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林三槐堂传承的人文精神

2020-07-30

科学导报 2020年41期
关键词:大槐树杏林王氏

“大槐树药铺”是山西大槐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传承着“三槐堂”的人文精神。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提到洪洞县大槐树明代迁民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提到早于大槐树的“三槐堂”王氏,业内人士莫不敬仰。史书记载,周代宫廷外植有三株槐树,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皆面槐而立。为此,周朝至宋朝“三槐”代指三公。不过,随着王祜手植三槐故事的流传,宋朝以后,三槐几乎成了王姓的代称。三槐王氏是王氏重要的望族之一,该望族形成于北宋真宗时期,一般家族均以地名郡望著名,唯独三槐王氏是个例外。该堂号在王氏众多分支中仅列太原王、琅琊王之后,位居第三。但就影响而言,王旦久居相位地位显赫,使得子孙后代飞黄腾达而长久不衰,三槐王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很多地方“三槐”一词几乎与王姓划上了等号。而作为王氏宗祠的三槐堂,更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随着明代十八次移民长达50年延伸600多个县的历史壮举,“三槐堂”后裔又在华人老家洪洞县有众多的繁衍足迹,而今洪洞县城内东门王家巷街名的来历便是因三槐堂祖居而得名。“三槐堂”洪洞后裔“本生堂”主人王毓杰曾述故居有“槐荫启秀”书法砖雕及牌匾等遗迹。《洪洞县志》及当地《王氏谱牒》和地方剧种蒲剧《巧合奇冤》中均有《本生堂》在洪洞行医的记载和考证。“三槐堂”后裔、山西大槐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辉遵曾祖王恺祖父王毓杰父亲王如章之遗愿,为传承“三槐堂”文化精髓,弘扬《本生堂》《安乐方谱》《治胃要术》等医术精华而于盛世创建“大槐树药铺”乃实现先祖宏愿是也。

山西大槐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洪洞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择优入园企业,2013年年产10.4亿粒本生保健胶囊及中药材深加工项目落户于开发区,2016年度绿盾立信示范单位。2017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青团山西推荐登录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2017年被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参加山西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博览会。2018年依照省政府精神择录公司为首批股份制改造企业,并于2019年成功挂板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股票代码060175。公司是集中医中药、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线上线下综合模式为一体的企业。旗下有山西恒益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本生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洪洞县胃肠病研究所、本生堂中医馆、大槐树药铺。公司前身临汾市治胃一绝研究所,成立于1988年,主营:中西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营养滋补品等。依照先祖“三槐堂”王家家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本生源,杏林可传”的宗旨,开设有艾灸坊、针骨坊、裹药坊。传承祖辈中医文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独立开发的本生胶囊进入市场二十余载,持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批件,并获得国家专利。被广大患者盛誉为“治胃一绝”。同时公司还研发有多项专利,持有本行业大槐树知名商标。

洪洞文化医学界的历代传承与洪洞三槐王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要从王恺延续祖辈之遗训说起。王恺,光绪年间贡生,适逢乱世,继承家学,悬壶济世。依照王家家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本生源,杏林可传”,王恺在縣城估依街本生堂为乡邻把脉坐诊杏满四方。

生于1906年的王毓杰民国附生禀赋聪颖,毕业于山西政法大学堂,遵家训拒绝了留太原任职,回乡教书育人。他先后在玉峰书院、普润中学(创始人是时称剑桥七杰之一的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生何斯德)、太岳中学,执教兼校医。日寇窃占洪洞,逼迫王毓杰任县长组建伪政府。王毓杰被迫逃亡南营村7年,隐姓埋名潜心研习中医理论。著有《安乐方谱》《槐堂诗集》《巧合奇冤》《治胃要术》等医学专著和文学作品。为“治胃一绝”“本生胶囊”国家专利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1942年,王家第六代医学传人王如章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古代医书,解放后考入山西大同医学专科学校。遵照家训,放弃留太原、临汾等大医院的机会回到了洪洞县人民医院。回乡行医的王如章更是以传承家族《治胃医术》为己任,躬身实践、遍尝诸方,将父亲留下来的著作做了进一步的修正。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医学论著,1981年被吸收为中华医学会会员。其著作先后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人民画报》《中华名医》《中国中医学杂志》等单位收录。热爱诗歌的王如章还是山西省作协会员,出版有《乐山诗集》等作品。创办了如章诊所、大槐树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洪洞县胃肠病研究所,生前培养了王辉(王合新)、王艳(王艳新)、王英(王迎新)等传承人,使得家族医学文化发扬光大,为更多的老百姓解除病痛。特别是在胃肠道方面治愈效果颇佳,被老百姓盛誉为“治胃一绝”。“治胃一绝”1997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

“杏林堂”匾额

洪洞三槐堂王氏传承人始终秉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固本生源,杏林可传”的家训,为造福一方百姓而继续前行。已故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孟伟哉,于2013年回乡祭祖时欣然提笔写下了“杏林堂”的匾额,为“三槐堂”王氏后裔本生堂中医馆在槐乡大地又添佳话。

猜你喜欢

大槐树杏林王氏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以爱育爱,让童年精彩绽放
大槐树
门前的大槐树
算命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一个人