才能买到这种乳猪。彝族大姐处理小猪的手法粗犷中透着讲究,烧干蕨菜和松塔给猪褪毛,蕨草和松树的香味渗入肉里,吃出清新又充满活力的意境。干烧烤必须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当然活着也是一样,人生不外如是。
《人生一串》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寻找典型的人物,如第一季第三集中在云南的雨夜干起烧烤的“豆腐西施”李碧;第一季第六集中的揚州商老三,“不识商老三,莫称扬中人”;第二季第三集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姐妹花老肥和小迪,等等。《人生一串》将个人事迹与市井烧烤联系在一起,给本就有人情味的美食染上烟火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显亲切。
(二)电影化的镜头语言。《人生一串》更像是一部有质感的电影,通过镜头与镜头的快速切换把握整体的节奏。通过使用大量的长镜头、特写镜头和运动镜头,让空间具有纵深感,让人物形象更饱满。片中,导演常常用外环境来营造氛围,如夜晚的霓虹灯、烧烤的袅袅炊烟、食客们脸上的满足与微笑、烧烤摊老板额前的汗水,都赋予《人生一串》独特的镜头特征,不会让观众感到枯燥无聊,也不会在平铺直叙中丧失观看兴趣。
在讲到烤蛾子、烤猪眼这种平常人无法下口的烤物时,更是用大特写来展现,喜爱的人自然馋得流口水,而从未吃过的人则是看了直冒冷汗。第一季第六集中的老太太烧烤摊,隐藏在一条老巷之中,这条巷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又黑又脏,而导演从不避讳这些,用俯拍镜头展现历史的痕迹。黑夜的万家灯火中,有一条小巷生起烟火,老食客们拿着啤酒瓶站在烧烤摊前大快朵颐。在特写镜头下,他们的吃相暴露无遗,但在烧烤这种美食面前,一切又都显得那么生动。
《人生一串》电影化的镜头语言不仅在于美食的拍摄,后期的音乐音效和采访解说也让这部纪录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故事片。第一季第六集里扬州商老三烧烤本是扬州中学对面一个小小的摊子,或许是地理位置极佳,又或许是商老三精绝的烧烤技艺,每当放学的时候,学生们总爱在摊前流连忘返,老师们也被特色烤物“肥大串”折服。商老三伴随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更是一代代人的青春。每个烧烤老板要么是一边烧烤一边接受采访,要么就是和导演酒足饭饱之后接受采访,这样的方式让整个画面显得忙碌而又真实,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又将“匠心”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轻快俏皮的解说。《人生一串》精彩的不仅仅是烧烤,还有满分的解说。作为受众群体是青年观众的美食类纪录片,承载的是下饭的重任,如果用严肃正式的解说方式显然不合适。“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人生一串》一开始就奠定了“烟火气”的基调。“我大天朝的烧烤夜宵,永不磨灭的是暗黑的气质。”这是第一季第二集的开场白,让人生出在看悬疑恐怖片的疑惑。“东北人幽默,但对蚕蛹来说,一生都要被他们烤,一点都不幽默。”接地气的解说,配上调侃的语气,让人听来会心一笑。
除此之外,在每集的结尾,解说又会夹杂着些硬核的“鸡汤”。领略大江南北的烧烤文化后,看客们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又趋于平静。“其实大家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几串烤肉,一杯美酒,这就是深夜路边的那份得意,这就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配上解说,我们再回顾每个烧烤摊的故事,才发现文案的话语行间里溢出的,都是浮萍人生里安稳的况味。
(四)人文情怀的表达。在美食纪录片中,我们最爱说的就是“情怀”,但是在《人生一串》中,观众并没有看到情怀,可情怀无处不在。不论是坚持烧烤三十多年的王阳历,还是陪伴一届届扬中学子的商老三,又或是只有凌晨三点才能够相见的同城异地的烧烤夫妻,内心深处的那份情帮助他们坚守,执着的爱让他们将烧烤做到极致,这也体现了人类最为朴素的感情。
第二季第一集里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月牙山烧烤摊上,几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充满着对未来的迷茫、对离别的不舍,他们抒发宏图之志,令人心有戚戚焉。真实的情感、写实的画面更能激发观众的共鸣。
《人生一串》不是鼓励大家吃烧烤,而是展现每个城市在烧烤中传递的文化,想呈现出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生活,并向他们致敬。一个城市的文化不仅仅包含名胜风景和高楼大厦,还有鲜活的人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小巷。烧烤只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才是整部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人生一串》的第一季在正式播出之前,片中记录的烧烤摊近一半因为拆迁或更改门面而不复存在。一些属于霓虹灯下的动人画面被捕捉下来,那烟熏火燎的烧烤摊也随着影像留存下来,成为了珍贵的回忆。
二、美食纪录片发展趋势
2012年以前,人们认为纪录片是拍给高端人才看的,只有高品位和高素质的人群才能够理解纪录片的内涵,因此对纪录片的研究寥寥无几。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其精良的制作,成为我国美食类纪录片的里程碑。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过一些相关美食类的纪录片,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老旧的美食纪录片单纯地延续着“解说+画面+音乐”的传统模式,并带有较强的说教意味,忽视了人在美食中的主体地位。显然,这类纪录片的艺术魅力也是有限的,难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更多是以美食为窗口,试图窥探中国历史上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那么2018年的《人生一串》则是探寻烟火气息中,令市井百姓津津乐道并沉醉其中的夜生活。
目前,美食类纪录片经历了《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带来的两次高潮,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迎来它的第三次高潮。纵观美食纪录片的前两次高潮,每一次都是创新和进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具体到美食种类的纪录片。有所创新是美食类纪录片的生存之道,美食类纪录片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创作,深度探寻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三、结语
《人生一串》有着自己独特的落脚点,放下高昂的姿态,选用平民化的视角和有趣的叙事风格,将镜头对准每个城市的工薪阶层和普通百姓。该片描绘了人们与烧烤之间的故事,把市井文化与情感相互交叉在一起,以烧烤为窗口,挖掘其背后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百态,这样的美食类纪录片才会出彩出新,又不失人间的“烟火气”。
《人生一串》也使用丰富不单调的镜头语言,描绘出多种多样的城市风韵,让观众在享受美食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对“坚守平凡”和“保持匠心”涌现出更多自己的思考,达到共情的效果。人生一串,多谢款待,我们江湖再见!
参考文献:
[1][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2]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64.
[3]蔡敏.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探究——以《人生一串》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06):77.
[4]阎旭.《风味人间》与《人生一串》:两种类型美食紀录片的叙事手法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0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