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改革为先行的“新工科”建设探索

2020-07-30李文谨张伟伟

科技视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工程

李文谨 张伟伟

摘 要

工程教育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且相互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在新经济发展态势之下,“新工科”建设成为推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从课程改革入手,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新工科;课程改革;协同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020

1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交叉融合,催生出一批新产业,工程领域展现出更加多元的发展趋势,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工科”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但是,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各高校对于“新工科”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工科”是建设的核心,“新工科”的新,体现在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模式上,并以此为依托实现对于传统工科的改造与升级,培养能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新体系。

然而,目前的工科教育还存在重应用技能,轻人文教育,素质全面化培养不足、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工程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即使在以培养实践性、技术性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中,也普遍存在培养模式与新工业体系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较低、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脱离等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也难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有究其根源,一是在于高校工程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既溷于学科壁垒与专业藩篱,又局限于校企隔阂;二是在于缺乏多方协同渠道和平台,高校教育与行业、产业资源交互不畅,难以实现高效的协同创新和利益共享。

2 “新工科”的建設思路

传统工科的培养理念中,对于工程的内涵理解还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导致工程教育易偏重成对于单纯技术先进性的培养,而忽略工程全周期中工艺可行性、经济效益、内外部制约与需求等复杂、非技术因素的处理能力的培养[2]。只有改变工程传统教育的理念,体现工科人才所需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新工科的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只有凝聚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力量,以高校为主体,立足产业发展,搭建起协调、共享的建设平台,促进技术、需求和资源的无缝对接与合理流动,才能避开现有工科教育中的痛点,畅通资源整合的途径,形成高校—企业—行业间人才培养的闭环检验—反馈体系。

新工科建设必须围绕如何提升工科学生在新工业环境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展开[3]。因此,新的工程教育要树立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人才的理念,突破传统局限,变原有的学科为导向为产业需求为导向,体现知识融合交叉,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工程人才适用场景的不同,培养层次需要有所区别[4]。在新工科建设前,高校应先立足于自身类型,梳理好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和定位,再结合“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设计更加细化、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紧贴产业升级需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实践环节、加大师资培养等途径,培养出适用于新经济需求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在具体操作中,要围绕工程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将不同专业、文、理、工知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合理分布,并加大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打造高校、行业企业和政府三者协同的育人平台,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的多元协同体系,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途径[5]。

3 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串起“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各基础环节

课程是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石。为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应在既定的学科专业体系框架内,以培养学生解决“跨界”“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增加非技术类工程基础知识,通过“文理工管”交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协同创新、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设中注意引入学科、产业和技术的最新成果,围绕工程能力培养,调整实习实践环节设置,完善工程实践条件,塑造更加系统、完善的工程训练体系,培养学生将专业技术知识与工程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综合、灵活应用的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视角,审视现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合。借助企业资源,通过开发共建课程、合编教材、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等,扩大企业参与教学环节的途径和深度。

4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探索与成效

近年来,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立足地方产业升级,紧扣学校工科为主、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宗旨,以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为目标,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1)以OBE理念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入OBE理念,将培养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作为电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动态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贴合专业特点与体现工程特色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形成更加灵活、实用、适应不同专业学习的通识类课程模块和注重将机、电类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交叉知识融入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引入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参与授课、开设专业讲座,增强学生专业感受力,初步形成工程概念和工程伦理价值观,培养工程基本素质。

经过多年探索,学院在通信工程专业开创了“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3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6年该专业“通信工程“5Q”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获批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目。

2)以卓越计划为抓手,教学改革为途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以专业平台为基础,教学改革为途径,在现有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并以这些课程为中心,构建专业课程群,体现专业内涵。

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以项目式教学为引导,建立富有专业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满足机、电类工程教育的需要。

近年来,电院建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同时还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获批1个校级特色专业(自动化),多门专业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承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44项。

3)努力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为“新工科”建设提供广泛支撑。

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内涵,加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和合作广度,不断完善工程实践条件,深化工程训练内涵,并带推动应用型师资培养。

目前,电院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新华学院-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现代通讯实验室”及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養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相结、具有较扎实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多名教师获得行业企业资格证书,取得国家专利多项,主编、参编应用型教材多本。

4)探索机、电类工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检验“新工科”人才培养成效。

依据OBE理念,多样化能力评价标准,兼顾学生的思维、知识、个性和能力等诸多要素,体现“新工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在校内评价时,变“结果评价为主”为“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细化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要求,优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考察内容,体现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将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创新创业成果、论文发表及行业资格证书获取纳入评价内容。同时,通过行业认证、企业评分等形式,把企业或行业人员的评价纳入人才培养检验环节,以不同诉求的多主体从不同角度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打造更加多元、全面的工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5 结语

“新工科”建设要主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踏实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安徽新华学院将以OBE理念为导向,紧扣自身定位,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主动探索多元化建设途径,努力实现从适应——推动——引领地方新经济和新产业发展的建设目标,为我国的“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提供新华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建新,陆勇.“新工科”理念下的地方本科高校校本课程开发[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4期,2017 年7月:116-119.

[2]杨毅刚,唐浩,宋庆.企业视角下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8-23.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工程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子午工程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